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民幣兌換成熟

時間:2022-04-02 11:21:00

導語:淺析人民幣兌換成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人民幣兌換成熟

一、人民幣兌換的涵義

貨幣兌換分三個層次:一是不可兌換,二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下可兌換,三是完全可兌換,即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均可以自由兌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貨幣可兌換進行了界定,將經常項目下可兌換確定為最低層次的可兌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中規定了經常項目下可兌換的具體要求,歸納起來是:第一,各成員國(或地區)未經基金組織同意,不可對國際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施加限定;第二,不準實行歧視性貨幣措施和多種匯率措施;第三,任何一個成員均有義務贖回其他成員國持有的經常項目下本國貨幣的結存,即兌換外國持有的本國貨幣。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要求取消對短期金融資本、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引起的外匯收支的各種兌換限制,使資本能夠自由出入境。在具體實踐中,某些國際儲備貨幣在國際化進程中依然對資本項目下的兌換實施一些必要的限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沒有給予嚴格界定。

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1996年人民幣已實現了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然而我國的國際貿易、投資規模迅速增長,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等,都從客觀上要求人民幣早日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

二、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的條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及匯兌事務部的專家經過大量實證研究得出,貨幣實現自由兌換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合適的本國貨幣的外幣價值,也即合適的匯率水平。合適的匯率水平要與外部平衡相一致,這對于避免同國際儲備持續下降或貨幣貶值條件下繼續維護可兌換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合適的國際儲備水平。合適的國際儲備水平對于解決影響國際收支的各種干擾十分必要,外匯儲備的存量應當相對一國的國際貿易而言具有相當的規模,從而能夠吸收國際收支所面臨的各種暫時性沖擊。三是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排除各種過分的貨幣擴張、導致通貨膨脹過高的赤字預算和貨幣及信貸政策與實現可兌換和穩定匯率所不一致的方面。如果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大大超過其貿易伙伴,它就無法在拒絕采用貨幣貶值或對進口和支付進行嚴格管制的情況下維持其國際收支的均衡狀態。

除上述三個條件外,有效的市場環境對于通過實現可兌換以充分發揮更為有效地配置資源的各項益處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市場環境是指產品和要素市場充分靈活,從而國內的成本價格結構可對經濟條件的變化做出調整,并能夠反映出現行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而且各經濟單位也都有積極性和能力對市場價格做出反應。

我國著名國際金融專家、中國銀行盧森堡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念魯教授,對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的條件作了研究,他指出:國內經濟有長足發展,國際貿易以及勞務、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的對外交流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從而提出了貨幣自由兌換的迫切要求;國內經濟結構趨于合理,不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調,經常項目在中期內實現平衡;國內物價形成機制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國內物價與國際價格逐步接軌,物價在一定時期保持穩定,國內居民對本幣充滿信心,不存在太高的通貨膨脹率;在實現貨幣可兌換前應有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用于平抑可能出現的波動和應付不則;中央銀行應具備市場操作經驗和管理能力;要繼續實施一些必要的資本管制措施,貨幣可兌換和資本管制并不矛盾;多數發達國家在50至60年代實現了資本項目下可兌換,但直到80年代才完全解除了資本流通管制。吳念魯教授的觀點歸納起來也是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結論相一致的??梢哉f,人民幣要實現完全可兌換應具備以上條件。

三、人民幣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的條件正逐步成熟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已初步具備和正在形成人民幣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將使人民幣實現可兌換的進程大大縮短。

1人民幣市場匯率機制已經形成,處于不斷完善之中。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人民幣匯率保持了穩定,匯率水平趨于合理。人民幣市場匯率機制不斷得以完善,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從1997年10月15日起允許部分中資企業保留一定比例的外匯收入,這一舉措為我國外匯市場發展注入了活力,使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范圍擴大,有利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

2外匯儲備增長迅速,儲備總量遠大于需求規模。到1999年8月底,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1515億美元,仍然位居全球第二位。儲備規模已大于用匯規模,按照特里芬規則并根據我國外債狀況,我國保持約1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就可以應付進口用匯和支付短期債務,這說明我國的儲備是充足的,而且發展勢頭良好,這是人民幣實現完全可兌換的重要條件。

3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育不斷成熟,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價格機制初步形成,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實現接軌,價格信號在資源配置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企業已能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產品成本價格趨于合理。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基本形成,并處于不斷完善之中,這為人民幣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提供了保障。

4宏觀經濟的政策調控機制日益健全。圍繞市場機制的發育,我國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已由直接干預經濟轉向使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間接調控與規范市場行為,宏觀經濟政策更科學,政策傳導更通暢。

5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中心的企業改革不斷深入。通過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多種性質的中小企業,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國民經濟將更加穩步、快速增長。而經濟實力的增強是人民幣實現可兌換的重要保證。

6國家統一,民族富強,將提高人民幣的國際信譽。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已基本上成為普遍接受的可兌換貨幣。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我國人民幣充滿信心,這是人民幣得以實現完全可兌換的心理條件。

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后,按國際慣例,我國仍可以對一些資本項目,如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給予限制,待條件完全成熟后再取消所有限制,使人民幣完全自由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