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際金融中心條件與作用

時間:2022-03-29 10:07:00

導語:論國際金融中心條件與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國際金融中心條件與作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伴隨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與強化,國際金融的發展趨勢對經濟的支持作用日益加強。從長遠看,新世紀中期國際金融的發展將會繼續加快速度,并以新的發展模式推進世界經濟的更快發展;國際金融中心也將繼續以經濟為依托的發展方向,突出以新經濟、高科技和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國際金融中心繼續會以全球化作為基礎,強化以全球化、跨國集團和產業優化為目標的發展格局;國際金融將繼續以高科技的發展理念,加快以網絡化、科技化和效益化為取向的發展趨勢。但是同時,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將進一步加大國際金融的風險預期,國際金融壓力乃至危機的沖擊力度和打擊程度將不斷加深。因此,伴隨經濟金融的快速發展進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力,不僅將直接影響經濟快速發展的良性循環,而且在信心心理上也具有重要支持意義。美國經濟的發展,既有經濟金融規模的效應,也離不開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美元貶值或升值的影響,已經顯示紐約國際金融中心對全球匯市和股市以及整個金融市場價格、政策的主導,由此產生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也愈加重視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戰略與規劃。我國作為發展中的國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規劃與發展,同樣也引起國內外的關注與重視。

國際金融中心的環境與條件

當今世界經濟金融的發展愈加顯示實力與規模的效益,特別是伴隨金融核心作用的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作用與日俱增。在美歐貨幣競爭中,美國依仗規模龐大的各地市場與網絡,借助美元的優勢與作用,占據了國際金融競爭的優勢與主動,其中國際金融中心——紐約(華爾街)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和主導性,是其最為重要的支持;其不僅引領了全球金融市場,也影響著世界金融交易、結算、儲備等金融和資源產品的走勢與趨勢。因此,一個國家和區域的強大,必不可少需要國際金融中心的扶持與推進。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模式以及理念的變化,國際金融中心內涵、作用與影響也出現變化與調整。從傳統角度看,國際金融中心主要從事各種國際金融業務活動的場所,其中涉及到長短期資金借貸、有價證券交易、黃金、石油、外匯等交易買賣,從而形成各具特色功能的不同市場組合型的國際金融中心。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有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士、東京、盧森堡、新加坡、香港等。而從現代經濟和新經濟的角度看,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從經營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發展成推動新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領域,尤其是伴隨國際資本流動速度與規模的加快,資本流動對經濟乃至相關領域的主導或影響逐漸上升,國際金融中心作為資本流動的重要集結地、調配地,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與地位更為醒目,對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影響力逐漸上升,甚至主導和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與調整。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金融領域伴隨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效益與規模,國際金融發展趨勢愈加引起關注,直接對經濟信心和心理具有重要影響和干擾,金融信譽與信用影響愈加突出。當今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加大,經濟發展趨勢利好中的調整性、結構性和周期性因素,使得金融信譽信用面臨風險與挑戰。尤其是伴隨發達國家經濟自然周期性和結構周期的調整,美國經濟面臨的轉折與風險依然明顯,經濟波動與不確定性依然突出,并將可能對世界經濟格局和前景具有重要影響。這直接影響國際金融中心壓力與風險上升,美國重要金融產品和資源產品市場在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使得各地國際金融中心的波動受到牽連,既給予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發展的契機,有助于提高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用以及影響,同時也給予國際金融中心巨大挑戰。尤其是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國際環境中不確定的經濟、金融、貿易、政治、軍事以及國際關系可變數較多,且較為突出,世界經濟格局和國際金融趨勢面臨改革與調整,國際關系與區域合作聯盟面臨更新與發展,區域經濟金融和貿易的發展將對國際金融中心起到推進和促進作用,整個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甚至發生本質的變化。

作為一個重要或有影響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具備一些必要的條件與環境,其中包括政局相對穩定、沒有外匯管制或管制比較松動、貨幣信用制度比較發達、金融機構比較集中且有一定規模和效率、交通和通訊便捷快速方便等等,都是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具備的依托。從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史與現狀看,其不僅有利于本國、本地區經濟、金融、貿易的快速發展,更為資本流動和投資融資提供了充裕的市場與空間,成為國家或地區經濟、金融發展的動力與推力。但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也使國際金融中心的風險逐漸擴大,金融泡沫,乃至金融危機的潛在規避與防范,也已經是當前各國和各地區關注與應對的重點。

我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與發展已經在穩步推進,成效與影響逐漸擴大,中外金融機構、產品和市場云集上海,已經促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規模和比重的提升和擴大,使上海金融業對GDP的貢獻已經達到10.1%,上海金融交易比重已經占到全國的50%以上,而初具形態與規模的股票、黃金、債券、基金、外匯保險等重要的金融市場也在上海落地結果,不僅推進上海經濟發展的持續穩定增長,并有利于我國整體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我國金融改革開放的擴大。目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和內容已經在上海和全國從吸引金融機構集聚,拓展金融市場功能、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加強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快金融信息化現代化建設、規范發展上市公司、深化金融對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促進作用、加強地方政府的金融服務、實施金融人才戰略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卓有實效的進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效率化、市場化、規?;蛣撔禄男旅婷舱宫F在世界面前,并逐漸顯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規模、地位與作用。

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與進程

借助地理位置與時差的優勢,亞洲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在亞洲地區相繼建立了多個國際性或地區性的國際金融中心;其中,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繼東京之后亞洲兩個非常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并且在國際上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亞洲后起的金融中心,與兩地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歷史有著直接的聯系。它們的共同之處為:(1)香港與新加坡一直是全球重要的自由貿易港口;(2)香港與新加坡都曾經受到英國殖民者的統治,因而金融業發展具有相當長的歷史。而1965年新加坡宣布獨立后,政府根據自身所具有的國際貿易港的有利條件,即將新加坡建設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作為既定國策。1968年,新加坡政府與一些外資銀行達成協議,創立“亞洲貨幣單位”(ACU),即“亞洲美元”;此舉不僅形成了亞洲美元市場,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新加坡未來發展成為地區性的國際金融中心創造了先決條件。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香港與新加坡的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形成了多種專業性市場,主要有: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利率市場、黃金市場、亞洲美元市場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從而為本國乃至亞洲地區經濟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以新加坡為例,其外匯市場的日成交金額目前達到1000多億美元,股票市場的總市值達近5000億新元,亞洲美元市場的資產負債總額達到5000億美元。由于新加坡是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以及低稅地,因此不宜實行嚴格的金融管制以配合經濟貿易的交往與發展。目前,新加坡共有本資銀行6家,而外資銀行卻有116家,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境內銀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為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三大措施,從而不僅維持金融對外開放的局面、同時還有限度地保護了本國銀行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合理地位與利益。(1)實行銀行執照分類制度。按照目前新加坡的金融法規的有關規定,新加坡的銀行執照劃分為三種類別:①全面銀行執照,②批發銀行執照,③岸外銀行執照。對于本國的6家本資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基于其實力與數量與外資銀行相比均處于劣勢的考慮,全部給予全面銀行執照,而對于外資銀行則根據其實力與信譽等因素給予不同的待遇。2002年在新加坡的116家外資銀行中,22家獲得全面銀行執照,19家獲得批發銀行執照,75家獲得岸外銀行執照。(2)實行內部政策掌握制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給予本外資銀行以不同待遇的同時,還采取內部政策掌握向本資銀行傾斜的做法,從而區別對待本外資銀行;其主要做法包括:①對于外資銀行設立業務網點的限制,②對于外資銀行自動柜員機聯網操作的限制。(3)確立本資銀行為銀行業主導的監管宗旨。盡管新加坡目前仍在進行金融業的改革,但是金融管理局明確表示,確保本資銀行在市場開放后繼續占有主要市場份額,是國內金融市場開放的前提。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規劃與發展

我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正處于市場經濟創新發展的新階段,新經濟理念和環境的推進,將使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步伐和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與新加坡和我國香港相比較,其依然缺少積累經驗與歷史沿革的發展局限,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必然具有不完善和欠缺之處;而作為新興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規模和實力效應,以及新經濟環境條件下的新理念,創新機制,將進一步展現新時期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形象,必將最終超越我國香港和新加坡的規模效應和發展速度,以亞洲新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展現自己;并以我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共同為我國的經濟金融發展提供更良好和廣闊的支持;同時也將與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一并為亞洲地區的經濟繁榮和金融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經濟金融處于積累與發展階段,金融改革與發展以及與國際接軌加快的效益,必將使中國的金融效益與國際影響進一步明顯顯現;其中最為重要的轉變將在于金融改革開放的效應與結果,人民幣信譽和信用的提升,伴隨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自由化、資本項目開放進程的推進,以及金融全面對外開放,必將進一步加速中國金融國際化的最終轉變,提高其在世界金融格局之中的地位、作用與影響。未來中國將能夠實現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從而使人民幣真正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貨幣,并將在引導亞洲區域貨幣金融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中國將成為發展中國家重要的金融大國與強國,從而使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導作用以及影響力都將大大提升,進而發展成為世界的重要一極,并成為國際金融的重要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