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

時間:2022-05-09 10:32:23

導語: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加速,隨之相關的,高等院校迅速成長起來,不難發現,區域經濟發展和高等院校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社會對高等院校和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研究越來越多。經過調查研究,二者之間是相互促進、互為各種的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持。為了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和高等教育的共同發展,有必要研究當下我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現狀,查找存在的問題,然后才能夠探討研究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高等教育;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發展現狀;有效途徑

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科技學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觀念根深蒂固,這樣就使得高等教育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反過來,而且區域經濟的發展也為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經濟支持。所以,為了實現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互動發展,實現共贏,必須要努力加強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才能夠實現國民經濟快速、健

康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關系分析

要想實現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的相互發展,必須要理清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經過調查研究,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的相互關系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高等教育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

高等教育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等教育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所需人才。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所以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關鍵,而人才的培養都是由高等教育來完成的,高等教育通過開展相關課程,能夠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無論是語言類、經管類還是人文社會類、計算機類等和會各行各業所需的人才都是通過教育的培養來實現。其次,高等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高科技,為區域經濟提檔升級奠定技術基礎??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想要取得發展,科技創新是必經的途徑,而高等教育院??梢酝ㄟ^科研職能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升級能力,對經濟發展有巨大變革性作用。在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之后,高校可以直接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為生產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最后,高等教育能夠影響到區域的政治和文化,進而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進度和水平。高等教育能夠提高一個區域的人群素質,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對地方區域政治產生極大影響,高等教育也同樣能培養高素質、高思想道德修養的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

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區域經濟發展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奠定經濟基礎,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經過研究發現,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高等院校就越來越多,可見,區域經濟能夠為高校的教育力量擴充、教學樓的建設、師資力量的配備等提供重要的支撐,尤其是教育改革之后,高等院校自主經營,企業就成為高校教育資源補充渠道,區域經濟發展越強勁,越有實力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第二,區域經濟發展直接影響到高等教育的運行。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運行機制,包括組織架構、教學內容、授課流程等等,而高校這種運行機制會受到區域經濟發展結構的制約。而且,區域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高等教育的發展程度。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對教育資源的需求量就大,人才愿意進入高校學習,反之亦然。

二、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即使是我國的東中西部兩者之間的互動發展也呈現著不同的發展趨勢。當前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有以下發展現狀:第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程度參差不齊,有很大的差別。從地域上來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東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降低。比如我國的東部沿海省,不僅經濟比較的發達,高等學校也非常的密集,而且人口綜合素質也比較高。相反,我國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發展不完善,高等院校都比較少,所以,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也比較低,與東部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第二,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融合性還存在差距,融合的不到位。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院校成為新的經濟實體,但是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與區域經濟的聯系依然不夠緊密,部分院校依然只依賴于政府的教育支出,在與企業對接中,除了部分實訓訓練與企業進行對接外,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明顯過慢,不能滿足當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從而導致高等院校改革緩慢,與企業的融合程度有限。第三,教育和經濟都存在地區差異,教育均衡化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的教育資源和經濟發達企業都聚集在東中地區,西部的教育資源和經濟發展資源明顯落后。這就造成了人才資源的不均衡,部分地區人才過剩,部分地區人才短缺,這也導致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成正相關發展,東西部區域經濟和高等教育發展互動好、聯系緊密,而且西部地區兩者的發展融合程度差,發展相對緩慢。第四,區域經濟的發展緩慢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受到區域經濟發展的限制,當地的人們生活水平低,經濟收入也不足,對教育的投入也少,導致了當地的勞動力素質明顯的落后,這也就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了東、中、西部的差距越來越大,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越來越被動,實際效果更加的有限。

三、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了進一步加深我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關系,實現兩者良性互補,共同進步,必須要改變當下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解決發展的困境,提出以下的有效舉措:首先,加大高等院校的投入力度,提高高校教育水平。高等教育作為利國利民的好事,需要資金作為后盾,用于科研能力的拓展和軟硬件設備的更新,所以,必須要加大對高等院校的投入力度。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擴充融資渠道,采取合資、合作、入股等方式引入民間本投資高校教育,或者通過與企業進行聯合以及訂單式人才培養策略獲得教育投資,也可以積極吸引社會捐款,如逸夫樓。其次,加快高等院校自身改革的步伐,與市場進行對接。高等院校只有加強改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為社會提供大量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和高科技含量的科研成果,尤其是針對本區域需求培養專業人才,才能夠提高自身的社會認可度,吸引更多的生源,從而實現高校經濟利益的提升。再次,區域經濟發展要重視人才的作用,強化科技強區的發展觀念。只有區域政府或者經濟重視人才的力量,才能夠使得高校培養的人才有用武之地,才會加大對高校的投資,增多合作機會,為高等院校提供良好的實習鍛煉機會,實現企業的技術升級,也為高等院校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持,從而實現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的互動融合發展。最后,政府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高校和企業的對接和互動。為了實現高校和企業的對接和互動,政府要起到“搭橋引線”的作用,一方面,將高等教育納入到經濟體系中來,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推動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促使地方經濟引入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成果,從而充分發揮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四、總結

教育乃立國之本,為了發展高等教育,必須不斷發展區域經濟,才能夠為教育事業奠定經濟基礎,提升辦學的實力,反過來,只有我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才能夠提高我國的人才素質,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高精尖的知識人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必須要努力實現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的相互發展。要不斷改進傳統的思維觀念,不斷加大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尤其是提高對社會教育的認識,把人才素質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增強經濟實力,為教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扶持,實現我國的民族振興,促進企業技術升級,從而為地方經濟構建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未來經濟發展格局。

作者:白亞楠 單位:長春市農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學秋.地方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研究[J].商,2015(28)

[2]滕暉.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J].現代營銷旬刊,2014(9)

[3]林偉連,樓錫錦,張國昌等.以區域經濟為依托的高等教育發展———浙江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J].教育研究,2008(5)

[4]鄭利軍.欠發達地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基于連云港市的案例分析[J].吉首大學學報(自科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