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時代個人金融安全隱患探討

時間:2022-08-24 09:40:22

導語:網絡經濟時代個人金融安全隱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經濟時代個人金融安全隱患探討

一、網絡經濟時代的內涵與特點

(一)網絡經濟時代的內涵

世界通過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為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不僅信息能夠飛速傳遞,知識也能夠迅速得到普及,也在普及過程中得以升華,使得理論性的成果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生產并轉變為真正的技術。從知識的轉變可以看出,在未來很長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互聯網技術,而網絡經濟時代也是應運而生。網絡經濟時代的核心就是現代信息技術,這種新的經濟形態在網絡的基礎上建立,依附著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而迅速成長。網絡經濟時代并不能與傳統的經濟完全割裂,它是在傳統經濟的基礎上得以形成的,是一種更高級的經濟發展方式。在網絡經濟時代,有一些特征和原則已經發生了改變。首先,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企業更希望通過擴大消費者需求來提升自己的業績,因此,主流化原則表示企業要通過鎖定顧客,發展長期顧客來占領市場。其次,個性化服務在互聯網時代變得更簡單,通過設定程序,每一個顧客都可以設計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服務,這就是個人市場原則。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就是價值鏈原則,企業要盡可能的關注于每一個生產的環節,通過實現價值增值的方式,來促進收入的增長。

(二)網絡經濟時代的特點

1.高滲透性世界上的產業通過一種特定的標準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第一產業一般指的是農業,主要依賴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物。第二產業指的是加工制造業,基本材料也需要依靠自然界,除此之外依賴于第一產業的生產成果。而第三產業就是其余的產業,一般是服務業和商業。網絡經濟時代下,三大產業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甚至出現了三者相容的發展趨勢。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新的概念“第四產業——信息產業”,在這一產業下,還細分為第一信息部門和第二信息部門。這樣的形式表明,信息產業的發展將會給傳統產業帶來沖擊,只有接受并且運用網絡經濟時代的產物,才能夠正確的面對該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2.高便捷性在傳統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有的交易都需要買賣者雙方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完成,隔空的消費基本不存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現讓整個世界在時空上縮小了差距,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易沒有了往常的界限,不同時區,不同語言,不同種族的人可以暢快的表達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往來也突破了時間的約束以及空間的限制。網絡經濟時代的經濟活動可以在24小時內持續進行,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同時,通過光速傳遞的信息,相當于實時傳遞,買賣雙方可以同一時間收集、處理相關的信息,保證交易的快速完成,可以說,在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到了高速度時代,人類之間的相互依存也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加強。3.可持續性在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網絡與信息經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網絡經濟時代下,最能夠反映出知識的價值。在21世紀,知識成為了整個社會最寶貴的財富,通過將信息技術與知識相聯系,使得信息與知識都可以具有共享性,這就意味著,雖然掌握信息的人賣出了信息,但是賣方并沒有失去這部分信息,而是形成了一種共享,知識也同理,因此,現在有很多消費品,他們依賴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通過計算機以及音頻設備等進行傳播,例如一些網上的授課,讓信息的再生能力變得更強,因此,它們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無限的資源,一定程度上來說,多樣的信息技術使得成本降低為零,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規模經濟至關重要的地位也開始受到了動搖,這就意味著網絡經濟時代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同時,這種可持續性也能夠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為網絡經濟能夠降低對社會中的有形資源以及有形能源的損耗,相比于傳統的手工業,能夠更加保護資源環境。

二、網絡經濟時代個人金融面臨的安全隱患

(一)欺詐風險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也乘坐著這輛“快車”,開始自己的欺詐犯罪行為?;ヂ摼W金融作為近年來新興的產業,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第三方的支付以及眾籌,網貸等,這些工作在過去只能由銀行性質的企業才能夠完成,那么現在消費者就有了更多的選擇,而這些金融企業也為了獲取更多的消費者而進行一系列的競爭,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不法分子鉆空子,開展了一些非法的行為,例如非法的校園貸,裸貸,這些行為讓還在校園里的學生深受其害,雖然他們會用低息,甚至是免息的噱頭來吸引消費者,但是他們會在條款的約定中制定高昂的手續費,以及利滾利的政策,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高利貸的條款,在過去很少人能夠在生活中誤入高利貸的誤區,但是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發展,高利貸在網絡上很容易誘惑到一些需要貸款的人,不加分辨則容易對自己的金融帶來安全的隱患。

(二)去中心化風險

“去中心化”是一個生態學的原理,它是指由各個節點構成的一個整體系統中,各個節點都可以作為一個中心去影響其他節點,在這種意義下,在一個整體系統中不再制定中心,而這種無中心并不是說沒有中心,是自由選擇中心,沒有絕對的中心。而去中心化也是存在風險的,以比特幣為例,它實際上是一種虛擬的貨幣,比特幣所具備的價值完全是由利益相關者的共識來決定的,因此它的價格非常不穩定,由于這種價格的忽上忽下,貨幣的發行不能夠受到良好的控制,經濟就會產生波動,并且比特幣的發行是全球性的,國家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模糊,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全球的經濟帶來風險。過去在一個系統中都是中心決定節點,而現在節點可以決定中心,那么在未來的很多事情中,可以人為的影響事情的走向,而這樣的趨勢,將會給社會的進步帶來風險。在區塊鏈的發展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去中心化,而導致交易受到其他方的干預,從而使得最終結果不公正,或者使交互者的隱私信息遭到泄露。

(三)技術風險

網絡時代的計算機技術在飛速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是為企業制定技術的內部員工,想要打破企業系統的黑客也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過去的黑客是為了盜取企業的核心信息,而現在的黑客更加“神通廣大”,不僅盜取企業內部信息,還可以對消費者的賬戶進行破壞,所以,企業一旦被黑客攻破,產生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帶來的破壞性也遠遠大于過去。過去的黑客網絡攻擊技術還很簡單,技術人員通過對系統進行修補就可以很好的防范,然后現在,黑客不僅可以從IP地址的改變來偽裝成內部客戶,還可以從源路由器進行攻擊,除此之外,如今的黑客還掌握著端口掃描,竊聽,應用層攻擊等手段,讓企業內部防不勝防。雖然企業內部的IT員工也在不斷的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修復,但是只能做到彌補和防范,卻難以對黑客的行為起到真正的打擊作用,這種技術上的努力任重而道遠。

(四)信息風險

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是存在天然的信息壁壘的,消費者很難接受到消費品的所有信息,這樣的壁壘為消費者帶來很大的消費風險。到了網絡技術時代,網絡的包裝使得拙劣的消費品也看起來非常完美,而且各類應用軟件良莠不齊,消費者通過網絡進行消費的感受越來越不好,導致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難以健全。例如上文提到的網貸,很多企業開通了網貸的消費項目,提出很多誘人的噱頭來吸引顧客和消費者,提升自己的收益,但是社會上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網貸的信用評價體系,發生違約時,消費者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難以被遏制,久而久之整個社會的網絡交易系統將受到公眾的質疑,影響未來的發展。

三、網絡經濟時代個人金融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一)加強網絡經濟活動的監管

每個人在互聯網領域的活動越來越多,活動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個人金融信息的安全需要受到更多的監測和保護。社會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慢慢完善對法律的建設,因此,筆者建議我國有關部門可以運用立法的形式,給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提供合理的保障。我國的網絡經濟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那么相關的機構除了要時刻關注國內的各方動向,也要積極的關注國外發達國家實施監管的優秀經驗,讓互聯網金融能夠更加合理規范,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應用使用者的個人權益,例如,在應用想要調取客戶私人信息時,一定要有所限制,隱秘信息不可調取,同時,在客戶退出應用,不再使用該應用時,應用應當停止對客戶的跟蹤和調取信息,已經獲取的資料也應當在規定年限后銷毀。

(二)注重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

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維護金融的穩定,那么在網絡經濟時展的過程中,人民銀行內部應該相應的進行調整和改善,與時俱進,例如,可以針對當前用戶反映的主要問題,給予和強化人民銀行執法監察權,行政處理權等,從宏觀角度保障個人金融信息受到安全的保護,制定細則,明確金融機構的履行條款,進一步規范國內的金融安全。

(三)推動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

為了防止黑客的攻擊給企業和個人的金融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和破壞,企業內部的IT人員應該學習先進的計算機知識,與時俱進,同時設立相關的部門嚴厲打擊黑客的犯罪行為,當掌握了黑客的新型技術之后,網絡技術人員應當快速的查找漏洞,保護企業的核心信息以及客戶信息不受到侵害。對待黑客目前國際上還是沒有一個有效的手段遏制他們的發展,查缺補漏仍是最有效的方法,未來在網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之時,希望可以找出對待黑客更有效的辦法。同時,高校應該加強對計算機技術人員的培養,未來社會中需要大量會使用計算機的人才,高??梢院蜋C構進行合作,讓課堂上的理論得到實踐論證的機會,同時實踐又能促進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從而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飛速階段,每一個行業都踏上了“高速公路”,但是隨之而來的難題也開始困擾個人的金融安全,懂得抓住機遇,同時要學會迎接挑戰,企業才能夠真正在網絡經濟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國家設置相關的法律條款,進行法律上的約束,人民銀行發揮職能保障信息的安全,同時進一步的提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讓技術變得更加成熟,更好的為社會服務,最大限度的發揮出網絡經濟時代的優勢,為整個社會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作者:樊潤輝 單位:中共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