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論文

時間:2022-08-19 09:02:00

導語: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論文

2003年,我國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切實加強和改進金融宏觀調控,努力提高貨幣政策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有效調節貨幣供應,取得明顯效果。整體看,全年金融運行平穩,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穩定增長。

一、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加較多,貸款周轉速度加快

12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4%,全年貸款增加3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1萬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15.9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1%,增幅比上年末提高5.3個百分點,當年貸款增加2.7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9177億元。從貸款投向上看,短期貸款增加9496億元,比上年多增1741億元,其中,工業貸款增加2574億元,比上年少增138億元,農業貸款增加1531億元,比上年多增354億元,建筑業貸款增加249億元,比上年少增636億元,其他各類貸款增加5143億元,同比多增216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萬億元,比上年多增604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貸款增加6373億元,比上年多增3199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增加4784億元,比去年多增126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03億元,比去年多增1171億元。外匯貸款余額為130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26.7%,全年增加276億美元,比上年多增185億美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451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45.2%,全年增加142億美元,比上年多增100億美元;中長期貸款余額為465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24.6%,全年增加91億美元,比上年多增46億美元。從貸款增加的投向上看,農業貸款、基本建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票據融資增加較多。

貸款周轉速度加快。2003年銀行及信用社累計發放貸款17.1萬億元,比上年多發放4.9萬億元,增長40.4%,貸款周轉次數為1.03次,比上年加快0.14次;貸款周轉天數為354天,比上年加快60天。

二、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快速增長,銀行資金較為充裕

12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2%,全年增加3.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8351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0.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7%,增幅比上年加快了2.8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9399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為7.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8%,全年增加1.3萬億元,比上年多增301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0.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2%,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3399億元,其中定期儲蓄存款增加9675億元,比上年多增2243億元,活期儲蓄存款增加6957億元,比上年多增1156億元,在新增儲蓄存款中,定期儲蓄存款占58%,比上年末上升了2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強的穩定性。外匯各項存款余額為1487億美元,比上年末下降1.3%,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為51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儲蓄存款余額為855億美元,比上年末下降4.3%。

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

2003年,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均大幅提高。

1.中國工商銀行實現經營利潤621億元

2003年工商銀行實現經營利潤621億元(其中實現賬面利潤21億元,其余600億元用于提取撥備和消化包袱),比2002年增盈178億元、增長40%,資產經營利潤率、資本經營利潤率分別為1.24%、38.8%,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在效益大幅揚升的同時。該行的資產質量進一步優化,2003年不良資產余額凈下降698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下降433億元,下降了4.3個百分點,非信貸不良資產和財務包袱下降265億元。按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標準,2003年底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1.3%。

2003年工商銀行的收益結構優化更加明顯。全年總收入1655億元,同比增長121億元,凈收入1081億元,同比增長165億元。全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78.9億元,已占利差收入的10.8%。傳統的以利差收入為主的收益結構得到了初步改善。存貸款利差收入占凈收入的67%,債券投資收益和中間業務收入等占凈收入的33%。2003年工商銀行36個一級(直屬)分行中,有35家實現經營利潤盈利。

2003年工商銀行的各項業務取得了良好的發展,為經營效益大幅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年各項存款增加5098億元,比2002年多增330億元。各項貸款增加3911億元,增長13%。全部存貸比為72.6%,保持在合理區間之內。新增貸款中,短期貸款增加1175億元、中長期項目貸款增加1385億元。消費類貸款增加1060億元,主要增在了個人住房按揭、汽車消費貸款和國家助學貸款等方面。電子銀行業務實現交易額22.3萬億元,其中網上銀行交易額為19.4萬億元;截至2003年末工商銀行托管基金28只,托管資產金額達到了629.26億元。

2.中國銀行實現營業利潤570億元

2003年中國銀行實現撥備和消化歷史包袱前經營利潤570.35億元,比上年增加47.64億元,上升9.11%,資產收益率為1.27%。若剔除減持中銀香港股權而獲得投資收益因素,中國銀行集團實現營業利潤496.88億元,同比增加30.04億元。2003年,中銀集團的營業利潤幾乎全部用于提取準備金和消化非信貸資產損失,全年共提取呆賬準備金246.43億元,消化非信貸資產損失229.81億元,兩項合計476.24億元,比上年增加95億元。賬面利潤較上年有所下降,為24.5億元。

不良授信余額和不良授信比率雙下降,資產質量明顯改善。截至2003年末,按照五級分類口徑,中國銀行不良授信余額為3438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47億元;不良比率為15.92%,比上年末下降6.45個百分點。

3.中國建設銀行境內外業務實現撥備前利潤512.3億元

2003年,中國建設銀行在充分發揮傳統業務優勢并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金融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各項業務持續保持平穩增長,經營效益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結構調整的成效進一步顯現,結合實施股份制改革試點和注入資本金的政策支持,大量消化不良資產,資產質量大幅提高,不良資產率大幅下降。全行境內外業務實現撥備前利潤512.3億元,比上年增加129.7億元,增長33.9%;賬面稅前利潤4.5億元;共消化資產損失約884億元,比上年多消化583億元。

4.中國農業銀行經營利潤197.1億元

2003年,中國農業銀行存貸兩旺,結構優化,存款增加了5110億元;不良貸款實現“雙口徑,雙下降”目標,不良占比下降5.3個百分點;新業務發展迅速

,國際結算突破900億大關,同比增長55%;銀行卡消費額實現769億元,同比增長90.8%;經營效益顯著提高,經營利潤達到197.1億元,同比增效71.8億元。

四、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加快,貨幣環境較為寬松

2003年1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22.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6%,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8.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7%,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1.9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M0)余額為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3%,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4.2個百分點。全年投放現金2468億元,比上年多投放現金879億元。M2和M1的增長幅度均大大高于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幅度,貨幣環境較為寬松。

五、外匯儲備增加較多,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截至1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達4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0.8%,增長幅度比上年末提高了6.8個百分點,全年累計增加1168億美元,同比多增426億美元。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8.2767元人民幣,比上年末上升了6個基本點,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