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下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研究
時間:2022-12-08 04:03:27
導語:鄉村振興下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解決三農問題尤其是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已然成為了當今社會需要思考的重大課題。本文就鄉村振興視閾下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現狀分析,試圖探尋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滿足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鄉村振興。2017年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三農”問題關乎國計民生,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偉大戰略。在2018年黨中央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應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笨梢姡l風文明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二)農村留守婦女。經研究發現,針對農村留守婦女這一群體,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定義,綜合學者們的觀點,筆者將農村留守婦女定義為長年生活在農村,其丈夫常年在外的已婚婦女。由于丈夫常年不在家,她們往往獨自承擔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勞動強度大,除了種田種地,教育孩子、贍養老人等諸多瑣事,全權由其負責。日程生活的艱辛加上長期缺乏伴侶的陪伴,她們內心往往孤獨、無助,使得她們時時刻刻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一些社會治安較差的農村地區,對留守婦女的保護措施較少,使得她們的安全感指數很低。
二、當前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現狀
(一)家庭照顧任務重。總體說來,農村留守婦女的子女個數一般是2到3個,個別留守婦女是1個,極少部分是4個以上,相對來說,大多數農村留守婦女承擔照顧教育子女的強度差不多。她們普遍表示,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較低,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現的很吃力。農村留守婦女需要照顧的一般是公公婆婆,有小部分需要照顧自己的父母親,還有部分需要照顧丈夫的爺爺奶奶。(二)受教育程度低。農村留守婦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都是初中以下文憑,高中及大學以上文憑的留守婦女占極少數,且這部分留守婦女大都為婦女主任等村干部。(三)留守時間長、收入低。大多數留守時間都在3年左右,部分留守時間長達5年以上。大多數留守婦女的主要收入是務農和打零工,做做小工,維持生活,極少部分買保險或者享受低保獲取經濟收入來源。農村留守婦女的月收入大部分在900元以上,極少部分在300元以下,能夠基本維持生活。(四)文化消費水平低、意愿弱。留守婦女所在村鎮舉行文化活動的次數比較少、種類不多且形式不豐富、本身受教育程度較低、空閑時間較少、勞動強度較大等原因,導致留守婦女不能經常參加村鎮舉行的文化活動,她們平時大部分時間花在織毛衣、玩撲克、打麻將、串門聊天上。大多數留守婦女家庭中沒有購置電腦,她們幾乎不玩電腦,不收聽廣播,也不關注國內資訊,倒是經??措娨暋⒖碫CD。平時經常玩QQ、玩微博、看書、看報紙、看雜志的留守婦女特別少,平時主動購置書籍閱讀學習的留守婦女幾乎沒有,聽音樂會、看話劇、看歌劇、集郵收藏、養花鳥魚蟲、養寵物、下棋、繪畫書法等修生養性活動基本沒有,學習職業技能、繼續再教育也缺乏。隨著廣場舞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留守婦女下載微信、抖音等軟件,開始網絡觀看視頻學習舞蹈排練節目了,越來越多的文體競賽活動(如廣場舞)現場,有了她們的身影。據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留守婦女對村鎮設立的圖書館、文化組織及文化設施是不滿意的,她們普遍希望村鎮多組織集體文化活動,營造文化活動氛圍??傮w來說,農村留守婦女文化生活方式比較單一,文化消費水平較低,消費意愿較弱,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度較高,文化生活需求強烈,整體對自身文化生活滿意度不高,亟需改善。
三、滿足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的對策
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直接關系著其主觀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指數。留守婦女作為農村農業生產的主力,她們的文化消費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也直接影響著她們的主力軍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發揮,更關系著鄉風文明之風的樹立、和諧農村的構建以及鄉村振興的實現。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留守婦女文化消費水平。(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強化物質保障。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應結伴而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因而,只有加快三農事業的推進,振興鄉村經濟,不斷加快農業建設腳步,加大農村改革力度,保障農民收入的穩定持續增長,推進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才能為滿足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消費需求提供物質保障。因而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必須繼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財政資金缺乏成為了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瓶頸。因而,應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資力度,采取相關傾斜性政策,如減免稅收、減息、貼息、補息,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專項扶持計劃或政策,最大程度地實施農村文化建設相關的財政和政策傾斜,才能保障農村文化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而滿足農村留守婦女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二)發揮村委會協助作用,提供組織保障。在農村,留守婦女閑暇時間并不多,農忙時要忙于農業生產,非農忙時要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文化生活質量并不高。為此,村委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協助改善。1.農業生產機械化,減輕負擔。要鼓勵留守婦女農業生產機械化操作,使其獲得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2.開展文藝下鄉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聯動協同作用,開展好書下鄉、科技下鄉、普法宣傳、電影放映、專題講座等文藝活動。3.開展娛樂文體活動。充分聯動其他文化部門,著力打造一支專門服務留守婦女的文藝隊伍,定期編排貼近留守婦女生產生活實際的節目,定期組織相應的娛樂文體活動,如歌唱比賽、村民趣味運動會、手工技能大賽、廣場舞大賽。4.組織競技比賽。村委會可以充分利用春節、端午、中秋等大型傳統節日,動員廣大留守婦女積極參與。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組織豐富多彩的競技比賽,同時表彰一些優秀先進留守婦女。5.建設文化娛樂基地設施。村委會應加強農村文化娛樂基礎設施建設,如設立運動場、籃球場、農家書屋、婦女之家。利用這個平臺,留守婦女可以組建專業協會,可以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或者召開會議,討論農業生產、養兒育兒、服務老人、婚姻家庭、創業致富等與她們息息相關的話題。同時也鼓勵留守婦女組建各類文藝表演隊伍,如舞蹈隊、歌詠隊,其可以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愛好加入自己喜愛的隊伍,打造一支屬于留守婦女自己的文藝骨干隊伍。6.設立鄉鎮圖書館。一是村委會可與婦聯合作,建立完善農村留守婦女信息管理庫,深入了解每個留守婦女的文化消費需求,特別是知識需求,并做好記錄。鄉鎮圖書館可采購一些貼近留守婦女需求的書籍,供其查詢閱讀。二是鄉鎮圖書館應根據留守婦女的休閑時間,靈活調整圖書館開館閉館時間,以便其有效利用圖書。三是可開展相關的女性專題講座,如疾病預防、女性權益保護、婚姻家庭調試、心靈減壓。四是針對留守婦女開展專門的電腦培訓,將其培養成有文化、會技術、懂經營的新型留守婦女,使廣大留守婦女從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的思想束縛中走出來。(三)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滿足不同層次需求。培養“有文化、會技術、懂經營”的新型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內容。當前廣大農村留守婦女科學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遠遠達不到鄉村振興素質要求。因而,政府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滿足各受教育階層婦女的需求。首先,應完善鞏固基礎教育,全面貫徹落實九年義務教育,保障農村學齡女童接受最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從根本上掃除農村青壯年女性文盲。對于已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受教育階段的女性,可以鼓勵她們通過自學接受最新知識,相關部門適當加大財政投入,為農村留守婦女開設一些專門的特殊教育課程,以提高她們的科學文化水平。也可以充分發揮或者鏈接農村當地的大學生、教師等高學歷人員主觀能動性,適時開展科普活動,提升其科學文化水平,減少文盲率。適時開展各種綜合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使留守婦女獲得更多技能的同時,提升她們的自我價值觀感和自信心。此外,還可以開展各種法律專題講座,增強其法律意識。通過基本的法律知識普及,使其知法、懂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提供思想保障。在2018年國務院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指出,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而鄉風文明的首要一步是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進程。這不僅有利于農村封建落后思想的廢除,也有利于破除一些農村舊風氣和殘余陋習,更有利于文明之風在農村的植入。因此,應在農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留守婦女樹立集體意識,嚴格遵守社會公德和傳統家庭美德。在留守婦女中樹立模范代表,大力宣傳其先進事跡,鼓勵并培養留守婦女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采取貼合留守婦女實際的宣傳方式,如開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評比活動,充分發揮其在弘揚傳統美德、營造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平臺,傳播科學先進思想,倡導文明新風,使留守婦女精神文化生活得以充實,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汪淳玉,葉敬忠.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留守婦女的新特點與突出問題[J].婦女研究論叢,2020
[2]呂賓.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與路徑[J].求實,2019
[3]沈彤,趙丹.農村留守婦女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問題、原因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9
[4]蘇琪.鄉村留守農民精神文化教育發展問題及路徑研究———以C市S縣為例[D].西南大學,2019
[5]張亞玉.鄉村振興視閾下農村留守婦女精神文化生活優化發展研究[J].知識經濟,2018,15
[6]徐冉.地域文化下的村落景觀設計創新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9,3
[7]曾煜東.新時代內地高校港澳學生政治認同教育[J].教育評論,2019,11
[8]陳佩瑤.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農民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9,6
[9]魏麗娜,傅守祥.新時代文化自信引領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J].觀察與思考,2019,22
作者:李霜霜 單位:江西科技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控制技術在工業自動化的應用
- 下一篇: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