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消費心理問題探析

時間:2022-11-12 03:11:46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消費心理問題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消費心理問題探析

摘要:高職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時尚的條件下,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受到一定影響,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征。本文從高職學生消費的社會環境、心理需求出發,以高職學生的消費心理為主題,論述了高職學生在消費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提倡高職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構建合理的消費觀念,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關鍵詞:高職學生;消費;消費心理

高職學生的消費觀有很多都是科學的、理性的,卻也有不太科學、不太合理的部分,對高職院校學生消費心理問題的研究,能夠了解當代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的消費趨勢。與此同時,對高職學生的消費心理加強引導有助于他們進行合理消費。

一、高職院校學生消費心理存在的問題

當代高職學生消費追求的目標無疑是時尚和潮流,在追求潮流,體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大學生往往會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產生不理性的消費,滋生不合理的消費心理。

(一)個性消費心理

高職學生在生理上已基本發育成熟,但是在心理上還不完全成熟,他們容易感情用事,做事情缺乏理性思考,自我意識強但是又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大多數喜歡追時尚、跟潮流。受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他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情況下,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和被尊重,就會去購買能夠體現自己特殊性、反映個性特征的商品。受家長觀念的影響,有些家長認為子女是大學生,已經可以自立,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圈,對于他們的消費不能管得太嚴,不能讓自己的子女在同學面前沒面子,不能讓別人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所以一般都會滿足子女的需要,這在一定情況下縱容了子女的消費。隨著市場化的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有些商家看中了廣告的影響力,覺得憑借廣告的藝術化和魅力化能夠對消費產生刺激力和宣傳鼓動力,在學校周圍大肆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的消費需求,再加上高校對學生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也會使學生盲目的追求潮流和時尚。

(二)盲目從眾心理

高職學生消費心理經常會受到周圍消費群體的影響,出于對歸屬感的需要考慮,他們渴望被大家尊重和認可,渴望被社會公平對待。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受影響最多的就是周圍的同學同伴,如自己的同學朋友購買了什么東西,他們往往也會購買同類型商品。他們還喜歡模仿社會上那些流行的生活方式,買衣服或消費品,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喜歡追求品牌化。面對廣告商家的打折促銷、有獎銷售等促銷手段,一部分高職學生盲目追隨校園消費大潮,缺乏自我判斷意識。

(三)炫耀攀比心理

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的消費心理往往會互相影響,相互攀比。炫耀心理主要是過分地看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隨著高職學生越來越成熟,他們對自身外在形象的關注也會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忽略了自身內在素質的修養,認為消費的越高檔就越有面子,你家有錢,我要表現得比你家更有錢;你如果穿品牌,我也要穿名牌。同學、老鄉之間為了搞好關系,送禮請客現象普遍存在。有的學生不僅推崇物質上比別人好,而且滋生出在衣著打扮、文體娛樂、生活用品等各方面也不能輸給別人的心理?,F在,同學過生日、買了新手機、當選學生干部、獲得了什么獎勵、贏得了什么活動、入了黨等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夠義氣,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而且檔次越來越高,形成了一股攀比炫耀風。

(四)時尚超前心理

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他們往往有著很強的消費需求,他們是社會消費的代表,喜歡追求潮流,把握時尚,也喜歡在別人面前展現的比較新異、與眾不同,他們喜歡通過消費去展現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激情。他們喜歡購買一些比較獨特,比較有個性,與眾不同的東西。他們是新商品、新的消費方式和新的消費理念的追求者、嘗試者和推廣者。一部分學生為了追求高檔次、好品牌的消費品,不顧自己家庭的經濟水平和自己的消費水準,當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能支撐高額的消費時,部分學生就會有到處借錢的現象。隨著信用卡市場的快速發展,有些銀行為爭奪客戶群,近年來把高職學生也作為信用卡業務的潛力客戶群。很多發卡行為了使更多的學生申請信用卡,給高職學生給出了很多優惠政策。這對于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差,消費需求強、容易盲目跟風的高職學生有很強的誘惑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超前消費的欲望,用有些學生的話來說就是“花明天的錢來做今天的事”。

二、構建大學生理性消費體系的建議

如何引導高職學生進行合理、健康的消費,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學生自己等其他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社會:營造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環境

高職學生消費是社會消費的代表,當今高職學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娛樂形式、社交活動和消費習慣,主要是因為社會缺乏對高職學生如何進行健康消費的引導,社會上不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不合理的消費行為都會在他們消費心理形成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影響。高職學生對消費的認識存在明顯的片面性、極端性。因此,社會各個階層應該樹立正確的、健康的、積極向上消費風尚,給高職學生消費樹立良好的榜樣,國家應該對不合理的消費理念進行監督和處理。企業應該進行理性消費的宣傳,應該倡導文明消費、節約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環保消費等消費理念,提高消費結構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倡導文明合理消費,不僅可以陶冶大學生自身的情操,使他們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二)學校: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

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學校管理難度也進一步加大。再加上很多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都缺少倡導學生如何進行合理消費,很多學生在校園里迷失了自我,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培養,盲目跟風,在消費心理上從眾心理和炫耀心理表現的特別突出。所以學校應該在今后加強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上多努力。首先學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凸顯出學校的強大作用,對學生的消費心理要進行全面的、詳細的深入了解。要提倡學生認識我國基本國情,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提倡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另外,可開設個人理財等相關選修課程,進行相關講座,舉辦相關活動進一步提高節約、環保意識。學校應加強超前消費的危害講解和監督,加強學生消費心理問題方面的研究,給學生消費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旨在能夠形成良好的校園消費環境,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合理、科學、健康的消費。

(三)家庭:為培養學生合理消費心理打好基礎

家庭消費觀念對高職學生消費心理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生家長的日常消費行為及消費觀都對孩子的消費能產生很大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是孩子以后消費效仿的對象。有些父母自身消費觀念就存在很大的誤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們的消費從不過問,孩子本身缺乏合理消費教育,有些家長自己節衣縮食,卻給孩子養成追求名牌、進行奢侈品消費的習慣,還有些家長超前消費影響了學生不良的消費,孩子在后來的消費中往往存在向別人借錢進行超前消費的不良嗜好。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消費榜樣,首先應該自身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的消費自主權,給他們一定空間讓他們進行探索,對一些不合理的消費心理進行監督,還要對他們消費要求有意識地進行區分,或者可以考慮安排孩子進行掙錢體驗,讓他們懂得錢的來之不易,給他們教育一些合理消費的理念,讓他們學會如何理財。

(四)自身:加強消費教育,提高消費技巧

高職學生也更應該加強自身消費教育,培養合理的消費理念。在日常的消費中應學會根據自己需要進行理性消費。養成記錄本月消費賬本,進行合理地、有計劃地消費,根據自己消費情況和家庭經濟情況,合理規劃自己每一筆消費。也可以考慮在課余或假期時間自己兼職或打工,認識錢的來之不易,讓自己更懂得珍惜每一分錢。應該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學習和自我素質的提高上,不應該追求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甚至是追求超前消費。應該自覺學習消費技巧,積累消費經驗,提高自己的理財水平,同時還要自覺增強和完善自我消費理念,提高自我判斷能力,加強自我消費不合理性的調節,加強不合理消費的自我控制。高職學生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小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建立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給社會消費起到模范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桃.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與消費心理的研究金融經濟[J].金融經濟2007,(10).

[2]王冠,劉東月.大學生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關系[J].管理觀察,2013,(13).

[3]徐佳麗.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成因淺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6,(04).

[4]劉飛燕.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08).

[5]何勤勇.思想教育應注意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引導[J].思想教育研究2005,(03).

作者:蔡莉 單位: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