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銀行監管提高管理水平論文
時間:2022-10-16 04:30:00
導語:加強對銀行監管提高管理水平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多角度的切入,我國的金融業正經歷著從傳統金融向現代金融的裂變。實質經濟與虛擬經濟、傳統金融與虛擬金融等根本改變了金融與社會經濟、金融波動與危機傳導的相互關系,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也更加多樣化、復雜化。
但是銀行監管手段單一、方式落后的問題也日益凸現,成為制約我國有效銀行監管的瓶頸。筆者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除繼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行審慎的會計制度、充分的信息披露與透明度等法律框架,加強現場、非現場監管外,還有以下問題值得關注:
建立我國銀行風險評估預警機制。通過風險監管評估,建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指標體系,識別存在問題或可能形成問題的銀行機構和風險領域,最佳配置監管資源。目前我國的銀行評級制度主要表現為“百分評級法”,缺乏對風險性、財務狀況、穩健經營等細化指標,主觀性、隨意性較大。西方發達國家在風險監管評估和預警系統方面有比較成熟的經驗,主要包括監管評級體系、財務比率和分析、統計模型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我國應盡快建立適合國情的銀行評級體系,主要考察資本質量、資本充足率、風險控制等,細化評級指標,增強等級設置的科學性,提高我國的風險管理水平。公務員之家
穩步推進市場準入的市場化。市場準入是金融監管的重要手段,受計劃經濟模式影響,我國的金融監管還存在重審批、輕管理的現象。2002年,為了兌現承諾,與國際慣例接軌,人民銀行相繼調整了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制度,簡化了中資商業銀行審批手續,對外資銀行則更加強調依法審慎監管,降低了非審慎性的行政審批色彩,提高了準入工作效率,增強了透明度。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深入,進一步實行準入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并應注意解決以下主要問題:一是既要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逐步放開金融市場,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不斷調整市場準入管理,縮小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的差距,做到依法審慎監管,又要防止超國民待遇的現象(如業務準入);二是努力構建一個全國性大銀行、地區性中型銀行和社區性小銀行、中外資銀行并存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銀行體系,解決金融體系的結構缺陷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允許民營銀行進入市場,保障金融體系的穩定;三是努力開拓多種渠道,對中資商業銀行進行股本結構調整,健全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的相應法規,不斷推動商業銀行改革,提高國際競爭力。
建設金融監管信息電子化網絡系統。建立集信息采集、加工、傳輸為一體、能夠進行量化分析的計算機系統,涵蓋現場、非現場檢查和分析等過程,運用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及時掌握各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及運行情況,改善目前信息不對稱、監管手段落后的狀況,實現標準化、電子化的金融監管,同時應建立相應的法規制度,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安全性。這是提高監管效率、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手段。
整合監管力量,培養金融專業人才。金融組織體系還存在一定制度缺陷,監管機構存在相互制肘的現象,因此應盡快進行機構和職能調整,對監管隊伍進行整合,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充分發揮現有監管人員的作用。推行金融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盡快頒布相關管理辦法,加快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懂金融、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化、復合型人才。
- 上一篇:央行對基層金融市場監督研究論文
- 下一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新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