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發展及稅收政策選擇

時間:2022-01-28 10:27:30

導語:循環經濟發展及稅收政策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環經濟發展及稅收政策選擇

摘要:循環經濟是一種集合了多種要素的經濟發展體系,其作為一種典型的經濟形態,能夠滿足自然資源循環利用的實際需求,也能夠滿足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經濟發展需求。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加,對于環保問題的重視力度進一步增加,在環境污染以及自然資源短缺的社會背景下,我國還需要就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有明確的了解,并要求政府部門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協調統籌作用,通過相應的稅收政策,為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而讓循環經濟發展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出來,對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本文主要就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選擇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循環經濟發展;財政;稅收政策

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重要中心為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的經濟發展系統。其能夠實現各種分配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還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態保護效果。因此在我國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視力度,這也就需要我國政府部門能夠積極應用相應的財務稅收政策進行調整,在節約資源這一目標下開展經濟發展工作,借此促進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從而滿足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一、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的稅收理論

在馬歇爾提出的外部效應論中,外部性指的是經濟活動中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或者活動影響到了其他的經濟主體,也沒有承擔相應的成本費用或者收益保守。在負面的外部性存在時,市場機制的作用效率還存在有效率過于低下的問題,導致了廠商生產的產品價值也會低于社會為此而耗費的成本。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還需要通過適當的稅收政策,將環境污染成本進行外部成本的內部化,也就是將外部成本轉移到生產的產品本身價值上,導致產品成本以及稅收成本的進一步增加。這就要求一些污染企業通過消減產量的方式降低生產總成本,借此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通過對稅收政策進行調整的方式,能夠讓微觀經濟主體自覺規范自身的經濟行為,對于資源循環利用效率的提升也有著積極意義。就國內外經濟發展歷程進行分析,稅收政策的完善程度對環境資源的保護以及濫用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通過選用一些對環境保護有利的稅收政策,可以促進經濟主體在經濟發展中自覺規避環境污染問題以及資源浪費問題,減少對于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情況發生,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稅制應用問題概述

1.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過于松散

近年來我國循環經濟模式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多是分散在一些稅種之中,也沒有形成統一的體制。在該稅收政策中,各稅種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也就弱化了稅收在環保節能方面的作用。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行,在我國現行稅制內也包含有一些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措施,但是大部分措施均是采用直接稅收減免的方式,稅收優惠政策過于單一,也就難以滿足循環經濟發展時的政策優惠需求。自我國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之后,企業所得稅制度對于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定變得更加全面,稅收優惠政策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加。但是因為循環經濟多是與一些技術密集以及資金密集型生產方式相關,企業所得稅制度對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以及無形資產的管理力度非常嚴格,很多中小企業也就難以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這也就直接影響到循環經濟的發展水平。

2.針對性不足

在我國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應用到的稅收優惠政策還存在有針對性不足的問題,目前對于節能以及環保科技進步與創新,稅收優惠政策不足,對于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效果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在現行所得稅中,針對利用“三廢”進行生產的企業有著減免稅的規定優惠期限為5年與1年,也就難以滿足循環經濟發展企業的實際運行需求。因為循環利用企業在正式投產經營到形成了一定生產規模時,一般需要多年的經營之后才能夠獲取到利益,也就需要對現有環保方面的優惠政策進行適當調整,提升稅收政策的針對性與靈活性,借此滿足循環經濟的實際發展需求。

3.稅收對能源價格調控的杠桿作用不明顯

隨著我國增值稅政策的推行,我國對于能源產品普遍征收的是增值稅。因為增值稅自身為中性稅種,也就難以對企業生產節約資源以及資源循環利用效果起到良好的約束效果。在增值稅轉型改革全面推行之后,對于鼓勵企業購置清潔生產設備的投資力度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現行的增值稅政策應用過程中,對于廢舊物資的再循環利用重視力度不足。因為循環利用資源的企業原材料成本比較低,增值部分占據的比重比較高,導致循環利用資源企業較之于一般企業甚至還要承擔更大的稅收負擔。在這一低稅率以及低售價的稅收模式中,也不利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4.節能減排的主體稅收資源稅急需完善

在我國資源稅費改革工作開展之后,對于能源類資源稅也由傳統的從量計征轉變為從價計征。但是現行資源稅收征收范圍以及力度不足,在資源稅制中存在有征收范圍過于狹窄以及計稅依據不足的問題。在這一稅收模式之中,自然資源還會遭受到比較嚴重的掠奪性開采,從而導致大量資源積壓以及浪費等問題發生。此外在應稅資源的市場流通過程中,其流通價格還無法反映出資源的內在價值,也就導致了資源過度使用等多種問題發生。

三、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稅收選擇策略

1.通過促進生態保護進行稅收政策的制定

(1)通過實行稅收政策、擴大消費稅的區域。我國早前所制定的消費稅政策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對于石油制品領域的稅收范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大,針對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到的一次性木筷、小汽車稅率等消費稅征收結構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并且彰顯出了節約資源以及保護環境的核心。針對部分在生活中無法開展回收利用的材料以及難以降解的物質,比如電池以及一些會破壞臭氧層的產品還需要加入到課征范圍內進行消費稅收。此外還需要進行城市維護建設稅相關的調整工作,從而為城市各項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充足的財政資源。(2)增加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型稅收。首先我國需要在一些污染產品上征稅,針對部分可以進行替換的污染型產品,其在需求方面的價格相對比較低。因此,企業可以應用污染性產品其生產成本差以及無污染性產品進行稅收策略的合理制定。通過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讓污染型產品的價格進一步增高,這樣可以通過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方式,應用價格提升等方式,有效降低污染性產品的消費以及生產水平,降低企業生產過程中對于污染型產品的依賴性。此外還需要進行二氧化碳稅的征收,因為二氧化碳排放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通過二氧化碳稅的征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對于化工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對于二氧化碳過多排放問題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在對二氧化碳征稅過程中,征稅金額可以在結合原料發熱量以及含碳量基礎上計劃征稅。在進行城市垃圾的稅收征收過程中,要針對企業工業垃圾以及城市生產垃圾的排放量進行征稅處理。在結合具體垃圾類型基礎上進行處理方式的合理選擇,在此基礎上來進行稅收金額的合理選擇。該過程中可以將垃圾排放中的個體經營以及單位內經營者指定為具體的納稅人,為后續各項稅收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在部分工礦類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中還包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對于周邊生態環境也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在進行不同稅項目以及金額差異的制定過程中,還需要將垃圾排放量作為重要的稅收標準,在此基礎上實行稅收的課征。

2.構建規范性的稅收機制

(1)進行稅收優惠核心的明確。在進行規范性稅收機制的制定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稅收優惠核心的明確,其能夠通過社會科技進步,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而稅收優惠核心的明確也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政策環境,促進新型清潔能源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完善環境的改善與污染預防體系,為創新與科技進步提供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對稅收方式進行規范,通過進行免稅或者降低稅收等方式,幫助企業實現各種資源的循環利用。針對部分環保技術以及高新技術的企業,也可以通過投資抵免以及稅前列支等方式,為環保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部分環保企業還可以通過加速折舊方式進行所得稅的減免處理,還可以通過購買污水處理裝置或者安置固體污染物等環保器材方式,進行稅務的抵扣處理。通過這一規范化的稅收方式,激勵企業們進行環保器材的購買與利用力度。通過將稅收限制以及稅收優惠進行融合的方式,按照相關規范化要求,對于部分排污量過高的企業進行稅率的提升。針對部分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取消當地的稅收優惠,這樣能夠讓企業通過制定的可持續發展標準,讓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還能夠加快企業對于環保型技術的改革創新力度,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2)可行性原則的采用。在進行優惠政策的選用過程中,如果稅收政策可行性不足,還會導致稅收政策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對于社會成本以及經濟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稅收政策的合理定制,并且要將稅收政策的可行性提升作為重要內容。在進行稅收政策的設置過程中,需要在結合我國經濟現狀以及基本國情基礎上,就稅收政策執行所造成的整體影響進行綜合性考慮。此外還需要在結合我國政府部門現有政策執行力基礎上,進行稅收政策的合理制定,讓以后政策執行中的執行質量以及執行效率進一步提升。最后還需要對我國的財政承受能力進行綜合性考慮,減少財政大幅度差異所造成的社會發展問題發生,促進我國循環經濟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構建完善的稅收政策進行協調

(1)在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下,需要在結合可持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標準基礎上,進行稅率的合理調節,確保其能夠滿足價格政策的標準要求。針對稅負結構需要進行流轉稅以及資源稅的重新調整與優化,確保價格以及稅負能夠始終處于同一平行線上面。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供求關系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對于環境資源的合理分配奠定良好基礎。此外還需要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及企業財務發展過程中的成本核算體制能夠納入到資源以及環境稅收體系之中,構建良好的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節約等價稅調節體系,來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針對部分壟斷型的企業,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強對稅收調控的重視力度,通過科學調節方式,將稅負保持在一個平衡線上面,借此對價格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起到良好的填補效果,保障稅價政策能夠滿足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需求。(2)在可持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這一前提下,與產業政策進行合理匹配,借此進行經濟技術基準的穩定。因此,我國政府部門還需要全面配合實施應對策略,并加強對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對于一些有著良好節能效果的產業與行業,需要適當降低其稅負水平,最大限度地支撐該企業的快速發展。此外,針對一些有著限制政策的產品或者產業,則需要適量地提升稅負水平。我國政府部門也需要進行現有稅收優惠政策方向的明確,確保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方向能夠與產品的發展核心保持一致性,進行減免稅的嚴格控制,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著積極意義。

4.進行外貿政策的結合

在循環經濟模式下開展稅收政策時,還可以積極應用關稅政策,制定關于稅收國際的協調政策。這些稅收優惠政策的推行,不僅能夠對我國資源與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效果,還能夠加深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提高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低效率資源產品的出口稅率,降低木制品以及天然氣等產品的進口關稅,能夠促進我國石油以及天然氣等化工能源的進口數量進一步提升,從而滿足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能源需求。此外我國財政部門還需要進行油征稅的適當增加,因為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其能源補給還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并且會導致經濟發展矛盾進一步增大。針對這一情形,我國財政部門也可以利用價格杠桿的方式,對國內能源石油的使用情況進行宏觀調控。就歐盟等的長久經驗進行分析,其通過增添燃油稅的方式也可以獲得良好的節油效果。因此我國還可以借鑒這些國家的以往經驗,通過增添我國對成品油征收消費稅的方式,對我國發展中的能源匱缺問題起到良好的處理效果。政府部門還可以加強對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的稅收政策扶持力度,新能源可以替代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與現有能源,因此國家可以鼓勵企業進行新能源以及生物能源的開發力度,減少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于石油以及煤炭的需求,這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通過減免再生資源或者新能源項目進口稅收等方式,來替代傳統計稅工資進行扣除的政策,不僅能夠滿足企業的長遠發展需求,還能夠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稅收支撐。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國需要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視力度,給予政府、稅收以及資金等多個方面的支持力度,這樣能夠對社會經濟發展結構起到良好的優化效果,對于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效果。同時,我國財政部門還需要在循環經濟理念下,進行稅收政策的優化選擇,這樣才能夠讓我國財政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對于我國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慶豐,羅楓,周顯武.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與產業政策和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20,13(1):13-16.

[2]李海斌,趙旋.發展循環經濟政策與法律體系的相關問題探討[J].新商務周刊,2020(1):8.

[3]杜崇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探研[J].中國商論,2019(7):65-66.

[4]黃秀麗,豐瓊英.北部灣經濟區發展低碳經濟的稅收優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15):37-39.

[5]徐賀飛,趙軍芳.稅收政策對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10):106-107.

[6]商智勇,王少華,張勝志,等.財政稅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0(19):98-99.

[7]歐陽明慧.探析財政稅收對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J].消費導刊,2020(12):232-233.

[8]許軻名.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我國綠色稅收問題探究[J].財會通訊,2019(35):117-120.

作者:史姝 單位:菏澤市成武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