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創新探討
時間:2022-02-22 02:42:47
導語:供應鏈金融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的余威依然在持續,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供應鏈金融服務進行創新。在新形勢下,為在傳統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建立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本文通過闡述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分析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基礎,同時提出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措施,以便為新形勢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提供參考,同時幫助銀行、企業營造一種多贏局面。
關鍵詞:金融服務創新;供應鏈;新形勢
在全球范圍內,受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經歷著起伏與動蕩,并且不斷加劇著各層面的矛盾。在金融危機預警方面,全球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為了確保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需要對金融進行創新。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我國的金融創新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和制約,我國在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面臨眾多問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的余威依然在持續?;诖?,本文首先闡述供應鏈金融的含義,總結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基礎,同時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措施。
一、新形勢下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對于供應鏈金融的含義,由于出發點和角度的不同,學術界給出了不同的定義,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其中比較典型的觀點主要包括:(1)基于物流金融的角度,該觀點在整合物流與金融業務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新的服務類型,進而為流通領域提供服務;(2)基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角度,該觀點認為供應鏈金融主要服務于產業供應鏈上的企業,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通過協作,在銀行、企業之間建立起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加強合作;(3)基于供應鏈融資的角度,該觀點認為供應鏈金融是以商業交易為目的,借助資本融資、現金流等方式對目標進行管理。通過對上述觀點進行分析可知,在確定供應鏈金融的含義時,需要以供應鏈為基礎,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新的歷史形勢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進一步明確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和范圍。在新形勢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為了降低經營成本,需要將部分生產活動進行外包,這種生產方式雖然能夠充分利用分工的優勢,但同時帶來了供應鏈整體融資成本和部分節點資金流瓶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核心企業需要對財務供應鏈加強管理,為了滿足這種市場需求,銀行業需要對自身的業務進行創新,進而催生了供應鏈金融。從供應鏈金融的產生過程來看,在界定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需要以資金管理為核心,通過設計一系列的融資方案,進而為供應鏈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梢哉f,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應鏈的管理效率,同時推動了銀行業的創新?;诖?,可以將供應鏈金融的含義概括為:在管理整條供應鏈的基礎上,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同時結合產業鏈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制訂融資方案。從本質上說,供應鏈金融是一種融資方案。
二、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基礎
從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可知,在供應鏈管理中,供應鏈金融就是一種創新財務融資的方案,這種方案的理論解釋可以分為:一種觀點認為在不同網絡之間,供應鏈管理就是對鏈條進行管理,以及利益的連接,通過對不同環節進行有效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的經濟形式進行組合。在生產、流通過程中,供應鏈作為一種網絡結構,一般由各種資源信息流構成,而供應鏈管理則是對供應鏈中的因果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另一種觀點是創新供應鏈金融理論,該理論認為:在供應鏈管理中,通過強化金融服務,進一步提升管理效果,最終提高經濟效率,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案,解決供應鏈管理中的資金問題。在創新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學術界認為,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就是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受資金的影響和制約,企業無法對運營決策進行優化。對于資金不足的企業來說,通過供應鏈金融可以獲得相應的融資服務,優化運營決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創造新的價值。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向“融通倉”過渡;第二個階段是由“倉單質押”業務向“物流銀行”過渡;第三個階段是從開展“物流銀行”業務到提出、實施供應鏈金融戰略。同時,形成兩種模式:一種是借助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模式,同時綜合分析生產貿易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形成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這種融資業務模式一般通過貨權質押、保險及公證等結構化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掌握貨權以及監控資金等,這是一種組合貿易融資方式;另一種模式是在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實現供應鏈融資(應收賬款、融通倉等)。與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相比,第三方物流企業模式更專注于對整個供應鏈、交易等進行評估。另外,在新形勢下,對供應鏈金融進行創新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并制定實施相應的措施。第一,在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方面,多數銀行普遍存在后勁不足的現象,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沒有提供融資服務,以及融資方案;第二,模式創新缺乏動力。在供應鏈金融創新方面,銀行普遍存在創新動力不足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供應鏈金融難以成為銀行的核心業務;第三,缺乏技術創新。當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金融沒有實現同步發展,進而增加了技術創新的難度;第四,需要突破組織創新,當前中間產品成為供應鏈金融存貨的關鍵,這部分產品具有較強的專用性,并且風險控制較為復雜。
三、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措施
在新的歷史形式下,創新供應鏈金融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金融行業與物流行業的融合。面對新形勢,對供應鏈金融進行創新,主要是對金融產品進行創新,例如,銀行與物流相互結合,通常情況下,可以衍生出新的產品:訂單融資、保單融資、互聯網金融等。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物流行業,都屬于中介服務機構,其中,金融屬于付款中介,而物流則是付貨中介,兩者只是交易的對象不同。對于物流企業來說,無論交易形式如何,只要保證貨物存在就可以完成貨物交付活動。
(二)將金融與物流融入電子商務。在提供的服務內容方面,對于電子商務公司來說,一方面提供交易平臺服務,另一方面提供融資平臺服務。因此,電子商務公司在設計網站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網站的融資功能和物流功能。各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為了向交易雙方提供融資服務,結合電子商務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專門的融資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物流、電子商務通過相互結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網上交易、網上融資、網下交付等新的業務形態。從某種意義上,電子商務顛覆了傳統的交易方式,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交易雙方不再受制時間、空間的限制,大大縮短了交易環節,并且買方的真實需求通過碎片化訂單得以驗證,同時快速交付為快速交易奠定了交易基礎。另外,電子商務可以有效地繞過第三方,使得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交易,進而有效地降低了融資成本和交易成本。
(三)互聯網金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漸衍生出互聯網金融,這是一種將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活動相互融合的衍生物,其形式主要表現為網上銀行、P2P網絡借貸、電商融資等?;ヂ摼W金融的含義比較寬泛,并且這種活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行業的交易成本。在互聯網時代,受交易中沉淀資金的影響,對于非金融機構來說,通常情況下,也會涉及金融或類金融業務,例如余額寶等,其特點主要表現為大數據、小微貸等,為了規避風險,不會出現一次性貸給企業上億資金的現象。當然,這類非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或類金融業務,需要供應商能夠延期回款做基礎,并且匯款時間有所不同,有的半年,有的一兩個月。反之,對于金融機構來說,網絡銀行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務形式,以工商銀行為例,在全部業務中,網絡銀行業務占到78%,平均每秒產生6,500筆業務,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四)線上供應鏈金融。在網絡時代,在線供應鏈金融成為一種趨勢。供應鏈金融的實質并沒有因線上供應鏈金融而發生改變,但是卻顛覆了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模式,同時豐富了風險管理技術。線上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首先,積極發展行業金融、平臺金融;其次,提升了放貸速度,簡化了操作流程,同時提高了交易效率。在傳統模式下,銀行審批企業的放貸,通常情況下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相反,借助在線供應鏈金融,企業從提出申請到可以放貸,一般只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最后,借助大數據對風險進行管控,有效確保放貸雙方信息的對稱性。
(五)大宗商品在線交易難度大。在零售行業,B2C模式能夠取得成功,但是借助電子交易平臺難以對大宗商品進行經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線上交易規模比較小,傳統交易模式依然受到買賣雙方的青睞;第二,政府對遠期合約交易行為進行了限制,進一步削弱了線上交易的吸引力;第三,無論是系統開發,還是運營成本,一般都比較高,這些都增加了線上大宗商品交易的難度;第四,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從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的企業約有800家,并且這些企業的交易模式缺乏差異性,同時電商較為分散;第五,電子商務與物流實體相互脫鉤,信息系統缺乏統一性和一致性,倉儲運輸環節比較薄弱;第六,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大額交易,無論是合同,還是結算都較為謹慎;第七,在組織開展大宗商品電子商務活動時,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例如寶鋼、鞍鋼等。在社會大背景下,電商化應該是大宗商品的主流,為了突破企業之間各自為政的局面,需要將金融與物流進行結合。
(六)綜合考慮影響在線融資業務的因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開設了在線融資業務,在開展這些業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在線融資產品設計與規則、融資客戶的信息;二是賬戶、貸款、保證金等融資管理因素;三是合同、質物清單等貨物監管因素;四是進出存、盤點等倉儲系統因素;五是多客戶、多貨主等收費與結算因素;六是企業基本資料、評估報告等征信因素。電子商務公司在開展在線融資業務時,需要對上述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確保電子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四、結論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首先在發展策略上,通過物聯網技術,給予供應鏈金融技術支持;其次在組織上,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幫助企業、銀行順利完成風控、績效任務;最后在制度上,將銀行原有的分業管理轉變為混業管理,進而實現制度的創新。
主要參考文獻:
[1]唐硯.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創新研究———以A銀行B百貨供應鏈金融電子化創新為例[D].南華大學,2014.
[2]李敏.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研究———基于中小企業融資視角[D].武漢輕工大學,2013.
[3]唐小梅.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探討———基于廣州市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實踐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4.
[4]鐘莉.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應收賬款融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5]曾樂樂.商業銀行對中小建筑企業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于供應鏈金融[D].天津理工大學,2012.
作者:朱龍鳳 單位: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金融發展研究
- 下一篇:農村合作金融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