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危機時代的金融管理革新

時間:2022-12-20 09:01:33

導語:漫談危機時代的金融管理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漫談危機時代的金融管理革新

一、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國際金融危機過后,各國先后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對我國而言,由于我國金融體系的開放性不足,外部危機的波及性被降低,同時銀行高儲蓄金率政策保證了充足的資金來源,使得全球化金融危機在我國被降到最低。隨著金融體系全球化聯動性的加強,必將給我金融市場帶來更加活躍的氛圍,同時更多的金融機構也將拓展其國際業務,不斷沖擊國內金融市場與世界經濟體趨同趨勢。因此,在立足我國金融發展實踐的現狀基礎下,緊密結合國際監管動態,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改革措施,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

(一)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

在我國,隨著金融機構的綜合化和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系統風險性也在不斷增強,并且逐漸與世界接軌,經濟形勢與歐美國家趨于同變化。因此,我國應完善審慎監管體制,建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和防范系統性風險,并且盡快提上改革日程。在我國目前分業監管的格局下,可考慮在國家層面上建立針對系統性風險的跨部門委員會,設立監管協調機構,同時可參照歐美機構設置做法,組成的金融穩足委員會,監測和評估我國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分析、決策信息公開化與同步化,針對各監管機構信息共享化,加強宏觀審慎監管政策與貨幣政策,以達到有效防范系統風險的目的。

(二)鼓勵金融創新,合理把握監管過度與監管不足

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之一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監管機構對貸款等形式的金融創新產生的金融衍生品監管缺失,直接引起房產泡沫而持續殃及歐美經濟體。在我國則呈現相反的情形,國家銀行宏觀管控下,金融市場發展緩慢,金融產品以及配套服務供給缺失,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難以滿足金融市場需求,削弱我國金融體系的穩足性和競爭力。因此,我國可適當的鼓勵金融創新,注重高風險產品的審慎發展,對一些金融產品、業務的監管限制放松,使金融體系更加充滿活力。

(三)切實加強金融消費者利益保護

金融消費者,作為處于弱勢地位的市場微觀主體,在本輪金融監管改革中,各國均把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保護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對金融消費者增強合法合理性的保護,不僅有利于我國金融體系的完善和健康發展,也有助于增強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和參與熱情。因此,我國可加強消費者在金融產品消費過程中的充分知情權以及信息對等性,同時建立有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充分保證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結語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終結,全球經濟復蘇的時機下,金融市場將會更加活躍,更多的金融機構拓展國際業務,這必將加強我國金融體系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動性,因此,現有監管體制的改革是必然的,這也將為我國監管體制的完善提供好的發展空間。

作者:王靚單位:吉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