本土零售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31 09:35:00

導語:本土零售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土零售業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在對我國本土零售企業和外資零售企業比較的基礎上,分析了本土零售企業發展的瓶頸,并給出了策略性建議,這對我國本土零售業長遠發展有許多借鑒意義。

[關鍵詞]本土零售業零售業態自有品牌

隨著中國商業領域的全面開放,法國家樂福、美國沃爾瑪、德國麥德龍、日本伊藤洋華堂、泰國易初蓮花、荷蘭萬客隆等零售巨頭已在我國一、二線城市布下網點。和國內本土零售業相比,外資零售巨頭有許多明顯的優勢,如巨大的經營規模、統一的物流配送體系、雄厚的資金實力、遍布全球的進貨渠道、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先進的經營業態和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等等。這些優勢為它們在新一輪擴張中帶來更大的價格和運營優勢,對國內本土零售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分析我國本土零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探究本土零售業的發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要運用先進科學技術來提高我國本土零售業的管理水平

根據李飛、劉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業競爭力比較研究一文,得出樣本統計數據表明,國外知名企業的平均毛利率達到28%,而我國本土零售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只有10%左右。從提高我國本土零售業的平均毛利率角度來說,首要的是降低采購成本、倉儲成本、配送成本和銷售成本。而要降低成本,比較目前發達國家零售業的經營情況,可以通過提高零售業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來達到。國內零售企業管理手段、技術和水平落后,自動化和數字化程度低,導致管理效率低下,利潤少。而外資零售企業普遍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條碼技術、通訊網絡技術和電子轉賬作業系統等現代科學技術。

本土零售企業的商業活動要向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本土零售企業應依據準確信息對市場進行超前預測和預警預報,避免經營活動的盲目性,提升科學管理的程度。零售企業信息系統一般來說應該涵蓋總部管理系統、門店系統、通訊網絡技術、POS系統、查詢分析系統等。在進行系統建設時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軟件的標準化,系統不但要供內部人員使用,更重要是實現對上中下游供應鏈的統籌管理,例如供應商可以通過供應商服務系統實現貨物的查詢、訂單的網上下載、對單等功能;二是端口與端口的安全性,這將涉及到供應商的價格等商業機密的安全;三是系統要留有可擴展空間。

二、應選擇合適的零售業態,發揮本土企業的優勢

當前的本土零售業,同質化的傾向十分明顯,這與本土零售業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當外資進入中國時,本土零售業還處于萌芽狀態,于是國內零售企業跟在跨國零售企業的后頭亦步亦趨地模仿其業態。其實,國內零售企業可以發揮自己更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優勢,借鑒國內外各個行業管理實踐的最新進展,積極進行業態創新。

目前存在著多種零售業態:一是連鎖經營。二是在大中城市社區開展的綜合超市、購物中心、超市大賣場、倉儲大賣場、專業店、專賣店。三是開展各種新型零售業態,如便利店、網絡營銷、折扣營銷、特許營銷、電話營銷、郵購營銷、步行商業街、電視營銷和會員制營銷等。這些業態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舉專業店這個例子來說,像煙酒、服裝、電器、醫藥等專業店,在品種、價格、規模上都有優勢,能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品牌的需求,是未來零售業的一種發展方向。外資零售商雖然也在嘗試實施本土化經營戰略,但對中國本土文化理解不深,在店堂布置、貨品種類和營銷手段等方面容易將國外模式照搬,對當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特征不易理解。因此,本土企業應利用其熟悉本土消費文化、熟悉本土消費習慣的優勢,選擇合適的業態,加強自身管理,制定因時因地符合我國國情的銷售戰略。三、需加大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力度,實施自有品牌戰略

自有品牌,是指零售企業從設計、原料、生產、到經銷全程控制的產品,由零售企業指定的供應商生產,貼有零售企業品牌,在自己的賣場進行銷售。開發自有品牌具有如下優勢:1.有價格競爭力。由于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并通過規模效益降低銷售成本,自有品牌產品通常具有明顯的低價格、高品質的競爭優勢;2.可以形成零售市場的差異化。

近來我國本土零售企業自有品牌銷售盡管發展很快,但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距離。我國零售商在自有品牌的產品研發上缺乏人才、實力和經驗,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簡單的低端產品上。國外的大型零售商都會有一個專業的團隊來開發自己的自有品牌商品,因為從研發到營銷,這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只有當零售商從研發做起,掌握了網點資源、市場信息、有效消費者等一系列資源之后,產品才會暢銷。加大自有品牌的開發力度,重視品牌效應,實施自有品牌戰略,這是我國本土零售業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需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完善激勵機制

對于人才的培養應重在挖掘兩類人:一類是了解市場規律,熟悉商業運作模式、具有外資零售業成功操盤經驗、能夠獨當一面的領軍人物;另一類則是熟悉先進零售管理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在加大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首先建立有效的員工階梯式晉升制度。建立員工階梯式的晉升制度既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也可以使企業形成自我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其次,與專業院校掛鉤,建立短平快的快速人才培訓制度。在校的學生具有非常好的知識結構、理論水平和語言能力,但是缺乏實踐知識和商業方面的專門知識。為了彌補這個問題,可以逐步建立自己的培訓學院、培訓中心。具有自己的培訓體系,這是解決人才瓶頸的長遠措施。在運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對人才進行管理時,要注重完善激勵機制,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彭玲:淺析我國本土零售業競爭能力的戰略分析[J].商貿經濟,2006,12

[2]李飛劉明葳:中外大型零售企業競爭力比較研究[J].,市場營銷導刊,2005,(4)

[3]涂永式:實施自有品牌提高中國零售業競爭能力[J].市場營銷導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