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產業鏈論文
時間:2022-08-31 11:18:00
導語:延伸產業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北部灣經濟區工業的發展,要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做大做強現有優勢企業,延伸產業鏈;要以大項目、大企業為支撐,帶動中小企業,完善產業鏈;要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以產業鏈作為招商引資的主要手段,實現產業集聚。
[關鍵詞]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產業鏈;產業集聚
現代組織理論認為,產業集聚是創新因素的集群和競爭能力的放大,對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及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波特教授認為,產業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夠對產業的競爭優勢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因此,產業集聚能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加強產業內企業間的有效合作,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產業集聚還能發揮資源共享效應,有利于形成“區位品牌”效應。
北部灣經濟區屬于工業后發地區,特別是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的工業企業數量明顯不足,工業基礎薄弱,產業配套性差,沒有形成規模較大的、有較強競爭能力的優勢產業。
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對加快北部灣經濟區乃至廣西的發展,是難得的機遇。如何抓住這一良好機遇,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工業的發展,筆者認為,延伸與完善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是關鍵。為此,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作一些粗淺分析。
一、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盡管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化,逐步形成了若干優勢產業。如制糖、有色金屬、冶金、電力、汽車、機械、建材、食品、醫藥等一批初具規模與競爭力的產業。
以制糖業為例,制糖業一直都是廣西的優勢產業。目前,廣西的糖產量已突破600萬噸,占全國總量一半以上。在廣西12大行業中,糖業的銷售收入、稅收、利潤居全區前三位,能與機械(含汽車)、煙草、電力等行業相媲美,而且它解決了1200萬農民和10萬產業大軍的就業與生計。
但是,廣西糖業也面臨嚴峻的競爭環境。一方面,國際產糖大國依靠產業保護政策,實施低價格、高質量、多品種的競爭策略;另一方面,我國食糖關稅又降到了WTO各成員國的最低水平(WTO全部成員食糖關稅平均水平為97%,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122%,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為55%,我國僅僅為15%),進口食糖對廣西糖業影響很大。
廣西糖業必須尋找新的發展思路。一方面,發展循環經濟;另一方面,要把糖業產業鏈逐步拉長做寬,使產品結構呈現多元化。蔗糖產品除了傳統的白砂糖、赤砂糖外,還要拓展原糖、精制糖、綿糖、低聚糖等新領域。
廣西貴糖集團被喻為制糖業的“常勝將軍”,就是得益于制糖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即以制糖為核心,形成甘蔗一制糖一廢糖蜜—酒精—酒精廢液一復合肥以及甘蔗一糖一蔗渣造紙一制漿黑液堿回收一沼氣發電兩條主線的工業生態產業鏈,這樣既使甘蔗得到充分利用,又治理了工業污染,既節約了資源,又降低了成本。由此可見,廣西制糖業必須做好甘蔗綜合利用這篇文章,做長糖業的產業鏈,盡可能增加附加值。
甘蔗的綜合利用及糖業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必須要求制糖企業具備一定的實力(主要是資金與技術實力),因此,組建強大的糖業集團就很有必要?,F階段,要支持廣西重點制糖企業貴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鳳山糖業集團的發展,進一步實現產業擴張,延伸產業鏈,待條件成熟時,實現強強聯合,組建大型廣西糖業集團,使之成為糖業發展的核心企業和龍頭企業。
在廣西現有的優勢產業中,有色金屬業特別是鋁業正處于陜速發展階段,其完善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的潛力最大。
平果鋁1991年正式開工建設,199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2003年二期工程建成投產。目前,年產25萬噸電解鋁二期項目、年產90萬噸氧化鋁三期項目已建成或即將建成投產。平果鋁廠將形成年產180萬噸鋁土礦、180萬噸氧化鋁、38萬噸電解鋁、8萬噸碳陽極以及包括自來水、水蒸汽、煤氣等在內的副產品生產能力。
平果鋁以其強大的牽引和輻射作用有效地帶動了平果縣相關產業的崛起。按照“借鋁興平”的指導思想,平果縣依托和圍繞平果鋁,大力發展建材、化工、冶金工業,大力發展鋁工業上游配套企業和下游深加工企業,拉長和擴大鋁產業鏈。先后擴建了水泥廠、氟化鹽廠、硫酸廠、鋼球廠、碳素制品廠。通過建立平果工業園,招商引資,發展非公經濟,引進了平果鋁型材廠、平果亞洲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平果銅鋁板業有限公司等民營鋁加工企業。其中平果亞洲鋁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生產高精規格鋁合金型材的專業企業,具有自營進出口權,屬廣西“百企入桂”引入的項目之一。
以平果鋁為龍頭的鋁加工企業的集聚,還帶旺了平果縣房地產、商貿、飲食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平果縣曾是廣西2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1997年甩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從2002年起,平果縣財政收入躍升至廣西各縣之首,并連續穩居第一,躋身中國西部百強縣行列。
但是,廣西鋁業的發展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規模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較短。如電解鋁廠,除平果鋁有一定規模外,其他小廠年產量均不超過2萬噸(世界平均水平是18萬噸/年);全區鋁材加工廠20多家,加工能力也只有10萬多噸。廣西鋁業的產業結構也不合理,產業層次低。礦山采掘、原材料生產與鋁材加工的工業產值之比例為87:13,遠遠高于全國的比例,屬于原材料型生產。
廣西華銀氧化鋁項目2005年落戶德??h,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廣西氧化鋁的產量將大幅度提高,從而亟待提高對初級原料型產品氧化鋁、電解鋁的加工能力。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南寧市,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緣優勢(距平果、德保約100公里,鐵路、高速公路相連),大力發展鋁材深加工產業,延伸鋁土礦開采-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板材-帶材-箔材-鋁合金壓鑄件-泡沫鋁合金裝飾材-鋁塑復合板材-PS基板-陶瓷化處理的彩色型材-防不銹鋼鋁板的工業產業鏈,形成從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到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逐步實現廣西鋁工業由資源開發型向綜合加工制造型的轉變,從而帶動機械、電力、汽車、建筑、裝飾、包裝、印刷、電子、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有色金屬業,要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大集團整合、大集團融資、大集團發展”的戰略要求,圍繞戰略規劃、資本運營、資源控制和管理創新這四大功能,以資本運營和實業經營為手段,加大力度整合礦產資源,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
二、以新建大項目為支撐,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
由于歷史與地理方面的原因,在建國幾十年里,國家沒有在廣西建立一批大型工業項目,這是北部灣經濟區長久以來缺乏大項目、大產業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北部灣經濟區近年來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逐步引進了一些大項目。如防城港千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項目、欽州千萬噸級的石化工業項目、北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及農產品加工、生物制藥等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引入,填補了北部灣經濟區的空白,必將帶動經濟區工業的快速發展。
北部灣經濟區要加快工業的發展,不僅要引進工業大項目,還必須圍繞大項目做文章,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延伸與完善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建立經濟區完善的工業體系。本文試以防城港千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項目為例進行分析。
防城港鋼鐵基地建設項目在2008年3月獲得國家批準,9月3日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公司運作全面展開。該公司是由2005年經武鋼柳鋼聯合重組發起設立的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而來,出資人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廣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以現金出資,占80%股比;廣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柳鋼集團公司經評估審計后的全部凈資產出資,占20%股比。公司初始注冊資本為440億元。
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是廣西有史以來計劃投資數額最大、起步最高,具有世界一流技術裝備、一流產品質量、一流環境保護、一流規模效益的工業項目,也是廣西最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特大型鋼鐵基地。它的開工建設必將對北部灣經濟區乃至廣西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都把這個項目列為向自治區五十周年大慶獻禮的一號工程,高度重視,全力推進。
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布局在防城港市企沙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1000萬噸鋼,工程投資為686億元,建成投產后年銷售收入662億元,年稅利132億元,力爭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投產,50個月內全面竣工投產。
北部灣經濟區要做足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這篇大文章。目前,要首先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盡快完成并落實防城港鋼鐵基地布局與發展規劃、盡快完成防城港鋼鐵產業發展綱要。
鋼鐵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許多行業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鋼鐵作為中間產品,與上下游產業的聯系十分緊密,其上連煤炭、鐵礦石、運輸這樣的“瓶頸”產業,下連汽車、家電、裝備工業以及房地產、建筑等經濟“支柱”產業。鋼鐵工業與其上下游行業和企業之間形成了唇齒相依的產業鏈(如圖1)。
湖北省圍繞武鋼大力發展汽車、造船、機械等產業,實現了鋼鐵產業鏈的延伸。河北省則圍繞唐鋼、邯鋼實施產業鏈延伸戰略,實現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聚,形成了唐山、邯鄲兩大鋼鐵產業密集區。隨著首鋼落戶曹妃甸,縱橫集團30億元鋼鐵投資項目在邯鄲安家落戶,區域上的產業集聚趨勢更加明顯。這種區域上的產業集聚,實現了資源、基礎設施、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協作、整合、交流和集成,降低了成本、加快了產業發展。鋼鐵產業是河北省產業構成中的龍頭老大,對河北省的社會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以鋼鐵產業為中心,上下游產業的互動發展,構成了河北省強大的鋼鐵產業鏈,對工業經濟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目前,鋼鐵產業鏈(鋼鐵工業以及上、下游產業)的產值占河北省工業產值的比重已達到了近60%。另外,鋼鐵及其相關產業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鋼鐵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統計數據表明,河北省鋼鐵產業直接就業人數達30多萬人,整個鋼鐵產業鏈就業人數達百萬之多。如此大的就業效果,大大地促進了河北省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鋼鐵產業鏈及為廣闊。其一,利用鋼鐵的工業產品優勢,其城市周邊可以配套造船、汽車、工程機械等重大項目,其結構模式就類似于寶鋼在上海、廣鋼在廣州、武鋼在武漢;其二,重大鋼鐵工業項目落戶后,鐵礦石、煤炭等上游產品和汽車、機械等下游工業產品的大進大出,又會帶動地方港口、物流產業的飛速發展;其三,由于鋼鐵工業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區域內電力投資需求也會增加,而電力投資又是一個地方財政重要的稅收來源。
防城港千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項目給北部灣經濟區乃至整個廣西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牢牢地把握好這次難得的機會。
2008年上半年的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北部灣經濟區要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必須實施大產業、大項目帶動戰略。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區域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的過程。
與發達省份相比,廣西經濟的落后主要是工業化程度低,工業發展滯后,而工業落后主要是產業落后。2007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09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僅為34%,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低8個百分點;全區工業化率為1.68,與全國的差距為2.14;從全國平均水平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而廣西還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
結合北部灣經濟區的實際情況,全面推動工業化進程,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理念,走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的發展道路,科學培育和發展大產業,盡快實現在大項目帶動下的產業集聚。
三、實施產業鏈招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實現產業集聚
北部經濟區國有經濟比重高,非公有制經濟比重低;工業基礎薄弱,缺乏支柱產業;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產業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要在此基礎上加快北部灣經濟區的工業發展,除了做大、做強現有優勢產業,積極引進大項目外,同時還要努力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的工作力度,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以大企業為中心,在大企業的帶動下,發展若干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從而實現產業集聚。
國外著名的產業集聚地區,如硅谷是美國的IT產業集聚地,美國新經濟和IT產業集聚在這一地區,形成了IT產業;底特律是美國汽車產業高度集聚的基地,美國著名的轎車品牌如福特、克萊斯勒、通用等都在這里實現了研發、生產與組裝;意大利的馬爾凱已成為國際著名的皮鞋設計制造產業集聚地,生產的優質皮鞋遠銷世界各地;葡萄牙的波爾圖則是著名的葡萄酒產業集聚地;而法國的巴黎已成為服裝、香水、珠寶飾品等產業集聚地。
中國的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已是家用電器、現代通訊產業和IT制造業最大的產業集聚地,深圳市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的總產值已突破6000億元;同樣,長江三角洲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五金機械、紡織化工的產業集聚地。改革開放近30年來,在中國的沿海、沿江和中西部地區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集聚地1000多處。綜觀國內外產業集聚的形成,基本上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市場創造模式。即在一定區域內首先出現專業化的市場,為產業集聚的形成創造了重要的市場交易條件和信息條件,最后使產業的生產過程聚集在市場的附近。市場創造模式形成產業集聚的典型地區是江、浙一帶,如義烏周邊的產業集聚。第二種模式是資本遷移模式。即當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帶動作用的企業出于接近市場或節約經營成本的考慮,在生產區域上作出重新選擇并投資于一個新的區域的時候,有可能引發同類企業和相關企業朝這個區域集聚。
第二種模式形成的產業集聚一般需要政府部門的宏觀指導。也可以這么說,第一種模式形成的產業集聚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第二種模式形成的產業集聚是由政府指導形成的。
目前,國內大多數產業集聚的形成都屬于第二種模式。根據北部灣經濟區的實際情況,要形成產業集聚,很明顯適宜采用第二種模式。因為要實現資本遷移模式下形成的產業集聚,必須具備內因與外因兩個條件。從內因看就是資本遷移的動機,目前,我國東部地區面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再加上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大量的產業有西移的要求。從外因看,就是產業集聚的區域對遷移資本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既包括政府產業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又包括產業集聚地的區位優勢(基礎設施、交通、技術、人才、較低的生產成本等)。而北部灣經濟區既得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本身又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顯然對遷移資本應該是具有吸引力。因此,實行產業鏈招商,盡快實現產業集聚,對經濟區工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目前,全國各地非常重視產業鏈招商,一些地區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如廣州市抓住日本本田汽車成功落戶后的品牌和整車生產優勢,幾年中開展汽車產業鏈招商,使全球范圍內與本田汽車有著數十年合作關系的50多家本田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目前大部分落戶廣州。僅廣州市花都區有重點地組織招商隊伍赴日、韓、港、臺、馬來西亞等地,開展汽車產業鏈招商,成功引進汽車零部件企業42家,投資超千萬美元的5家,總投資超過20多億元。
玉林的電子信息產業過去幾乎是空白,然而通過產業鏈招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玉林市電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繼香港現代電子落戶北流、江蘇晶辰電子落戶容縣、臺灣鑫兆興電子落戶興業、香港豐強電子落戶玉州并相繼投產之后,江蘇晶石科技集團在容縣投資4億元建設的電子項目也已投產,成功上馬電子高壓包生產線,第二條生產線也在加緊西移中。玉林的電子信息產業已初步形成。據統計,目前玉林市的電子企業已逾40家。
在內因與外因基本具備的有利條件下,北部灣經濟區實施產業鏈招商,筆者認為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戰略部署和要求,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產業、以存量換增量,拿出經濟區的優勢產業進行招商,爭取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做大做強;對已經引進的大項目,如鋼鐵、石化項目,要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其配套項目,為投資者量身訂做,實施產業鏈招商;對經濟區規劃發展的,而目前還很弱小或屬于空白的產業,要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實行產業鏈整體招商,逐步培育,穩步發展。
其次,制定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規劃。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經濟區現有產業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國務院批復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指導,編制經濟區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這是北部灣經濟區實施產業鏈招商的指導性文件。
再次,轉變招商引資的陳舊觀念。過去的招商引資,引進就算成功,而不管引進的企業能否成活;到后來,引進的企業能落地就是成功,而不管能否形成產業。實行產業鏈招商,不但要求能夠引進企業,而且還要求引進的企業要形成產業,要改變過去那種只見企業不見產業的引資方法。這無疑對招商引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明確各經濟園區的功能定位,防止低水平重復引進。北部灣經濟區中的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在過去的幾年中設立了若干經濟開發集中區,有的開發區現在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北部灣經濟區內的經濟開發集中區,是產業鏈招商成功實現的載體,必須功能明確、定位清晰,絕不能走重復建設、盲目引進的老路。
- 上一篇:法院審判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 下一篇:信訪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