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金融構建體系論文
時間:2022-03-31 10:48:00
導語:循環經濟金融構建體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CircularEconomy)是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自循環經濟得到公認后,以德國、日本等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相繼完成了循環經濟立法,推動了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粗放型發展方式,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質量的后果。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按循環經濟要求,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就發展方式,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因此需要重構金融支持體系。
一、循環經濟發展需要金融支持
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仍處于初始階段,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金融支持缺乏力度。循環經濟項目大且多具有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特點,需要巨額資金。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主要依靠中央、省級財政的投人,這顯然不夠。尤其是在農村,農技推廣、農產品市場建設、綠色食品、園藝業、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病害防控體系、公共生產建設的資金缺口很大。例如,“十一五”期間,僅環保投入預計將達到14000億元,中央財政以每年18%的增長速度投入到環境保護中。2005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國債資金中共安排11.2億元,支持開展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大同市3個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共計93個核心項目,總投資近350億元,其中計戈Ⅱ企業自籌92億元,約占26.5%,需融資258億元,占全部投資的74.5%.呂梁市柳林縣高紅工業園區承載7個循環經濟項目,總投資需112.9億元,其中企業自籌資金64.9億元,后期工程尚需資金48億元。2007年6月中國最大循環經濟試驗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項目推介會上就簽約210億元合作協議。如何抓住機遇,發揮后發優勢,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項重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支持體系結構與國民經濟產業發展結構之間有非常密切的內在聯系,循環經濟的產業化需要金融支持。中國當前處于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時期,需要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區域發展、產業轉型和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區域產業布局合理化,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來實現節能減排,需要大量的資金。金融支持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促進產業發展結構的變動。在農業方面,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建立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建成一批生態示范區,形成農業發展的循環經濟環境;在工業方面,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的高新技術并加快傳統的行業和企業的改造,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堅決淘汰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和企業。加快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進行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實施,在園區的所有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建成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實現區內生態環境改善、污染零排放。1998年以來,包鋼在節能環保等循環經濟項目上累計投資約27億元,帶來了結構的優化和經濟效益的大幅提高,目前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已經達到7億元,而其后發效應更是無法估量。
二、構建循環經濟金融支持體系的措施分析
為彌補和改善現有融資體系的不足和缺陷,需要建立市場機制與政府導向相結合的適應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金融支持體系。當前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金融政策。
金融投資的決策科學與否和支持目標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資金的運用效率。要做好金融投資決策,從而確定正確支持目標,必須做到四個方面的結合:一是必須將金融投資決策與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政策結合起來,使金融投資目標方向體現國家產業政策,從而有效地引導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和結構調整;二是必須將金融投資決策與金融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傳導傾斜性金融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三是要把金融決策與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整體規劃、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結合起來,從而做到政策配套、措施協調;四是把金融決策與地區經濟的特點結合起來。主要政策包括:(1)實施有差別的貨幣政策;(2)適度采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金融自由政策;(3)扶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民間金融機構的發展。
(二)有效動員社會資本,確立投資循環經濟的重點。
要以超前性戰略動員國內外資本參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根據發展循環經濟特點及其發展方向,選擇投資重點,優化資金投向。
1.推進節能減排技術進步。
發展循環經濟,必須依靠科技,選擇具有推廣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組織實施節電、節油、節煤、節水、綜合利用等重大節約示范工程,推進先進適用資源節約技術產業化,加快先進成熟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
2.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發展循環經濟應立足于自身優勢,建立具有發展前景的優勢產業,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發展點。因此要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裝備。引導開發區、工業園區及大中型企業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和工業生態效應,形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產業鏈。
3.大力支持循環型農業的發展。
循環型農業發展的本質特征就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保持并增強自然再生能力。發展循環型農業,必須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尤其是研發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農村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加強資源監管、節約土地資源、合理推進城鎮化、加強小城鎮規劃、就地轉移農村人口;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重視農業科技的普及與推廣;以市場為導向,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引導農民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發展綠色農業。
4.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前提。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先支持重大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項目;大力加強環境科技研究與攻關,開展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生態省建設、環境容量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等環境戰略與理論研究。建立和完善強制性產品能效標識、再利用品標識、節能建筑標識和環境標志制度,開展節能、節水、環保產品認證以及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完善金融市場建設,建立健全多層次的金融支持體系,擴大融資渠道。
要充分發揮金融部門在加快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就必須建立健全金融機構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服務功能,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1.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積極推動循環型企業優先上市。以銀行體系為金融制度基礎的傳統金融架構正在轉向資本市場為核心的現代金融架構?,F代金融體系是以資本市場為核心、一體化市場為載體、合業經營為方式、電子網絡為手段、金融工程為技術的當代金融體系。資本市場不僅具有資本聚集功能,而且能夠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結構。因此,必須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出臺具體政策鼓勵、推動有條件的循環型企業優先上市,參與資本市場融資,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裕的資金。
2.有效利用政策性銀行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引導作用。國家實施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要在金融方面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并在資金在給予大力支持。政策性銀行要在支持循環經濟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政策性金融機構應明確其貸款的投向,重點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農業振興、環境保護、生物資源振興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有關項目建設,積極引導其他資金投入到循環經濟建設中來。
3.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作用。鼓勵商業銀行在確保信貸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支持循環經濟建設,信貸優先投向發展循環經濟的循環型企業以及相應的重點項目。通過提供低息貸款幫助企業建立循環經濟生產系統;對于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企業應給予及信貸優惠政策,保證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積極支持循環型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步伐,增強循環型企業投資和技術改造的能力,使循環型企業具有較為寬松的經營環境。
4.建立各種類型的循環經濟發展基金。各級政府財政應在預算中建立循環經濟發展基金,同時,積極引入其他長期性的社會資金,向各類主體進行融資,這樣既實現了對循環經濟的金融支持,也為各級長期性資金主體提供了更多投資途徑。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民間循環經濟基金。政府對此要加以引導,通過特定的優惠或約束政策,既促進民間循環經濟基金的發展和壯大,又使其業務領域更符合政府的總體循環經濟發展目標。
5.實施保險創新,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資金投入的風險分散與疏導機制。保險業作為經營管理風險的特殊企業,其分散風險、組織經濟補償的職能決定了它是發展循環經濟轉移風險的重要手段。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購買或參與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或通過在主板、二板市場認購循環型企業發行的股票、債券等形式參與循環經濟的投資。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產品基本上是同質的,保險范圍和責任內容沒有差異,且公司的創新熱情低下。為充分發揮我國保險業所具有的金融功能,必須不斷創新,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資金投入的風險分散與疏導機制。
(四)在支持發展循環經濟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金融部門在積極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第一,銀監會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保持金融業穩健運行,著重加強對金融機構執行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金融政策中資金投入和風險度的監管,以保證產業金融政策的實施和資金的運用效率;第二,金融機構要強化內控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有效保障機制,建立以風險防范和風險預警信息管理系統為核心的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預測預警有關金融風險,及時掌控金融運行狀況;第三,規范企業行為,完善信用制度,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銀企合作關系。這不僅是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不僅影響到銀企之間的長期合作,也關系到銀行金融風險的大小,它需要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同時更需要銀行和企業之間的真誠合作;第四,規范政府行為,強化制度約束。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必須加強政府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關鍵是政府不得隨意干預商業銀行的正常經營活動,政府的作用在于通過制度約束,確保金融安全穩健運行
- 上一篇:論外貿困境與機遇并存
- 下一篇:政府循環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