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8 03:21:00

導語: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分析論文

第一,應當更多地關注公眾對經濟的信心。筆者認為,用“來得不是時候”概括汶川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比較恰當。因為,地震發生之時,正是我國經濟面臨國際國內經濟矛盾嚴峻考驗的關鍵時刻,農副產品價格快速上漲、能源緊張、冰雪災害、次貸危機、美元升值等。盡管我們已經有了今年是“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的充分思想準備,但是,發生如此嚴重的地震災害,還是始料未及的。因此,對目前的中國經濟來說,已經不是地震對經濟會產生多大的直接影響,而是公眾對經濟的信心如何。忽視這一問題,就會陷入盲目的樂觀之中。

第二,應當看地震會不會惡化現有的經濟矛盾。如果就地震論地震,從地震發生的地區來看,可能對經濟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就不難發現,地震可能會激化目前我國經濟生活中已經存在的一些矛盾。首當其沖的當是農副產品價格,二是會大大加重運輸壓力,三是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某些資源的供應緊張,四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能源的緊張。毫無疑問,在能源供應上,必須優先保證災后重建工作,在能源供應本就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可能對其他地區的經濟產生影響。

第三,應當看會不會對其他產業、行業的發展產生間接影響。中央財政今年一下子拿出了700個億用于災后重建,今后幾年還要繼續投入相等資金,經濟發達地區通過對口支援的方式支持災區重建等等,這些資金哪兒來?除了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擠出一塊來之外,必然要從其他產業、行業的發展資金中擠出一些,這對其他行業、產業來說,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第四,應當看會不會激化勞動力需求矛盾。近年來,勞動力供應緊張的矛盾正在暴露并日益激化。這次的汶川地震,可以說是對勞動力的一次挫傷。雖然這些地區很多在外務工的人避免了一場災難,但是,很多在外務工者的親人在地震中遇難,對他們來說,遭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不僅如此,其他地區還必須派遣一定的技術力量、勞動力參加災區的重建工作,這勢必帶來一些地區勞動力的進一步緊張,影響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從這一方面來看,地震對經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