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業發展畢業論文

時間:2022-04-06 09:58:00

導語:金融產業發展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產業發展畢業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北京市的情況,從產業帶動的角度研究了金融產業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表明目前階段北京市金融產業發展加大了城鄉產業整體收益的差異,導致了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城鄉收入差距;產業

AbstractThispaperstudiestheeffectwhichBeijing’sfinanceindustryhasonotherindustrieswithaviewtoclarifytherelationbetweenthedevelopmentfinanceindustryandurban-ruralincomegap.Theresultshowsthatthedevelopmentoffinanceindustryhasenlargedthemarginofproceedingsbetweenurbanareaandruralarea,hencecontributestotheenlargementofurban-ruralincomegap,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toreduceit.

KeyWordsfinance;urban-ruralincomegap;industry

一、引言

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紀,從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結構論,麥金農(1973)和肖(1973)的金融抑制論,以及后來的金融功能論,研究都集中在金融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上。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將金融與收入差距聯系了起來,論述了所謂的金融發展和收入分配的“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關系,即收入差距隨著金融發展先擴大,后縮小。其后的研究有的認為金融發展擴大了收入差距,有的則認為金融發展縮小了收入差距。例如,Galor和Zeira(1993)認為在金融市場不完善的條件下,金融發展未必會使收入差距縮小,完善的金融市場才是金融發展導致收入差距縮小的前提。而ImranMatin,DavidHulme和StuartRutherford(1999)的研究則認為金融服務創新有助于窮人克服不完全金融市場帶來的信貸約束,幫助他們擺脫自身初始財富的門檻限制,使收入差距縮小。國內的學者如章奇(2004)、姚耀軍(2005)和溫濤(2005)等,均得出了金融發展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的結論。

金融發展覆蓋的范圍比較廣,涉及到金融工具、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多個方面。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金融產業不論規模上還是發展水平上都處于全國前列,作為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對北京經濟的各個方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即從金融產業發展的角度研究金融對北京市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二、作用機制

金融產業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可以簡單表述如下:一方面,金融產業發展促進了城鄉產業的發展,但由于其對它們的帶動作用不同,因此對二者結構調整的貢獻也不同,由此先是導致了二者整體收益增幅的差異,進而對勞動者報酬產生影響,造成勞動者收入增幅的差異,最終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或縮小。由于城鄉產業構成不同,金融產業對城市產業的帶動往往大于農村,因此常常會拉大城鄉收入差距;極端的情況,商業金融的逐利性使得農村原有的金融資源被抽調到城市,造成農村資金存量減少,產業受到損害,不僅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而且使得農村居民收入的絕對數減少。另一方面,金融產業發展使農民可以享受到由此帶來的征地補償和租金收入等收益,同時產業整體收益的提高也通過對稅收的貢獻增加了財政對于農村的資金投入,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收益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又起到了減小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作用。

三、北京市情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城鄉收入差距總體呈現擴大的趨勢,只在1978年至1984年之間有過略微的降低,1984年以后迅速擴大,1996之后擴大的趨勢則有所放緩,如圖1所示。

根據《北京統計年鑒2007》計算繪制

由于征地補償和房屋租金等財產性收入在北京市農村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大1,本文主要考察金融產業通過帶動產業發展從而影響城鄉工資收入的效果,在具體分析時則根據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所在的地理位置將北京市劃分為城區、近郊、遠郊和縣四個區域,對金融產業與各區域產業整體收益和居民收入的關系進行研究。

表1是北京市金融產業對各產業(包括其自身)的影響系數和影響系數比率2。表2是北京市各產業的人均年工資和各產業的人均年工資比率3??梢钥吹剑诟鳟a業中金融產業影響最小的四個產業為體育事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衛生和社會保障及社會福利業和農業。除農業和建筑業以外,其它三個產業都屬于公共事業,其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付,金融的影響不大;而對農業的影響較小則跟目前金融資源在城鄉之間分布不均,農民家庭經營和涉農企業貸款難有關。工資最高的產業主要是一些高人力資本的產業,與農村剩余勞動力無關;農業的工資則是最低的。

根據北京投入產出表2002計算

根據《北京統計年鑒2007》計算整理

表3的二至七列是各區域內增加值最高的六個產業所占的比重及其工資比率以及金融對每個產業的影響系數比率,最后一列沒有加括號的數字表示各產業增加值占各區域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之和。由于各區域增加值最高的六個產業占整個區域增加值的比重總和都在60%以上,因此,可以認為這些產業吸納了區域內大部分就業人口,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括號里的數字表示以各產業增加值比重為權數計算的人均年工資比率或金融影響系數比率的加權平均數。這兩個加權平均數分別代表了各區域內主要產業的整體工資收入水平(或收益水平)以及金融影響力的大小。

根據《北京統計年鑒2007》和《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計算整理

從表3可以看出,城區增加值最高的八個產業人均年工資比率和金融影響系數比率的加權平均數在四個區域中基本上都是最高的,其次為近郊和遠郊,縣區最低;遠郊的金融影響系數比率的加權平均數高于城區和近郊。因此,總體上看,城區各產業平均工資最高,金融產業對其的整體影響力也最大;縣區平均工資最低,金融影響力也最小;近郊和遠郊介于二者之間。這表明金融對整體收益越高的區域的產業影響力越大,而對整體收益越低的區域的產業影響力也越小,這樣,金融產業的發展勢必造成城鄉產業整體收益差距的擴大,進而拉大城鄉收入差距。但是也應該看到,由于遠郊金融產業的整體影響力高于其它區域,則有可能促進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從而使其未來與城區和近郊的收入差距縮小。

四、結論及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北京市金融產業發展促進了各區域產業的發展,同時由于對各區域產業的整體帶動作用不同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金融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城市傾向、城鄉之間金融資源分布不均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同時,商業金融的逐利性使得原本金融資源就已經很匱乏的農村區域的資金被進一步抽調到城市。因此,有必要通過政策性金融加大對落后區域和農業產業的投入,通過實行差別利率等措施引導資金向落后區域流動;制定合適的產業政策幫助落后地區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特色農業,以市場為導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吸進資金進入。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一個較短時點的靜態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并不是絕對的。如果從較長的時間看,金融產業的發展則有可能通過改變農村發展進程、帶動落后地區的產業以更快的速度實現結構升級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關鍵在于如何引導資金的流向。一些產業,天生就具有弱質性,要改變這種弱質性就需要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其實現規?;?、集約化。此外,其它各產業之間也有相互的推動和拉動作用,應當充分發展在落后區域起主導作用的優勢產業,引導資金向這些產業流動,充分發揮其對其它產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內產業整體收益和勞動者報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