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犯罪的類別及防范對策

時間:2022-01-12 09:08:12

導語:網絡經濟犯罪的類別及防范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經濟犯罪的類別及防范對策

【摘要】網絡作為新時代的特征標簽,對社會的組織形式、運作方式、規范體系以及社會價值等方面重新定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犯罪形式———網絡犯罪。網絡犯罪形式的衍生與內涵的細化是網絡全球化帶來的結果,而經濟一體化同時也促成了網絡犯罪在經濟領域內的產生。網絡經濟犯罪的發生發展有其固有的特點和規律,全面分析其表現形式是打擊防范此類犯罪的基礎,而有效的打防對策是杜絕此類犯罪的惡化、蔓延趨勢的關鍵。

【關鍵詞】網絡犯罪;經濟犯罪;打擊防范

一、網絡時代與網絡經濟犯罪

網絡時代的稱謂來源于計算互聯網絡的產生和發展?;ヂ摼W已經展現的和可以預見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我們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它帶來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變革為人們所普遍感知。同時,計算機互聯網絡的興起與發展也拓展了“網絡”的內涵,使網絡不僅僅指代計算機網絡,同時也包括移動通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等所有能彼此通信的設備組成的網絡通訊系統。用網絡這種標示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決定性生產工具為名來指代一個時代———“網絡時代”的做法,就是網絡對社會變革巨大推動力的最好證明。以計算機作為工具或作為犯罪侵害對象的不法行為,這種方法或目的在于影響計算機運行的犯罪行為,這種以信息技術作為方法致使受害人受到或可能受到損害的,而其行為人已經得到或可能得到利益的故意行為,都可以被定義為網絡犯罪。

二、網絡經濟犯罪類型分析

新的經濟形態會帶來新的經濟犯罪。網絡經濟犯罪的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產生而產生,其內容與形式也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衍生與升級。網絡經濟犯罪不是刑法學意義上的定義,而是從犯罪學的角度來特指利用網絡作為工具來實施經濟類型犯罪的一類犯罪形式,是經濟犯罪網絡化的具體表現。當前,網絡經濟犯罪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類:(一)利用網絡的侵財類型經濟犯罪。一般利用網絡進行的侵財類型犯罪主要是詐騙犯罪。這種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網絡信息系統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這種類型犯罪是類罪,主要包括利用網絡實施的普通詐騙罪、金融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具體從形式上而言,這類犯罪主要是利用網絡的隱蔽性和神秘性來創造條件,利用網絡的高傳播率來進行宣傳,再加上網絡的空間性特征,使犯罪易于發生并且不易于偵查。比較常見的有無風險投資詐騙、電信欺詐、信用卡欺詐等。(二)利用網絡的金融類型經濟犯罪。目前國內外的金融業中,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賬戶數據、交易數據正在取代傳統的貨幣、票據實物形式,交易數據的變化即為資金轉移的表現形式。利用網絡的金融類經濟犯罪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利用網絡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包括網絡出售、購買偽造或變造貨幣;利用網絡泄露內幕信息,編造虛假消息;利用網絡進行非法吸取公眾存款;利用網絡進行洗錢活動等等。二是利用網絡進行的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詐騙、金融憑證詐騙、信用證詐騙、信用卡詐騙、有價證券詐騙、保險詐騙等等。(三)利用網絡實施貪污和挪用公款的經濟犯罪。這類犯罪的主體身份都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應用計算機利用網絡實施貪污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要類型包括通過個人的特殊權限來進行非法操作單位財物或管理業務的操作系統來侵占單位資金;另一種是利用所掌握的財務系統或業務系統的漏洞和缺陷來竊取單位的資金。(四)利用網絡侵犯著作權的經濟犯罪。在我國,利用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數量越來越多,類型主要包括未經允許在網上復制刊登文學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美術、計算機網絡軟件及其他作品的嚴重違法行為。(五)利用網絡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經濟犯罪。隨著互聯網絡的推廣、互聯網網民的增多,網絡利用率的提高,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在網絡上建立淫穢網站、網頁,提供站點鏈接服務,利用網絡高傳播性來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的行為越為越多。(六)利用網絡實施侵犯商業秘密的經濟犯罪。即個人或單位故意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來竊取商業秘密或披露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而給權利人的生產經營造成特別重大的經濟損失的一種犯罪。這類犯罪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出現數量激增的勢頭。(七)利用網絡實施非法經營的經濟犯罪。利用網絡實施非法經營的經濟犯罪主要形式有計算機網絡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網絡傳銷、賭球、賭博等活動。這些網絡非法經營犯罪比傳統非法經營活動方便、風險小,例如,在網絡賭博中,賭客都是通過信用卡在互聯網上下注結算,無需攜帶現金,使得投身網絡賭博的賭徒越來越多。

三、網絡經濟犯罪的打擊防范對策

網絡類型的經濟犯罪由于其利用第三方媒介,因此是一種非接觸性的犯罪。這類型犯罪的特點決定了其破案難、追贓難,但是其防范的效果卻比其它類型的刑事犯罪要有效。(一)構建共享性強的情報體系。網絡經濟犯罪最大的特點是借助網絡作為工具實施犯罪,因此,其犯罪行為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并且在網絡上有大量痕跡信息存在,這些與犯罪有關系,能夠證實犯罪事實以及犯罪環節要素的網絡痕跡都是一種犯罪情報存在,而對這些情報最好的應用和組織就是構建一種高度共享的情報體系。這一體系中應該包括網絡經濟犯罪情報預警體系、網絡經濟犯罪情報共享數據以及情報研判平臺。1.網絡經濟犯罪情報預警體系。預警平臺的建立需要依托互聯網資源、公安內網以及各種社會信息資源,通過預先制定的積分標準,進行積分等級判斷,并由專門的部門處理預警信息的落地。2.網絡經濟犯罪情報共享數據。投入警力整合網絡經濟犯罪案件的信息庫資源。包括高危人員數據庫;案件手段、案件特點、案件基本信息數據庫;同時要整合各種犯罪線索數據,以便于及時進行梳理,圈定重要案件。3.情報研判平臺。積極開發合適的研判工具,形成高效研判的機制,與社會信息共同進行多點碰撞研判,并將研判結果進行評估與應用。(二)建立綜合防范宣傳體系。網絡經濟犯罪的綜合防范體系要立足于一個城市,需要一個多層面、多方位的立體體系。1.做好社區防范。由對社區居民構成和經濟文化掌握最清楚的社區民警來結合社區實際對居民進行安全防范教育。具體可以通過海報、宣進會、宣傳單發放或者宣傳短信等形式對各種知識層次的居民進行網絡經濟犯罪的防范教育。2.公安機關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宣傳。具體可以采取制作網絡經濟犯罪宣傳海報或宣傳單、防范網絡經濟詐騙的視頻短片、制作流動宣傳車平臺、利用報刊、電視及網絡等受眾人多且覆蓋面積廣的媒介以及普法教育宣傳等工作進行宣傳。同時可以結合騰訊、搜狐等大型門戶網站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平臺受眾性,培養其成為網絡經濟犯罪防范的宣傳陣地。3.注意聯合多個社會部門,群策群力,共同防范。如與電信公司、銀行機構、郵政部門、醫療保險部門等與人民群眾生活關聯性較強的社會部門建立聯合防范機制,實現防范信息的公開,有效遏制網絡經濟犯罪的發生。

作者:張兵兵 單位:吉林警察學院偵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