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9 01:12:00
導語: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經濟形勢宏觀調控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增加,根據形勢發展變化,中央及時把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近期又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一系列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些措施,對我國迅速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至關重要。
2008年我國經濟經受了許多國際國內不利因素的沖擊,但通過有效的宏觀調控,基本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我國經濟面臨著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宏觀調控將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作為基本取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加大對企業技術進步、創業創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以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2008年中國經濟發展回顧
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增加,根據形勢發展變化,中央及時把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近期又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一系列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和外需明顯收縮使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證券市場股指調整幅度過大和成交低迷,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不到位,煤電油氣運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資本跨境流動使我國貨幣流動性過剩壓力不減,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又十分緊張;制約農民持續增收的不利因素較多,服務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在周期性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因此,要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防止經濟下滑,但不能影響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抑制物價上漲的政策措施成果顯著
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迅速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向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釀成了一場歷史罕見、沖擊力極強、波及范圍很廣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始終將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2008年宏觀調控主要目標之一,采取綜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貨膨脹。對三農的政策力度加強,糧食增產增收,肉禽蛋等生產穩定發展,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的扭轉成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
(三)改變宏觀調控方向,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在國內外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持續減速,經營困難的企業和行業不斷增多。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將“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的政策取向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新目標,及時出臺了多項微調措施,促進去年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現積極變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更加強勁,6~12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9%,增幅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增幅同比加快1.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增長,在出口退稅率提高和匯率上升放緩等多項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當月貿易順差同比增長3.8%和14.9%,總需求的積極變化有利于穩定經濟走勢。
二、2009年經濟增長展望
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對我國形成較大的周期性調整壓力,我國企業還面臨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和節能減排等政策性導向所形成的結構性調整壓力,2009年國內外經濟環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經濟前景值得樂觀,特別是從長期來看,保持8%以上的增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008年支撐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所以要繼續擴大內需,“有效擴大內需必須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滿足人本身的多方面需要,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也要處理好社會各方面的協調發展?!苯衲?,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宏觀調控必須采取靈活有效的應對之策?!靶屡d市場國家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持續推動因素。2009年,發達經濟實體基本不能對全球經濟的增長做出任何貢獻,全球經濟的增長,幾乎全部來自于新興市場國家的貢獻?!彼?,我國經濟發展前景值得看好。
宏觀調控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首要政策目標。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并根據實際運行變化,圍繞“保增長、促轉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發行長期建設國債2000億元、四萬億投資計劃等,這些政策實施好了,預計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以上。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速小幅回落到3%左右。第二產業受出口和投資減速影響較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15%減速為13.5%,第二產業增速也由2008年的11.1%減速為10.2%。受金融、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服務業減速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增速比2008年低0.5個百分點。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08年的27%驟然下降到10%左右,多數制造業投資降溫。雖然有積極財政政策和災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仍然回落7.5個百分點,預計名義增長率達到1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幅預計達到16%左右,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世界貿易增長放緩使我國進出口同時減速,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將分別增長14.5%和19.5%,增幅同比下降6.5個和7.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約2369億美元,同比減少9%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預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左右。
因此,考慮了國內外許多的因素,使國內宏觀調控明確“保增長、促轉型”的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作出重大調整,給社會強烈的政策預期引導,防止了經濟連續下滑,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提供較為寬松的經濟環境。所以說,2009年我國經濟形勢仍然比較嚴峻,但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有信心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率先突圍,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元竹.尋找經濟問題的社會解決方案[J].開放導報,2009,(1).
[2].在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新華月報,2009.1.
[3]余永定.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J].國際經濟評論,2009,(1-2).轉貼于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上一篇:區就業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見
- 下一篇:發改委特困職工扶貧幫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