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耦合研究
時間:2022-07-14 03:38:06
導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耦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駐村幫扶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保障。當前,駐村工作隊要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并提升脫貧成效,使農村經濟實現長遠發展。為克服現階段駐村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幫扶成效兩極化、支村“兩委”邊緣化、監督作用形式化、駐村工作異態化等問題,駐村工作隊、后盾單位、主管部門、基層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必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
1駐村幫扶是實現精準扶貧的基本方式和重要保障
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強調扶貧要實事求是,切忌空喊口號,不能定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目標。與以往粗放的扶貧方式不同,精準扶貧要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實行精準化扶持,確保扶貧資源真正用在扶貧對象身上和貧困地區[1]。駐村幫扶是扶貧的基本方式,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保障。2014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提出健全干部駐村幫扶機制,普遍建立駐村工作隊(組)制度,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組)。2017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對駐村工作隊的人員選派、主要任務、日常管理、考核激勵、組織保障等進行了明確規定。貧困村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但由于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僅靠本地的黨政組織和干部隊伍很難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在貧困村一線,選派駐村工作隊進行駐村幫扶是精準扶貧的有效舉措。駐村工作隊成員通常來自上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相對較高。駐村幫扶的主要任務是宣傳扶貧政策、落實精準扶貧、加強組織建設、指導監督工作等,基本涉及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十八大以來,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萬人駐村幫扶。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資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確保國家扶貧政策和各項惠農措施落實到位,加強農村組織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幫助解決農村存在的現實困難,對脫貧攻堅取得進展以及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2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耦合形勢分析
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要求,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2018—2022年既要讓農村實現全面小康,又要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基礎。廣大農村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初步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初步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加強基礎組織建設,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是我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交匯的特殊時期。駐村工作隊作為中國農村變革時期的重要力量,應當而且能夠在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既要把握當下,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又要立足長遠,謀劃農村經濟發展,致力鄉村振興。
3現階段駐村幫扶中存在的問題
3.1幫扶成效兩極化。由于各駐村工作隊后盾單位財政實力和工作職權存在差別,致使扶貧資源分配不均衡,對貧困村的幫扶力度也參差不齊??傮w來講,不同層次的駐村幫扶后盾單位扶貧投入差異較大。例如市級、縣級后盾單位因資金、職權的限制幫扶力度較小,幫扶效果不明顯;省級后盾單位一般有財政配套的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力度較大,在爭取外部資金、發展產業項目方面也具有優勢。同一層級不同單位在資金、職權、資源等方面也存在差異。有些后盾單位資源相對豐富,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資金等,駐村工作隊也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扶貧資源,更好地幫助村民脫貧致富,駐村幫扶效果顯著,成為精準扶貧中的“明星”村和其他駐村工作隊學習的典范。而有些后盾單位投入的資金較少,駐村工作隊能夠協調整合的扶貧資源也較少,幫扶效果相對較差。幫扶能力和投入的差異導致幫扶效果呈現“兩極化”趨勢。3.2支村“兩委”邊緣化。一是駐村工作隊進駐貧困村后,憑借組織、資金、能力等各方面優勢,積極改善基礎條件,修公路、水渠,建文化廣場、村衛生室,發展村集體產業等,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努力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在村民中樹立了威信。駐村工作隊的入駐,對村“兩委”固有的權威和地位產生了一定的挑戰。二是由于村支書和村主任自身能力、資源及工作態度的局限,對待各種棘手問題有時存在應付推脫或敷衍了事現象,導致一些村民“有事就找工作隊”,傾向于繞過村“兩委”直接找駐村工作隊,這雖然能有效幫助村民解決各種問題,但也挫傷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自信心,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村里正常工作開展。三是當地基層政府鑒于村干部年齡、學歷、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開展工作時更信賴和依靠駐村工作隊,例如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過程中,往往依賴駐村工作隊制定、實施發展規劃和精準扶貧計劃。在決策村里重大事項或解決矛盾糾紛時,通常會先與駐村工作隊商量,甚至將決策權和領導權交給工作隊,這都在無形中增強了駐村工作隊的影響力,客觀上導致村“兩委”在農村社會中逐漸被邊緣化。3.3監督作用形式化。駐村工作隊應指導、協助、監督村“兩委”組織落實扶貧政策,監管扶貧項目實施和扶貧資金使用情況。但在實踐中,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駐村工作隊對村“兩委”的監督往往流于程序和形式。一是村干部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比駐村干部更了解村民的生活狀態、貧困情況,且與村民有血緣、親緣等關系,掌握全村主要信息資源以及精準識別的主動權。二是在脫貧攻堅中,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有著共同的工作目標,都面臨著實現村出列、戶脫貧以及應對各類檢查考核等巨大工作壓力,應當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分歧和質疑,團結一致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駐村幫扶時,工作隊還要依靠村干部來協調村組之間、農戶之間的利益訴求。三是在駐村幫扶中,工作隊對村“兩委”主要是指導、引導而不是領導,無法像鄉鎮黨委政府那樣采取組織措施、行政命令、財政手段等管理和制約村干部。同時,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的監督和制約是雙向的。在駐村幫扶的日常管理、考核以及經費使用、工作開展等方面,村“兩委”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鑒于以上原因,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工作中通常是協作多于制約,工作隊的監督作用也大多體現在程序上,形式重于內容。3.4駐村工作異態化。駐村工作隊的成員大都來自城市,習慣了機關企事業單位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有的人從來沒有農村實踐經驗。駐村幫扶意味著在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舍棄原來的朋友圈,改變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一是農村生活條件較差。駐村生活相對艱苦,生活單調,工作時間和工作節奏與以往大不相同。二是交通不便利。貧困村交通不便利,走訪慰問、入戶調研等都需要爬坡上嶺,很多偏遠山村道路崎嶇。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共有770多人犧牲在扶貧崗位上,其中交通事故占了較大比例。三是協調工作困難。駐村干部受各級組織部門、扶貧部門、駐村部門、紀檢部門、當地鄉鎮黨委和原派出單位的共同管理,導致駐村干部需要面對的主管部門過多,關系難以協調[3]。駐村工作隊在開展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與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打交道,但是由于不了解辦事流程和相關規定,工作協調難度較大。四是群眾滿意度較低。大多數駐村干部都是扎扎實實撲下身子在村里干,真心實意幫扶貧困群眾,但仍有部分群眾對幫扶工作不滿意。少數貧困戶甚至認為政府和工作隊要包辦他們的一切,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如果無法得到滿足,就對扶貧工作不滿意。五是難以顧及家庭。選擇駐村工作就意味著平時沒有時間陪伴家人,不能分擔家務,不能照顧父母、妻子、兒女,舍小家為大家。
4有效發揮駐村幫扶作用的對策
4.1駐村工作隊。4.1.1加強自身學習。深入學習領會扶貧重要論述和脫貧攻堅政策,系統學習農村黨建、農業經濟學、農村社會學、農村法治等相關知識,并虛心向村干部和村民學習,加強對農業、農村、農民的了解,以更好地開展工作。4.1.2準確定位身份。駐村工作隊要按照“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建議不決議”的工作方式和原則開展工作。工作隊成員都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優秀干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熱情高、有闖勁,但要想真正干好駐村幫扶工作,必須牢記提出的“青年干部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不要一到貧困村,就要迅速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徹底扭轉村里貧困落后的面貌。而贏先進行調查研究,再科學論證,才能穩步實施。二忌自以為是。不要自以為學歷高、能力強,就瞧不起村干部和群眾,而要學習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三忌朝令夕改。做任何決策之前一定要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謀劃、精準施策,不能想一出是一出、走到哪里算哪里。在貧困村工作一段時間后,總會聽到各種議論,有贊頌的,也有懷疑、否定的,這時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態,要在客觀分析事情的基礎上,堅持對的,改正錯的,不能人云亦云[5]。四忌眼高手低。駐村工作隊成員往往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較少,而村里很多工作看似很簡單,要做好并不容易,要充分考慮農村實際情況,才能促進農村發展。4.1.3理順工作關系。一是在爭取后盾單位支持方面,要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充分考慮貧困村的現實需求,也要顧及單位的客觀承受能力,要認真算好經濟賬,衡量投入產出效益,爭取把資金用在刀刃上。二是要緊緊依靠村“兩委”開展工作,注重協調配合。既主動擔當,又不包辦代替,尊重和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村民的主體作用。尤其是要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協調處理與村黨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的關系。有些時候,村支書和村主任在具體事務中會產生一些分歧,如果不是原則問題,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既維護村支書的權威,又照顧村主任的工作積極性,當好村“兩委”主要成員之間的潤滑劑和黏合劑[6]。三要處理好與村民的關系。駐村干部的駐村工作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幫助村民解決問題,讓村民真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4]。同時要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克服“等、靠、要”思想,形成有勞有得、多勞多得的正向激勵。4.2后盾單位。后盾單位要從各方面提供保障,讓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干部無后顧之憂。一是生活上關心。真情關愛駐村干部,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年組織他們進行1次健康體檢,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巡診,全力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經常了解和過問他們的駐村工作、生活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實際困難,讓他們安心、安身、安業[7]。二是工作上支持。積極整合資源、資金,出謀劃策,支持駐村工作隊合力攻堅,把一線扶貧干部從單打獨斗變為齊心協力,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三是政治上關照。對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駐村干部,及時大膽培養使用,讓一線扶貧干部有勁頭、有干頭、有盼頭。4.3主管部門和基層黨委政府。各級黨委組織部、駐村辦、扶貧辦等主管部門既要加強管理,也要從各方面關心愛護駐村干部,提供有力支持。一是明確保障。在相關文件中明確駐村工作經費以及交通、通信、伙食等工作、生活保障標準,定期了解駐村工作存在的具體困難,并及時予以解決,確保駐村干部安心工作。二是加強培訓。目前的業務培訓主要是落實扶貧政策、開展精準扶貧、發展農村經濟和加強農村黨建等方面的。鑒于駐村工作隊員大都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在業務培訓上還應該適當增加農村社會治理、群眾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內容,盡量體現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以實用性、可操作性為主,幫助他們提高基層工作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鄉鎮黨委、政府也要經常主動關心駐村工作隊在村工作、生活情況,指導他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支持落實扶貧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主動協調好工作隊與村“兩委”的關系,化解矛盾、增進團結,保障駐村幫扶工作順利開展[8]。4.4村“兩委”村“兩委”。干部應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從根本上認識到村“兩委”在扶貧工作和村級事務中的重要位置與關鍵作用,消除大小事務“以工作隊為中心”的錯誤認識,克服事不關己、敷衍了事的思想,發揮自身熟悉農村情況、善于處理基層矛盾等優勢,與工作隊一起認真落實扶貧政策,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努力解決貧困村的長遠發展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2]余鋒.駐村工作隊“異化”對精準扶貧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18(4):53-57.
[3]蘭定松.精準扶貧工作中駐村干部執行力提升的路徑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9(12):58-60,90.
[4]王維,向德平.從“嵌入”到“融入”: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機制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1-50.
[5]甘文華.南京精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耦合機制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9(1):106-112.
[6]區小蘭,何玲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路徑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A縣為例[J].中國西部,2019(1):45-54.
[7]汪三貴,馮紫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邏輯關系、內涵與重點內容[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8-14.
[8]周榮.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新思路———以山西省為例[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1):64-66.
作者:劉天浩 劉少春 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技術在農業預測的運用
- 下一篇:鄉村振興下農業經濟信息化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