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時間:2022-03-18 04:38:18

導語: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摘要:以技術創新金融服務,加快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成為全球共識。金融科技能夠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推動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使企業朝著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應該創新金融科技產品服務體系,有效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驅動數字化時期企業轉型升級。分析了金融科技對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理論,提出了發展建議。

關鍵詞:數字金融;融資約束;企業技術創新

“十四五”時期,我國需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步伐,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傮w來看,我國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性成果,但相比發達國家,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仍然存在不足,企業技術創新存在“量大質低”等特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阻礙了企業研發創新。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金融科技表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金融科技迅猛發展能夠緩解信息不對稱,拓寬金融服務范圍,促進融資工具多樣化,降低融資和交易成本。作為傳統金融的有力補充,金融科技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吨袊鹑诳萍己蛿底制栈萁鹑诎l展報告(2019)》指出,中國金融科技“雙穩”結構基本形成,底層技術融合加快,應用試點不斷展開,區塊鏈產業迎來新一輪增長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因此,研究金融科技與企業技術創新的關系對于政府如何創新當地金融市場環境、制定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

1文獻綜述

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可知,金融科技是指通過技術實現的金融創新,由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催生新型金融業務、產品和技術應用,從而影響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業務供給。Demertzis等(2018)[1]認為,金融科技通過數據技術手段有效擴大了金融服務范圍,增加了金融服務供給,減少了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Fuster等(2019)[2]認為,金融科技能夠提高貸款審批速度,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已有部分文獻多從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角度對企業創新展開了深入分析,包括冉茂盛和同小歌(2020)[3]的金融錯配、張璇等(2017)[4]的信貸尋租、鐘騰和汪昌云(2017)[5]的股票市場規模、銀行業規模和銀行業市場化等。何凌云和馬青山(2020)[6]提出,互聯網金融通過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顯著促進了企業研發創新。隨著金融科技的爆發式增長,李春濤等(2020)[7]通過對“金融科技”進行百度新聞高級檢索,構建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水平指標,發現金融科技可以通過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來增加企業創新,并且提高政府稅收返還的創新效應。王小燕等(2019)[8]引入企業生命周期視角發現,金融科技對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的技術創新具有顯著促進作用,而對衰退期的企業則會產生“創新泡沫”。張斌彬等(2020)[9]提出,金融科技能夠通過降低企業融資約束和財務費用、提高企業內部控制顯著推動企業去杠桿。通過梳理有關文獻可以發現,金融科技通過金融和科技的融合,顯著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

2理論分析

2.1金融科技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機理。新時代下,大數據技術和金融活動加速融合,信息技術與金融業深度結合,促進了金融科技這一新型金融業態的發展,極大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諸多限制。首先,由于自身局限性,傳統金融機構一般難以滲透到金融貧困地區,而金融科技作為數字技術和金融相結合的產物,具有較強的地理穿透性,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參與金融活動,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隨著科技革命的突破性發展,金融科技的覆蓋面將會進一步擴大,因此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極大程度緩解企業面臨的金融排斥等問題,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其次,金融科技能夠依托大數據分析對企業進行全方位了解,提高了企業信息透明度,緩解了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將市場中的資源轉化為有效供給,減少了資源錯配,優化資源配置,為改善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必要條件。再次,金融科技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為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方式,豐富了融資工具,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最后,金融科技的發展,能夠提供用于技術分析的優質工具,有助于企業發現技術創新的最優路徑,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創新決策。2.2異質性分析。金融科技彌補了傳統金融的短板,為傳統金融覆蓋不足的企業長尾群體以及未能在傳統信貸市場中獲得資金支持的企業提供服務。企業技術創新是一種高風險和正外部性的活動,金融科技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可能具有明顯的規模和產權性質差異。2.2.1企業規模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中小企業的信息透明度較低、成立時間一般較短、資產規模小和抵押品少等特點更容易使其被排除在信貸配給之外,面臨融資約束困境。大型企業可以憑借自身優勢和能力獲得外部融資,金融科技的發展使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融資資金。因此,金融科技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更明顯。2.2.2產權性質差異。我國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經營目標、內部控制等方面的明顯差異,帶來了融資約束和創新能力異質性,因此金融科技對不同企業的技術創新效果也存在顯著差異。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承擔著改善民生、保障就業等責任。相比民營企業,國有企業與政府及傳統金融機構長期保持著密切聯系,得到了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并且國有地位和背景優勢也會使其獲得更多信貸優惠與融資渠道。而民營企業的財務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程度更高,在融資過程中更容易遭受信貸歧視。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利于降低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豐富融資渠道,給予民營企業更多資金支持。當金融市場環境得到改善時,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調整幅度較小,民營企業為增加企業利潤,則會調整資源配置,加大創新投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因此,金融科技對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更加顯著。

3發展建議

金融科技作為信息化革命的產物,在促進企業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金融風險的隱蔽性、突發性和傳染性沒有改變。金融科技的技術化特征也會帶來復雜的技術風險,例如外部網絡風險和內部“去中心化”風險,因此在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同時要對其實施適當監管?;谇拔睦碚摲治?,為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以下建議。(1)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要繼續加強相關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給予金融科技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大對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的投入,提高技術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數字技術與金融市場融合發展。同時,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精準扶持,實現一一對接,建立多元化金融體系,提供豐富優質的融資渠道,為企業提供更低成本、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充分釋放金融科技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活力[10]。(2)傳統金融機構要加強與新興技術的融合,提高信息識別能力,引入區塊鏈等技術甄別高質量企業,提高資金利用率,優化風險管理,降低信用風險。同時,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開展智能投顧、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建設開放銀行體系,構建產品和服務的聯合供應鏈條。企業要提高對金融科技的認知能力,認識、理解特定金融科技工具,提高金融科技的可得性和利用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激發企業技術創新活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3)加強金融科技風險管控,確保金融科技健康持續發展,使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發展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政府及各金融機構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體制機制,加強對金融科技的監管,通過機器學習、互聯網征信等渠道加強大數據風險控制,推動金融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DemertzisMaria,MerlerSilvia,WolffGuntramB.CapitalMarketsUnionandtheFintechOpportunity[J].Namia,2018,4(1):157-165.

[2]AndreasFuster,MatthewPlosser,PhilippSchnabl,etal.TheRoleofTechnologyinMortgageLending[J].The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19,32(5):1854-1899.

[3]冉茂盛,同小歌.金融錯配、政治關聯與企業創新產出[J].科研管理,2020,41(10):89-97.

[4]張璇,劉貝貝,汪婷,等.信貸尋租、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J].經濟研究,2017,52(5):161-174.

[5]鐘騰,汪昌云.金融發展與企業創新產出———基于不同融資模式對比視角[J].金融研究,2017(12):127-142.

[6]何凌云,馬青山.互聯網金融促進了企業研發創新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37(13):20-27.

[7]李春濤,閆續文,宋敏,等.金融科技與企業創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20(1):81-98.

[8]王小燕,張俊英,王醒男.金融科技、企業生命周期與技術創新———異質性特征、機制檢驗與政府監管績效評估[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9,34(5):93-108.

[9]張斌彬,何德旭,張曉燕.金融科技發展能否驅動企業去杠桿?[J].經濟問題,2020(1):1-10,69.

[10]程貴,陳麗婷,王琪.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策略選擇[J].甘肅金融,2017(5):28-31.

作者:周素華 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