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研究

時間:2022-07-26 03:10:27

導語:高校金融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金融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研究

作為金融學專業人才團隊的重要構成部分,應用型金融學專業人才數量需求較大,且人才的整體質量將直接決定甚至影響著整個金融行業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關系到民生福祉。對此,應用型高校金融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以及詳細的實踐始終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所謂頂層設計,主要是指專業人才教育體系設計當中,從院校和專業建設的角度不斷推動專業人才教育方案的構建。這樣的設計從上到下逐層推進,以大局的視角將不同要素進行科學系統化的分配和組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和方法,以此來達到理想效果。

一、頂層設計理念的基本內涵及主要特點

1.基本內涵。頂層設計最初源自于重大工程技術領域當中的一種設計思想,在各種領域當中有著不同的基本內涵和拓展。頂層設計主要指的是高端開始的整體思路,需要從系統化、大局的角度,對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和各個要素實施統籌考慮[1]。頂層設計重視的是規劃設計與現實需求的密切結合,注重設計目標定位上的精準、結構上的完善、功能上的和諧和資源上的整合。2.主要特點。其一,整體性。在按照任務要求明確核心目標或是最終目標后,全部子系統、小任務單元都完全指向并圍繞核心目標,當各個環節技術指標和工作任務都充分執行到位以后,便會產生頂層設計所期望的整體效果。其二,科學性。頂層設計主要是從高端開始的從上到下的設計,但這其中的“上”并不是隨便建設,而是來源且高于實踐,是對實踐經驗與自我認知的理性化升級,其可以成功的關鍵在于思想的科學性以及設計的嚴謹性。其三,執行力。頂層設計結束后,還要精準到位地進行落實。頂層設計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展現出精細化管理以及全方位質量管理,強調執行力、重視細節,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效互動和連接。其四,簡明性。無論是大系統還是小系統,他們的觀念和目標都追求簡單精準,整體設計結構和拓展路徑都要求清晰明了,也就是說,要將復雜的問題轉變成簡單的問題,將深入的問題轉變成淺顯的問題。尤其是核心思想和頂層目標更不能復雜、混亂或是模糊,目標指向不能隨便分散。

二、基于頂層設計理念的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現狀

首先,缺少與企業的深度融合。當前,雖然在構建專業人才教育方案過程中都在不斷強調明確定位、教育目標、基本規格等等,但整體上依舊按照傳統、統一并且缺乏特色的方向在發展。探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認真、適當、精細化的社會調查研究。從深層次方面看,實際上就是缺乏專業企業的背景,缺少與社會深入的融合。沒有專業企業的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在極大程度上缺乏合理性以及針對性,通常導致課程體系以及專業人才教育目標之間相脫離,教學內容和崗位技能之間脫離,教學方法和學生現實之間脫離。其次,缺少課程之間的密切聯系。在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體系中,一般存在著目標眾多但終極目標不清晰、課程和專業人才教育目標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各種門類的課程目標之間彼此沒有內在關系等問題。再次,缺少支撐體系。有許多專業雖然明確了頂層目標,但卻缺少相應的對達到目標有關環節的設計支撐。比如幾乎全部專業都明確提出了“具備優秀職業素養”的人才教育目標,但“優秀職業素養”的基本內涵以及具體標準到底是什么,主要需要哪些分支系統來支持,怎樣有目的性、有步驟地達到這樣的目標,怎樣利用強化過程監管來保障目標的實現等,都缺乏相對應的合理詳細設計。某些專業雖然也制定了相應的保障舉措以及專門的規劃,但通常不夠詳細具體,缺少切實可行性。此外,也有某些專業雖然具有理念和實踐規劃,但卻沒有相對應的體制設計。最后,缺少科學合理的目標定位。應用型院校教育應將學生的發展成才作為辦學的重要起點,應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與單純地注重企業要求相比,理念創新更全、難度更大。若是完全忽視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彼此間的差異性以及內在潛能的重點開發,那么應用型高校只能停留在生計教育的初始階段,與科學發展觀存在較遠的距離[2]。

三、基于頂層設計理念的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的構建策略

1.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教育目標。明確的專業人才教育目標是頂層設計理念當中的初始點。由于能否順應社會現實需求是檢測專業人才教育時效性的主要衡量指標,因此,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目標可從市場順應程度以及知識能力兩個層面上展開分析。市場順應程度的層面,可劃分為短期目標以及中長期目標。知識能力層面可依據知識、技能和素養等方面的詳細要求對其進行精細化劃分。由于金融行業具有智力緊密的特征,因此,知識能力層面可作為專業人才教育的核心層面。就短期目標來看,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能夠更快地具有基礎的職業能力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而順應現階段金融工作崗位的現實情況。從中長期目標來看,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在充分符合實際工作需求的同時,還具備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學習水平以及出色的后續發展能力。明確短期目標后,可幫助高校教育更好地貼近行業、工作以及市場需求,增強專業人才教育的貼合度。而中長期目標則是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的重點目標,它包含了短期教育目標,并且還具有更高的要求。金融行業屬于風險較高的行業,也是強調經營信用的獨特行業,是受眾極其廣泛的特殊服務行業。眾多國內外金融研究表明,金融行業的風險早已不單純來源于信用風險、社會風險,同時還有操作風險以及道德風險等等。金融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個人職業操守和道德標準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因此,相對于其他普通的行業來說,對金融行業的工作人員自身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要求更多,也更加嚴格。金融行業中的職業道德不僅是服務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基礎要求,也是從業者自我管控的行為準則。對此,應用型專業人才教育也應以職業道德為基本準則。由于金融行業的獨特的服務性質,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將來主要負責的是非學術性方面的工作,其工作任務是把抽象的金融專業理論轉變成詳細特定的金融服務實踐或是產品設計,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得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豐富的金融產品。因為靠近消費者,應用型金融學專業人才的價值觀念、金融智慧形態以及顯著的金融業務能力與學術型探究人才形成了明顯的差別。例如,學術型探究人才當中的宏觀經濟分析專業人才,與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當中的財產管理師、市場營銷師、理財策劃師、融資規劃師、投資分析師、風險控制師以及私人銀行經理等相關人才相較而言,職業方向完全不同。宏觀經濟分析專業人才大部分就職在內部服務支持機構以及外部監管單位等,他們堅持研究創造價值的基本理念,金融智慧形態更加側重宏觀分析、探究能力,與工資結構和工作績效無顯著的直接關系。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大部分就職于經營服務單位,他們遵從服務創造價值的基本理念,金融智慧形態重視知行合一,具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轉換為實際生產力的再次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還具有較為出色的開發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市場適應能力,其工資結構和工作績效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彼此對應回報關系。應用型金融學專業人才既要了解某個指定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掌握該種金融單位的運行準則、金融業務操作過程以及管理過程,并且要全面掌握運行的基本原理,了解特殊崗位整個過程中特殊的地位以及與其他環節之間的關系。2.打造良好舒適的學習成長環境。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作為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至少應包含教育機制以及成長環境兩方面要素。其中,教育機制展現的是教學組織管理系統,通常包含教育的詳細目標、專業結構、課程系統、教學體制、教學模式以及平時的教學管理等。而成長環境則主要包括師資團隊、教學硬件設施、校園風氣及校園文化的建設等等。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的立足點以及切入點,既要充分考慮到廣大學生未來的就業能力方面的教育,同時還要高度重視道德素養的提升[3]。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能否具備良好的金融職業素養和崗位操守,是專業人才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在人才教育模式當中,應積極倡導從小事做起,以小見大,積極主動帶領學生在入學之初到就業的整個過程中,從身邊小事做起,逐漸養成遵循制度、愛崗敬業等一生受用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促使當代大學生成長為新時期的道德標兵,充分地彰顯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為了能夠推動專業能力建設,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定不僅要包含金融體制、金融系統以及金融市場等方面的傳統課程,同時還要包含微觀層面上的金融運營、宏觀經濟運營等完善的金融運營結構概述。為了全面體現出金融微觀運營的現實需求,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應與行業和相關單位開展深度長期合作,轉移行業培訓課程,增加合適的金融專業課程,比如網絡金融、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智能化等方面的課程,以此來構建完善、廣泛的知識體系。3.構建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實踐教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關鍵性補充,同時也是金融學專業教學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理查德•萊特曾通過相關研究表明,美國高校對學生具有深刻影響的全部大型事件,大約有2/3是發生在課外時間的。由此側面說明,實踐教學在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具體來說包含以下三方面:其一是了解金融學行業。作為一門較為開放以及動態化的專業,金融學的自身內涵以及拓展都在不斷地進行著,課程教材支持和現階段金融學專業的發展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和落后性。例如,許多高校金融學專業課程中,部分教學內容并未及時更新、整體內容比較陳舊。部分前沿性的課程教材,通常都來自于直接翻譯的國外教材,無法真正展現出我國國情和金融行業特色,與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狀況完全脫軌。隨著金融行業鏈的日益延伸,金融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漸呈現出多樣性、多維度以及多元化等特征,專業課程設定無法與金融行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保持同步。對此,應用型高校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習和實踐訓練,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接觸社會,了解金融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以及先進技術,深刻體會到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真實生命力,以此來突破傳統課程教材的限制,切實提高廣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其二是強化自我認知。對自我的認知,主要源自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彼此作用。金融行業屬于智力緊密型行業,高校大學生根據課堂學習,對經濟金融領域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有了初級的框架性認知,根據自身到金融企業前線參與實習訓練,學生們已經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當中沒有機會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有所了解,在內化及鞏固課堂所學內容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到了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和特征,能夠進一步強化自我認知,完善自我發展空間,全面了解自身的優點和不足,進而更好地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4]。其三是促進能力教育。相對于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來說,實踐技能的顯著特征主要在于實踐的綜合性以及運用性。實踐技能最終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將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轉換成專業技能并付諸于實際行動中。因此,實踐技能可利用不斷強化訓練而變得逐漸成熟。此外,實踐技能也具有綜合性特征,也就是說,學習專業知識需要按照不同種類進行掌握,而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必須有跨專業以及跨學科的復合能力,從整體上解決各種問題。實踐訓練可以克服學生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被動學習的問題,鍛煉廣大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培養他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當中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積極探索的能力。

頂層設計理念重視的是規劃設計與現實需求的密切結合,注重設計目標定位的精準性,結構上的完善以及功能上的有效整合,其具有整體性、執行力、簡明性與科學性等特點?;陧攲釉O計理念的應用型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教育體系的構建,應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教育目標、打造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積極構建金融學專業實踐平臺,以此來革新人才教育模式,提高人才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林興,趙懷清,夏咸松,李世輝.做好人才教育頂層設計確保人才教育質量[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2):92—94.

[2]宋孝金,陳艷權.應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頂層設計探討———以三明學院為例[J].中國高??萍?,2014(9):55—57.

[3]曹軍,歐陽展平,何登,馬士英.基于頂層設計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教育方案改革研究與探索[J].成人教育,2013,33(4):28—30.

[4]胡亮,金祥雷,王瑞.注重頂層設計深層次推進本科教學創新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6(9):70—73.

作者:鄧迎春 崔麗芳 單位: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