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風險規避論文
時間:2022-01-06 10:38:00
導語:套期保值風險規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什么是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就是買進(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一段時間通過賣出(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套期保值有時也稱對沖交易。套期保值在英語中是Hedging,其源自Hedge,其意有在賭博中兩面下注之意。即是說,若在“正”和“反”兩面各下一注,結果會是一賠一賺,兩相抵消,從而保住了本。誠然,一個成熟的賭徒,不會這樣來做。然而,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人們卻往往不得不采用此種做法。
風險是普遍存在的。風險存在于自然界,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差異不在于有無風險,而在于風險的大小。生活于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力圖避險,以求提高生活的質量。各種各樣的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就在于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保護。但這些保險措施的存在,并沒有消除風險本身,也就說明了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大部分生產者、消費者、中間商人、原料的需要者等,都會面臨價格漲落的風險。他們通常都是大宗商品的買賣者,商品價格的任一幅度的波動,都可能導致巨大的虧損。這樣他們就會進入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具有兩個層次的價格避險效應。一是微觀效應,企業穩住了價格和生產經營成本;二是宏觀效應,在企業拉平價格和生產經營成本的基礎上,可實現社會總成本的穩定。
套期保值可分為買進套期保值與賣出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sellinghedge或shorthedge)。持有現貨(或在未來的時間,將擁有現貨),包括原料及成品,尚未出售,持有者擔心市價日后可能回落,則賣出與其持有的現貨數量相當的期貨。如果現貨價格真跌落,則可以先前拋出期貨之利得(高價拋出,低價購進)來彌補現貨之虧損,從而穩定收入。
買進套期保值(Buyinghedge或longhedge)。當商品的經營者,擬計劃在日后一段時間內購入原材料以加工成品,此時擔心商品價格上升導致成本上升、利潤蝕損,于是先買進期貨。如果現貨價上漲,期貨價亦必然跟進,則可用買進期貨所得來抵消將來購買現貨成本的增加額。
2.套期保值對企業財務影響的例證
下面將各舉一個賣出與買進套期保值之例:
賣出套期保值:現設一糧油企業在某年8月份手中持有20,000蒲式耳大豆,買入價$2.60。作為糧油經銷企業自然希望商品盡快脫手,但是根據以往經驗和當前市場行情,這些大豆出手需一段時間,該企業擔心價格跌落,造成經營損失,于是決定在期貨市場上賣出相同數量的12月大豆期貨合約,價格是$2.62。三個月后,該企業有機會售出手中現貨,但市場價格已跌至$2.45。在現貨交易中,此商人損失$3000。在期貨市場上,價格亦下降,該期貨商買回期貨合約的價格是$2.47賺了$3000。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兩兩相抵,保住了經營成本。具體見下面所列:
現貨市場
買進:20,000蒲式耳,價格$2.60
賣出:20,000蒲式耳,價格$2.45
虧損:($2.6-$2.45)×20000=$3000
期貨市場
賣出:20,000蒲式耳,12月份$2.62
買進:20,000蒲式耳,12月份2.47
盈利($2.62-$2.47)×20000=$3000
買進套期保值:設某糧油進出口公司某年7月接到一批價格已確定的大豆訂貨,要求其在4個月之后交運900噸大豆。該公司現依照當時的市價(0.563美元/公斤),認為可接受這批訂貨,但在4個月之后市場行情如何變化心中無數,尤其擔心若價格上漲,則經營利潤不但保不住,還有可能虧損,即做了一筆賠錢的買賣。
在此種情況下,有人可能會提出它可以立即買進900噸大豆儲存起來,以備到時供貨。不過若把4個月的倉儲費用、保險費用、還有貸款利息考慮進去;再者900噸大豆將在較長的時間內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這樣做,就未必劃算。另一種方案或許也可選擇,即該公司暫不買進大豆,而期望在臨近交貨期時,價格下跌再買入,這當然較為理想。然而承擔的風險較大,一是價格若不但未下跌,反而上漲,比如說,每公斤上漲0.02美元,900噸大豆則就要虧損18,000美元。二是該公司如此做法,還可能耽誤了交貨期,因為在臨近交貨期時,是否就能順利地購入900噸大豆,或者說,這種做法有可能影響到它的信用。既然如此,該出口商將會選擇買入套期保值。
該出口商在簽訂了4個月后交運900噸大豆的出口合同時,買進同等數量的900噸大豆4個月期貨。之后臨近交貨期時,果然價格上漲至0.663美元/公斤,該進出口商以此價買進900噸大豆損失了90,000美元,即現貨市場損失為此數額。再看期貨市場,因為期貨與現貨的價格是趨同的,即現貨價漲,期貨價也漲,此時賣出4個月前買入的期貨,賺得利潤90,000元,正好抵補現貨之損失。具體的計算如下:現貨市場
賣出;900噸大豆0.563/公斤7月份
買進:900噸0.663美元/公斤11月份
虧損:900噸×0.1美元/公斤:$.90,000
期貨市場
買入:900噸大豆11月份合約0.563美元/公斤
賣出:上面買入之11月份合約0.663美元/公斤
盈利:900噸×0.1美元/公斤=$90,000
“買入對沖”是任何一個擬購買現貨而又擔心價格上漲的人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法,具體有如下幾種情形:如賣方已訂立出售以后交貨的實物合同而還未購進貨源時(如上例);進口商認為價格合適要購進實物商品卻無現貨或現貨缺少時;還有出售產成品時,擔心其后購進原材料價漲時。
在國外,銀行要求提出以存貨作為抵押貨款的公司,其抵押品應經過套期保值的原因就在于經過對沖的擔保之風險較小。有的銀行還會對已對沖的抵押品給以較高的貸款額度。
3.套期保值操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以上兩例,為了分析的簡便未考慮買賣期貨的手續費、運輸費、驗貨費等,并假定期貨市場的價格與現貨市場的價格完全趨同。事實上,從事套期保值由于現貨與期貨在數量、規格及質量等方面的不一致,會在一定范圍內影響套期保值的效果。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3.1現貨與期貨的漲落幅度可能不會完全一致?,F貨價與期貨價的差異,即基差,使套期保值者承擔了一定的基差風險。
3.2期貨交易的各方買賣的是標準合約,現貨的數量未必與期貨合約的數量正好一致,如一張大豆期貨合約是5000蒲式耳,現貨是13000蒲式耳。市場參與者只能考慮買2張或1張合約。
3.3受期貨合約商品的限制。可能你想從事的套期保值商品,交易所還未有它的標準合約。
3.4現貨與期貨之規格與質量不一致,期貨交易均規定商品的質量標準,現貨持有者的商品雖然與期貨屬同類,而質量不盡相同,價格漲跌就會有差異,從而影響套期保值的效果。
3.5期貨的漲跌停板限制。若某交易者正在從事套期保值,恰值漲停板(或跌停板),他將暫時買不進賣不出期貨合約,賣出(或買入)對沖也就將會建立或解除不了。
由于以上諸點的存在,參與套期保值交易的企業經營者未必能完全在期貨市場中抵消自己的財務風險,還可能會由于本身操作上的不當,而使風險加大。這些只能由企業通過市場實踐來解決。
論文關鍵詞:套期保值風險規避
論文摘要:處于市場經濟中的任一企業在自己的經營中無不面臨風險。本文基于風險的規避,運用期貨交易中的套期保值工具例證了企業如何進行操作,以規避風險。最后,文章給出了企業在套期保值工具的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1]周忠惠.《財務管理》,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2]謝劍平.《財務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 上一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風險論文
- 下一篇:民政局殯儀館先進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