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發展煤礦循環經濟研究

時間:2022-09-05 10:22:19

導語:礦產資源發展煤礦循環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產資源發展煤礦循環經濟研究

摘要:循環經濟是最近幾年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理念,主要誕生于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其強調在保證自然生態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獲取一定的利潤,整個過程中追求的是“低消耗、低開采、低排放、高利用”。對于煤礦企業來說,要想實現良好的循環經濟,礦產資源的有效利用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紹了當前我國煤礦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闡述了循環經濟在區域煤礦中的實際應用,分析了礦產資源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探討了煤礦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取得的成效。

關鍵詞:礦產資源;煤礦企業;循環經濟

截至2018年,我國礦產供應缺口極大,其中鐵礦石缺口最大,達2.6億噸;其次是石油,缺口達0.97億噸;而后是鉀肥、氧化鋁、錳礦石、銅、鉻鐵礦及鎳,缺口分別為700萬噸、561萬噸、286萬噸、267萬噸、178萬噸及10萬噸。這些數據的存在無疑證明了我國礦產資源短缺的事實。另一方面,隨著礦產資源不斷被開采,礦區及周邊的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腳步。因此,“低消耗、低開采、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具有重要意義。由目前實際看,若要發展循環性經濟必須將能源利用率及資源消耗作為關鍵點,發展低消耗資源、高利用率的經濟。

一、我國礦產資源的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

為了保證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礦產資源,在20世紀70年代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原則。經過不斷的改進及探索,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技術得到極大進步,并獲得推廣,礦產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廢鋼及廢舊有色金屬等的回收率均明顯提升,在綜合利用中稀散元素和鉑族均源于此。30%的硫酸原來來源于綜合回收的有色金屬生產環節,有色金屬的綜合利用利稅及產值在全行業中占到10%。同時與煤伴生的高鋁黏土、高嶺土、油頁巖及瓦斯等也被礦山企業綜合開發利用,作業環節中的粉煤灰及煤矸石等也得到加工利用。部分伴生元素的回收水平及回收率達到國際水平。在此環境中,礦產資源綜合評估及勘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受到政策、經濟及技術等的影響,其利用水平同國際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利用潛力較小。尤其是受到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等的影響,許多經濟政策調整相對滯后,導致許多區域的濫挖亂采問題較為突出,采富棄貧現象十分嚴重,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礦區的環境,并且導致了礦產資源的浪費。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增速仍保持在高速態勢,消耗的礦床資源量持續增加。相關研究對礦產資源供需進行預測,預測2020年大宗礦產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且缺口不斷拉大。其中鐵礦石和石油的缺口仍是最大,分別為5.13億噸和3.5億噸,其次是氧化鋁、錳礦、鉀肥、鉻鐵礦、銅及鎳等,其缺口量預計分別為800萬噸、710萬噸、600萬噸、350萬噸、308萬噸和10萬噸。面對這種發展趨勢,有效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水平顯得十分重要。

二、區域煤礦中循環經濟的應用

(一)有效利用煤矸石。煤礦開采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煤矸石,許多煤矸石被堆放在礦井邊,其不但能聚熱氧化,還會釋放出一些有毒氣體,如果長時間發生風化更會導致粉塵進入大氣中或者河流中污染環境,因此煤矸石長期堆放在礦井邊并不具備安全性。針對這一問題,煤礦企業應該結合實際條件對煤矸石進行合理的循環利用。煤矸石結構內容主要是硅鎂氧化物、AI2O3和SiO2,所以利用煤矸石的首要途徑便是將其進行燒制,將其作為耐火材料的原材料,如具有耐腐蝕、耐磨及耐高溫等功能的碳化硅。另一渠道為在矸石山旁建立專門的制磚廠,然后用矸石粉代替原本的地表土進行制作。這樣一來,所制作出的成品不僅有著較高的強度,而且重量較輕,吸水性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燒制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二)有效利用礦井水。煤礦開采作業環節會排放大量廢水,此廢水即為礦井水,這不僅導致礦區周邊的環境污染,還導致礦區周圍嚴重缺水,也影響了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礦井水主要可以分為五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潔凈水、含懸浮物水、高礦化度水、酸性水、污染型水,與普通的地下水無明顯差異。然而因其接近地表及人為污染,需要根據其污染程度及礦井水特征進行凈化處理,經過凈化處理礦井水可以應用在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兩方面。其中工業用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只需要對礦井水進行簡單的凈化處理便可以使用,通過沉淀、過濾、消毒等方式來提高水質;但是生活用水必須要保證水質滿足實際生活需求,因此處理過程也更加煩瑣復雜。首先對其進行采樣分析,然后實施清污分流,設專用排水管路排至地面使用。(三)塌陷區土地資源復墾。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許多小煤礦被關停,開采礦產資源所導致的土地塌陷得到了很大的修復。對于我國的土地資源來說,采煤區塌陷土地是重要的后備資源,做好這些資源的開發、復墾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可以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地矛盾??梢越Y合當地的實際條件建立魚塘,打造全新的生態養殖鏈條;對于一些塌陷面積不大且無水的區域,可以進行復墾種田;對于塌陷裂隙的山地坡面區域,可以進行植樹造林。通過這樣的應用和調整,全面打造集工、農、牧、副、養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結構,綜合利用養殖、種植及種養結合的模式來構建生態高效的新型農業體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當地農業生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周圍的生態環境,最大限度地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三、礦產資源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要想提高煤礦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全面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觀念,將利用礦產資源的重點放在回收利用再生資源、提高綜合利用率及回采率等層面上,從根本上促進礦產資源的循環利用。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如下:1.構建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審計機制。相關部門及企業應積極學習國外的綜合利用及開發的實踐、政策,結合我國煤礦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現有水平研究制定針對我國的評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指標體系,以此來從政策、經濟等層面對礦產資源利用和激勵機制等進行完善。2.創新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體系。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強化其開采力度,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組織體系,積極儲備和培育、引進先進人才及技術,注重先進設備及工藝的引進和利用。3.適當進行區域性的回采工作。盡可能提高煤礦的回采率,堅決不允許出現采富棄貧現象。4.強化綜合開發共伴生礦的利用水平,切實提高其回收率。5.注重廢氣、廢水、廢渣的提純處理,增強尾礦回收利用率并加大其回收力度。6.循環利用生產作業環節形成的廢舊物資。7.盡可能盤活存量資源,積極回收利用低品位礦產資源。

四、區域煤礦循環經濟中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

(一)經濟效益。有效而科學地解決和處理了煤矸石堆放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煤矸石的就地轉化。礦井周邊制磚廠的建造以及耐火材料的生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當地的經濟增長。此外礦井水的凈化循環使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地下水資源,在改善水體污染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二)環境效益。利用礦井水凈化手段實現了礦井水的再利用,避免了其直接排入河流帶來的污染問題,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矸石的利用解決了占地問題,從根本上實現了變廢為寶,變有害為有利,改善了地區環境質量。(三)社會效益。避免了空氣污染的出現;減少了水體污染的出現;縮小了耕地占用面積;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五、礦產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有益啟示及探索

(一)循環經濟具體展現了科學發展觀。新時期、新環境、新經濟,誕生了新的科學發展觀,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念,其根本目的是實現企業同社會、同資源、同環境等的協調發展,企業發展同政府支持緊密相連,所以要積極制定企業、政府共建的新措施,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實現和諧發展。(二)循環經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實現煤炭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采取多元化的發展思路,拓展其產業鏈,形成產業融合的經營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煤炭企業的資源,拓展其廢棄物利用渠道,并利用其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各產業間形成互為市場、相互支撐的態勢,從整體上降低其生產成本。

六、結語

近幾年煤礦產業在深入發展環保循環性經濟,以實現生產作業區生態環境與資源利用、經濟效益等的協調性。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與發展,迎來了嶄新的經濟發展局勢,對此,煤礦企業和相關政府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全面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這樣才能在保證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改善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少偉,孟偉峰.充分利用礦產資源發展煤礦循環經濟[J].現代商貿工業,2010(02):19-20.

[2]程偉,韓可琦.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發展循環經濟[R].全國礦業系統工程學術會議.徐州,2008.

[3]齊亞彬,賀冰清,王永生.在我國資源領域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方式及行動措施[J].資源科學,2005,27(04):336-337.

[4]劉玲玲.探究煤礦礦區循環經濟模式及其建設方法[J].煤炭技術,2013,32(05):236-238.

作者:李民政 單位:中國平煤神馬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