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貸風險成因
時間:2022-04-02 10:17:00
導語:論信貸風險成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農村信用社長期積聚的金融風險逐步地暴露,而由低質量貸款占比居高不下形成的信貸風險尤為突出,其已嚴重地束縛了農信社的改革與發展。如何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已成為目前各級信合管理部門和農信社工作的重心。
一、信貸風險成因分析
1、管理體制不順導致信貸管理上的疏漏。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由人行委托農行管理,而農行由于受管理力量的局限,在某種程度上疏于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致使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規范,把關不嚴格,造成不少低質量貸款。此外,行社脫鉤前夕,農行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把大量不良信貸資產轉移給農村信用社,使農村信用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農業生產的風險性大。農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務對象為“三農”,而農業生產易受自然災害影響,每一次大的自然災害都造成大批借款戶因農業生產遭受破壞而難以按期歸還貸款,由此造成大量的信貸資金沉淀。
3、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占用大量信貸資金。一方面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緩慢,產銷嚴重脫節,產品大量積壓,經濟效益每況逾下,造成大量信貸資金被不合理占用,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盲目投資,且規模大,效益低,又缺乏相應的長期配套資金,造成信貸資金被長期占用。
4、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嚴。目前農村信用社信貸資產的管理尚處于粗放經營的管理層次,缺乏一套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貸款決策、約束機制。且信貸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信貸業務快速發展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只注重貸款的調查和審查,疏忽貸后跟蹤檢查。
5、信貸人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1997年人行直接監管農村信用社以前,由于信貸管理上的疏漏,加上部分信貸人員政治、業務素質良莠不齊,因而超權、跨鄉、人情等違章違紀貸款時有發生,致使貸款難以收回。
6、行政干預依然存在。一些地方黨政領導由于缺乏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加之為了在任期內政績顯著,大搞短期行為,盲目地搞一些市場風險大的發展項目和超過承受能力的基本建設,而強令信用社發放貸款,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那種“政府點菜、銀行買單”的現象。
7、不良貸款清收乏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信用社存款總額逐年增長,貸款規模不斷擴大,而部分信貸員風險意識淡薄,存在著只收取貸款利息,本金不收也可的思想,不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清收老欠貸款。更為嚴重的是有的信用社為完成收息任務,采取紙上作業的方式,以貸收息,致使借款戶借款余額逐年累增,潛在風險逐年加大。
二、防化信貸風險的策略
1、抓緊組建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組織。為切實加強信貸管理,有效地防化風險,保證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大業順利進行,當務之急是組建起農村信用社的行業管理組織,以起到穩定隊伍、加強管理、抵制干預等作用。
2、建立農業保險制度。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在農業比重較大的縣建立農村保險合作社主要經營種養業保險。在發展農村合作保險的基礎上,創造條件成立國家和地方保險公司,主要為農村保險合作社辦理分保和再保險業務。農戶在申請貸款時,必須提供種養業保險單證,這樣,在借款人遭受自然災害損失時,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損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
3、嚴格貸款擔保手續。為避免信貸資金被長期不合理占用,農村信用社對新發放的貸款要全面推行保證、抵押、質押貸款,盡可能減少發放信用貸款,對原有的不良貸款,要逐步補辦擔保手續。在方式上,應優先采用抵(質)押方式,對保證貸款要嚴格審查保證人的資信狀況,防止因保證人多頭擔保或無力擔保等造成“擔”而不“?!钡默F象。
4、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從1996年行社脫鉤開始,各地農村信用聯社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從制度上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但各地農村信用聯社的內部管理仍存在不少漏洞,需要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督管理,農村信用聯社要根據《貸款通則》制定《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實施細則》、《農村信用社信貸員業績考核辦法》、《農村信用社信貸違章處罰規定》、《農村信用社風險防范管理方法》等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5、規范信貸操作規程。一是貸前搞好對貸款戶的科學評估,信貸人員要深入貸款戶,取得與貸款有關的詳實資料,科學評估、預測貸款風險度,為決策者提供準確真實的調查材料;二是貸時嚴格按規定程序和審批權限辦事,嚴格執行審貸分離、分級審批制度;三是實行貸后跟蹤檢查,建立貸款檢查登記簿,記錄貸款使用、運轉情況,一旦貸款出現風險,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6、大力清收不良貸款。農村信用社要堅決執行貸款誰發放、誰收回的制度,聯社要在劃分責任的基礎上全面落實清收不良貸款的任務,并與職工個人勞動報酬掛鉤,要實行信貸責任追究制度。在清收過程中,要針對不良貸款的風險程度,制定不同的清收計劃,要采取崗位清收、責任清收、委托清收、依法清收等方式打好清收不良貸款攻堅戰。
7、提高信貸人員素質。農村信用聯社要加強對信貸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法律知識培訓,加強信貸人員政治思想和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實行持證上崗,經考核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員工,不得從事信貸工作,同時要對信貸崗位進行適當的輪換,要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以增強信貸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 上一篇:轉換債券定價模型研究
- 下一篇:資產證券SPV法律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