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下的新經濟論文
時間:2022-09-22 05:00:35
導語: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下的新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路政管理理念滯后,忽視了公路的經濟效益
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路政管理的重視不夠。一些基層路政管理人員只看重短期的經濟利益,缺少對高速公路的總體戰略規劃和設計,甚至在高速公路入口處違章建房,直接造成路產不明晰和路權不完整的事件發生,也為以后的公路使用和管理帶來一些困難。二是一些路政管理人員將路政管理工作簡單地等同于管理公路,認為只需保證公路的暢通即可,忽視了高速公路的社會經濟價值,更是達不到路政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要求。
(二)路政管理體制不健全,產權問題依然突出
路產是公路局的重要資產,但目前我國很多基層公路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速公路產權不清晰的問題。一般來講,路政管理工作直接關乎一系列的經濟活動,這就導致一些基層單位往往出于自身局部經濟利益的考慮,“爭奪”路產,導致路產產權越來越模糊。還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就是在很多基層公路局所管轄的公路附近存在大量的違章建筑,如餐館、酒樓、商店、旅社和停車場等,這不僅直接對高速公路的安全與暢通帶了負面的影響,也嚴重侵占了公路的路產和路權,導致路產產權不明晰。此外,對路產路權界定模糊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一些高速公路在建設階段,由于征用農業耕地等存在巨額費用的問題,負責征地任務的地方政府就會采用變通處理的方式,不按照正式的手續辦理土地征用。這也是容易導致在路產路權遭受侵損時,路政單位和部門執法困難。
(三)路政管理設備和技術落后,信息化程度較低
高速公路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積極發展和推進其信息化也是實現交通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和現實要求。但是總體來說,路政經費投入不足,技術裝備不完善,信息化程度更是有限。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路政部門大多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其管理經費標準較低,所以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路政管理能力和效率的關鍵要素。一是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閉、高車速、大流量和事故突發性強的諸多特點,直接決定了路政工作需要全天候、不間斷的人員巡邏和檢查,這就要求相關的路政管理機構配備先進的設備。但是,目前很多路政巡邏車、勘測設備及一些現代化的通訊設備等資源都嚴重不足。二是很多地方公路局的路政信息應用系統建設都存在諸多問題,如投入不夠、技術人員匱乏等,這些都限制了各個基層公路局的工作交流和互動,不能有效地適應目前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
二、加強路政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和措施
基于以上問題的分析,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提高其經濟效益的建議和措施。
(一)重視路政管理工作,重點完善其收費標準和管理
路政管理是我國行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甚至對國家整體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各部門要重視路政管理工作,尤其是完善其收費標準和管理。一是要求路政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對路政管理法規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為了推動路政工作的科學化不斷充實自己,從而真正樹立先進的路政管理理念。二是建立路政宣傳的長效機制,營造依法治路的環境。例如,在公路沿線、高速路收費站出入口、治理超限超載站點、隔離帶W板等位置設置宣傳標語,大力宣揚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損壞路產路權的嚴重后果。三是重視高速公路收費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問題,這將有益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從而保障其收費效果的實現。例如,打破我國的區域限制,探索建立高速公路網絡化收費、統一管理的聯合經營的模式;結合我國公路運輸車輛的結構調整和高速公路貨運行業的發展需要,合理確定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實行浮動的高速公路收費標準,即根據供求關系靈活制定價格,這樣既能保證高速公路的暢通和安全,又能充分利用價格杠桿合理調配高速公路的車流量。
(二)建立和健全高速公路現代產權制度
建立和健全高速公路現代產權制度是由高速公路的經濟學屬性決定的?,F代產權制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維護公有產權,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能夠促進高速公路相關領域各類資本的流動重組,更好地促進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從而為高速公路的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通過現代產權制度,更多地吸收民間資本進入高速公路行業,真正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高速公路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目前,我國的高度公路已經摒棄之前單純由國家全額投資建設的做法,允許企業資金、銀行資金、民間投資及部分外資的進入,有利于推進各種性質的資本間的收購、兼并和相互參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速公路融資渠道的多元化發展。國家將高速公路資產所有權和收費權分離,不僅保障了高速公路國家所有權的完整性,維護了公路路網的完整性,同時還不失公路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靈活性??傊⒔∪咚俟番F代產權制度,不僅是高速公路產權行政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高速公路行業深化交通投資體制創新、實現高速公路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三)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加強路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高速公路點多線長的特點要求路政管理實現信息化操作。一是不斷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化路政管理的制度和辦法,如加快制定與完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管理辦法》、《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和《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實施辦法》等。二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路政管理人員對信息化設備的使用和操作能力。三是加大投入,根據高速公路路政執法現場監控的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路政執法視頻遠程監控系統,從而為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視頻信息,使管理人員可以在視頻監控中心對高速公路范圍內的現場進行遠程監督、檢查、指揮和管理。四是建立一些突發事故應急預案。例如,高速公路上如果發生車輛著火、有毒化學品泄露、多車相撞等突發事故,很可能導致高速公路封路或是堵車,給通行者帶來經濟損失,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為此,路政管理部門要制訂各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路政管理的預見性和計劃性,確保國有資產和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其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路政管理中的經濟問題研究將有助于更好地適應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需求。但是路政管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相關路政管理工作人員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科學處理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從而積極探索有助于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路政管理新路子和新舉措。
作者:劉思彪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公路局
- 上一篇:低碳物流發展論文
- 下一篇:企業集團管理的新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