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區土地流轉思考
時間:2022-03-19 03:47:00
導語:生態經濟區土地流轉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促進江西的發展和中部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機遇。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水資源相對豐富,土壤肥沃,土地較平坦,農業生產條件相對優越,是糧、棉、油、水產等重要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但由于農戶生產規模較小,造成了農業先進技術推廣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問題,嚴重阻礙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現代農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經濟的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擴大農業的經營規模,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這就有賴于農用土地的流轉[】l。近年來,農地流轉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且越來越傾向于借助于計量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農地流轉行為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理。很多學者都從農戶家庭資源稟賦、生產經營特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及社會化服務等方面1,選擇若干影響農戶農地流轉的因素進行模型分析,得出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結論,對規范農地流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筆者以農戶土地流轉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在總結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擬從現代農業相關的因素對農戶農地流轉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影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戶土地流轉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機理,以期為政府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現代農發展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1模型選擇與數據來源
1.1模型選擇
研究對象是農戶的土地流轉行為,其結果只有2種:愿意進行土地流轉和不愿意進行土地流轉。因此,選用建立Logistic模型進行回歸分析。Logistic模型適用于因變量為二分變量的分析,是分析個體決策行為的理想模型。根據文獻[2.12,14.15]的實證研究,農戶進行土地流轉取決于農戶基本特征、生產條件及基礎設施、農戶組織化特征、農戶認知特征、農戶生產經營特征等因素,故其表達式可以寫成公式(1)。式中:一墨為影響農戶土地流轉的因素,但農戶的土地流轉包括土地的流出和流入,因此還包括影響各自的影響因素。在公式(1)中,當農戶回答愿意進行土地流轉時,y=l;當農戶不愿意進行土地流轉時,y=O。
1.2數據來源
研究所用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江西省調查總隊于2010年2月一3月對江西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南昌縣、鄱陽縣、都昌縣、高安縣、新余市渝水區、樂平市、臨川區等7縣(市、區)的農戶的現代農業生產行為進行的抽樣調查,樣本數據真實可靠,其中農戶愿意土地流入的有74戶,占總樣本的27.0%,農戶愿意進行土地流出的有71戶,占25.9%,既不愿意流出也不意愿流入的有128戶。相關變量說明及假設,見表1。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273個樣本數據,運用二元Logistic線性回歸對農戶土地流入和流出行為分別進行分析。2結果與分析
2.1農戶土地流入行為模擬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知:
(1)從農戶的基本特征來看,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對土地流轉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不一致;家庭勞動力數對農戶土地流入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與預期相反,家庭非農收入比重對農戶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相反。
(2)從生產條件及基礎設施上看,農田面積對土地流轉有正向作用,與預期相同,表明農戶原耕種的農田面積越多,容易達到規模效應,愿意進行土地流轉;而土地平整狀況和水利設施年代對土地流入的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3)從農戶組織化程度來看,農戶參加合作組織的情況對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表明農戶參加了合作組織越愿意進行土地流入,與預期一致,筆者認為其原因可能是農戶參與組織化有利于農戶學習規?;r業生產技術和進行規?;a的管理經驗。
(4)從農戶認知特征上看,農戶對對補貼政策的認知與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說明農戶認為補貼政策對糧食決策越重要越愿意進行土地流入,與預期一致,表明當前中國現階段實行的農業補貼政策有的重要的作用;而農戶的規模認知對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表明農戶認為規模對于效益越重要越愿意進行土地流入,與預期性相同,也符合實際。
(5)從農戶生產經營特征來看,農戶雇工對農戶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一致,表明農戶認識到規模經營有利于提高效益;而農戶的農產品銷售方式對農戶土地流入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6)從資金獲難易度上看,農戶獲取資金難易度對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一致。要擴大規模需要增加資金投入,故資金的獲取難易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的農戶土地流入決策。
2.2農戶土地流出行為模擬結果與分析由表3可知:
(1)從農戶的基本特征來看,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對土地流出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一致;而農戶的家庭勞動力對農戶土地流出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不一致。而農戶的非農收入比重對土地流出行為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一致,筆者認為其原因可能是農戶非農收入占總收入高,表明農業收入對于農戶已經不重要,而且在目前的中國農業生產是一個要耗費大量體力的勞動過程,而對于非農收入高的農戶,其主要時間和精力是從事其他的行業,根本沒有過多時間和精力從事農業生產。
(2)從生產條件及基礎設施上看,水利設施年代對農戶土地流出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與預期一致;而農戶農田面積和土地平整狀況對農戶土地流出的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農戶農田面積和土地平整狀況與農戶土地流出意愿無關。
(3)從農戶組織化程度來看,農戶參加合作組織對農戶土地流出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農戶參與組織化使農戶了解到合作組織更有利于規模生產的農戶。因此,對于耕地較少的農戶由于生產效益不高,故愿意進行土地流出,從而從事其他行業。
(4)從農戶認知特征上看,農戶對補貼政策的認知與農戶土地流出行為呈負相關,說明農戶認為補貼政策對糧食決策越重要越不愿意進行土地流出,與預期一致,表明當前中國實行的農業補貼政策所取的重要的成果;而農戶對規模認知與農戶土地流出行為呈正相關,表明農戶認識到規模生產的效益,也符合實際。
(5)從農戶生產經營特征來看,農戶的農產品銷售方式對土地流出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與預期一致。農戶選擇越組織化程度高的銷售渠道等銷售糧食,說明農戶市場意識相對較強,對種糧收入依賴性強,更不愿意轉出農田;而農戶是否雇工的情況與農戶土地流入行為無關。
3結論與討論
筆者依據鄱陽湖生態經濟區273個農戶樣本,建立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別對農戶土地流入和流出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得出戶主年齡、戶主文化、非農收入比重、農田面積、水利設施年代、合作組織、是否雇工和補貼政策認知與農戶土地流入呈顯著的正相關,家庭勞動力、規模認知和借貸難易度與農戶土地流入呈顯著的負相關,而土地平整狀況、水利設施年代和銷售方式與農戶土地流入無關;與農戶土地流出呈顯著正相關的因素有戶主年齡、戶主文化、家庭勞動力、非農收入比重、合作組織和規模認知,水利設施年代、補貼政策認知和銷售方式與農戶土地流出呈顯著的負相關,而農田面積、土地平整狀況和是否雇工與農戶土地流出無關。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農戶土地流轉的因素眾多,大部分結論都與假設一致,但也存在模型的估計結果與預期假設不一致的影響因素,究其原因需要進一步討論。
(1)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對農戶土地流入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預期相反,而與對農戶土地流出的影響作用同向,表明農戶土地流轉行為決策的分散化,部分農戶戶主的年齡大,種糧經驗豐富,戶主文化程度高,容易掌握農業新技術,而愿意轉入土地,擴大種植規模。而另一部分農戶戶主年齡大、文化程度高,認識到務農辛苦,而非農就業競爭力強,愿意轉出農地。
(2)家庭勞動力數對農戶土地流入有負向作用,對土地流出有正向作用,與預期相反,可能是由于勞動力人數多的家庭,社會資源較為豐富,容易實現非農就業,不愿意擴大生產規模。
(3)非農收入比重對農戶土地流入和流出都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說明分散決策的農戶,行為選擇是不一樣的,部分農戶因非農收入比重高,說明生產資金較有豐富,愿意進行轉入土地、擴大規模生產,而另一部分農戶,非農收入比重大,對種地不太感興趣,愿意轉出土地。
(4)農戶參加了合作組織對農戶土地流出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對土地流入的作用方向相同,與預期不一致,其原因可能都是農戶參與組織化使農戶了解到合作組織更有利于規模生產的農戶,一部分農戶選擇流入土地,擴大生產規模;另一部分選擇流出土地,從而從事其他行業。影響農戶土地流轉行為的因素很多,除經濟因素外,與農戶戶主個人偏好、傳統習慣等因素有關。鑒于中國目前小規模、分散化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探討不同區域促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達到適度規模經營的途徑,為此,不同區域農地流轉的影響因素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
- 上一篇:畜牧系統委員會工作安排
- 下一篇:殘聯陽光家園計劃執行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