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的企業逆向物流實施論文
時間:2022-09-29 03:52:00
導語:循環經濟的企業逆向物流實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字】逆向物流;循環經濟;企業內涵式發展
【論文摘要】文章從分析我國逆向物流的現狀入手,從產品回收、政府立法、消費資源重新利用及從企業內涵式發展要求的角度探討了我國生產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必要性,認為實施逆向物流可以成為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新戰略。
循環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詞,這是由人口資源環境國情及發展階段所決定的。循環經濟遵循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3R原則),循環經濟則可以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配置資源:通過延長產業鏈,將上游的廢物變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級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就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題中之義。逆向物流對節約資源,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雖然逆向物流逐漸引起了業界的注意,并被認為是中國未來物流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但中國的逆向物流業目前還處在摸索之中,逆向物流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自律機制消費者切身環保意識薄弱,其次專業化技術水平較低,信息不對稱等諸多因素導致企業和公眾對逆向物流興趣不大、實施困難。
一、逆向物流的內涵
對于逆向物流迄今并沒有一個完備或公認的定義。在國際上大體有如下幾種定義:物流管理協會(CLM)的定義是:逆向物流就是對由最終消費端到最初的供應源之間的在制品、庫存、制成品以及相應的信息流、資金流所進行的一系列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活動及過程,目標是對產品進行適當的處理或者恢復一部分價值。其定義著眼于為特殊目的而產生的一種運輸形態,強調了逆向物流的目標,但未能與正向物流的過程清晰地區別開。RevLog(歐洲逆向物流工作組)將逆向物流定義為:計劃、實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間庫存、終產品從制造、分銷或使用點到恢復點或適當處置點的過程。歐洲逆向物流工作組和詹姆斯·斯多克的定義闡述較為完整,將逆向物流的目標、流向、作業環節和流體均包括在內。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將逆向物流概括地描述為:為了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目標,將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從目的地沿傳統供應鏈反向物理性流動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物流系統可以分為社會層面和企業層面,而本文所探討的逆向物流僅限于企業逆向物流。
對于逆向物流的分類,我國2001年制定的國家標準GB/18354-20015《物流術語》中,將逆向物流分為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其中常見的回收物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廢舊物品的回收物流;(2)退貨回收物流;(3)維修回收物流;(4)廢棄材料及副產品的回收物流;(5)包裝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是指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實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并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本文所指的逆向物流同時包括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
二、我國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現狀
逆向物流戰略現在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的競爭戰略之一。根據美國逆向物流專家(Rogers和TibbennLembke,1999)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約占總物流成本的4%。在中國傳統的意識認為,逆向物流一般是由對不中意產品、變質產品的退貨,不合格材料和殘次品的召回,包裝品的循環使用,廢棄物的處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因此,大多數企業都只看到逆向物流的負面影響,認為逆向物流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而沒有看到其正面的效應,即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一般來說,企業都重正向物流而輕逆向物流,他們更樂于在正向物流上投入資金、下大功夫,對逆向物流則是普遍不夠重視,不愿意將其作為企業的經營戰略之一。同時逆向物流理論研究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不成熟。構建逆向物流模型有助于研究逆向物流網絡的復雜結構,但目前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尚顯稚嫩,尚未能很好地指導逆向物流體系的構建。此外,逆向物流實施困難以及缺乏相應技術和管理手段做支撐也是我國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緩慢的原因。逆向物流作為企業面臨的一個全新領域,存在眾多不確定性、渠道不確定性大、前期投資多、優化目標放大、內在的供求失衡、外部性影響增大等特點,使得企業實施逆向物流還存在許多困難。
三、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必要性思考
(一)廢舊產品回收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廢舊產品的回收主要通過走街串巷的小販、零售商、回收企業等途徑進行。主要是由市場自發力量促進的,缺乏統一的組織和管理,因而處于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一方面,回收處理效率不高。由于回收處理技術落后或者專用設備缺乏,對送至回收機構的廢舊產品只是進行分散的、不規范的拆解,提取其中易于提取的材料,而對于大量高價值材料,因其提取技術要求高,提取困難,回收機構無能為力,不做更多處理,從而不能對廢舊物資的價值加以充分利用。此外對最終垃圾進行直接焚燒或掩埋,也導致許多可再生資源被白白浪費。另一方面,處理過的廢舊產品再次進入流通市場存在安全隱患。落后的拆解處理技術會給使用廢舊產品的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總之,目前的廢舊產品回收主體大多只看到短期利益,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利,這是與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違背的,因此,他們不能成為最適合的逆向物流的實施主體。而生產企業作為廢舊產品回收利用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成為逆向物流供應鏈上的中心環節,實施逆向物流。
(二)政府立法管制的必然要求
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使得逆向物流的概念從無到有,企業實施逆向物流也變得十分迫切。然而,對于以謀利為目的的生產企業來講,環保還不足以成為企業愿意把寶貴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逆向物流的理由,這時候法律的強制措施便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政府立法管制是指政府通過制定法律,強制企業承擔其產品的社會責任。由于政府立法具有強制性,對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政府部門環境執法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環保法規體系日益完善,包裝工業、食品工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中的生產企業必將面臨污染達標排放的巨大壓力,實施逆向物流將成為其未來發展中提競爭力的發展趨勢??梢?,生產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是政府立法管制的必然要求。公務員之家
(三)消費者資源及價值意識增強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素質的提高,消費者更偏向于購買有完善逆向物流系統的企業的產品。這種情況可以從經濟學角度來解釋。從需求方來看,一方面消費者資源意識增強,支持逆向物流,從而偏好購買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的產品;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管制,對未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進行罰款,使其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的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從供給方來看,政府逐漸意識到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對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給予補貼等支持,同時企業也由于消費者的支持,均衡產量上升。企業產品供需量的變化導致消費者剩余也有所增加。從而消費者也更偏向于選擇該企業的產品。
(四)逆向物流是企業實施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實施逆向物流戰略不僅僅是受制于國家的政策或法令,或迫于環保組織的壓力。企業一旦真正實施逆向物流,就應當以此作為企業內涵式發展的必要保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擴大再生產分為“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和“內涵式擴大再生產”,前者是通過增加生產要素數量,或者擴大生產場所實現擴大再生產;后者則通過提高生產技術來提高勞動效率及生產要素質量來實現。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主要采用外延式發展模式,內涵式發展是以外延式發展為條件和保障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主要通過內部的深入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提高競爭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內涵式發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質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效益,屬質量效益型發展模式。逆向物流正是企業走內涵式發展的重要保障。逆向物流是閉環供應鏈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與正向物流緊密聯系的物流網絡,為企業充分利用資源、降低生產成本、適應環保要求、加快發展速度提供了回流保障,與正向物流共同構建了物流的環形結構。加強對逆向物流的研究和實踐,是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必由之路。
四、結語
總之,企業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中必須充分考慮物質循環的可行性,堅持以人為本,重視物質循環的可行性,利用市場機制,發揮企業的積極性,使經濟體系中的物質在市場條件下循環流動。雖然目前我國的逆向物流還處于萌芽階段,但是國外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逆向物流活動是一個值得所有企業關注的、蘊含著巨大商機的領域。逆向物流戰略已經成為國外優秀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我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環保壁壘,更應該轉變經營觀念,主動承擔起其產品的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只有主動構筑逆向物流系統,主動承擔起回收利用責任和處理責任,更加關注其產品設計和使用階段的環境友好性。才能實現企業自身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其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張靜.逆向物流的戰略價值[J].中國市場物流與采購研究,2007,(11).
[2]劉強.制造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對策研究[D].2007.
[3]陳靜波.制造企業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2007.
[4]王玫.淺析我國逆向物流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市場物流與采購研究,2007,(11).
- 上一篇:電視新聞真實性的表現方式論文
- 下一篇:電視包裝對電視節目產業化的作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