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
時間:2022-04-15 03:13:03
導語:淺談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一定的統計判別標準將自變量逐個引入方程,對引入方程中的每個自變量進行統計檢驗,效應顯著的自變量留在回歸方程內,循此繼續遴選下一個自變量。如果效應不顯著,停止引入新自變量。由于新自變量的引入,原已引入方程中的自變量由于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其效應有可能變得不顯著,經統計檢驗確證后要隨時從方程中剔除,只保留效應顯著的自變量,直至不再引入和剔除自變量為止,從而得到最優的回歸方程。這個統計判別標準,一般而言,從總體角度來看,主要是F檢驗,指對整個方程顯著性的影響;而對于各個因素而言,主要是用t檢驗,以判斷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大小,本文采用后一種方法。在構建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FER是當年外匯儲備量,NX是進出口貿易差額,GDP為國內生產總值,DEB是國家外債余額,FP是年均匯價,具體如下:FERt=β0+β1×DEBt+β2*FPt+β3*GDPt+β4*NXt+μt(1)其中:β0是常數項,β1、β2、β3、β4分別為相對應的解釋變量對于被解釋變量的影響程度,μt是隨機誤差項,包括其他因素的隨機影響。下面應用Eviews7.0對模型進行參數估計和實證檢驗,具體步驟如下,首先將所有解釋變量引入模型進行線性擬合,然后進行t檢驗,剔除未通過t檢驗的變量,再進行線性擬合,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至回歸方程中不存在未通過t檢驗的變量為止。第一步的回歸結果為:FERt=1013.67+1.34DEBt-5.08FPt+0.04GDPt+0.52NXt(2)這一步中,變量NX沒有通過置信度為0.05的t檢驗,因此,該變量被剔除出模型。第二步的回歸結果為:FERt=1023.57+1.14DEBt-5.14FPt+0.04GDPt(3)由于變量的提出導致該模型的擬合度不夠,運用分步式方程的動態建模思想,在模型中加入DEB這個關鍵變量的滯后變量,得到第三步的回歸結果:FERt=585.67+2.85DEBt-2.67DEBt-1-3.92GDPt+0.05GDPt(4)在這一步中,由于滯后影響因素,常數項的t值沒有通過檢驗,最終的回歸模型中剔除出常數項,得到如下方程:FERt=3.98DEBt-3.77DEBt-1-2.85FPt+0.05GDPt(5)
模型結論
(一)高負債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決定因素。從回歸模型的結果可知,當期外債余額及其前一年的外債余額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原因。通常一國外債規模越大,短期外債越多,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大,為維持清償能力,需要的國際儲備就越多。隨著國際資本的迅猛流入,我國外債余額也急劇膨脹,并成為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最主要來源。負債與持有外匯儲備都需要成本,盡管通過適度負債增加投資,能夠加快經濟發展,但也需要權衡在不同階段負債所發揮的效力與持有的成本。(二)人民幣匯率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需求量的重要因素。近幾年來,面對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大,我國又一次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央行被迫在外匯市場上購買因進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所帶來的外匯(其中主要以美元為主),特別是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短期外債快速增多、投機性外匯資本的流入,對外匯儲備增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導致了我國外匯儲備的持續被動增加。(三)外匯儲備與GDP、凈出口的影響關系。外匯儲備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國家信用的保證,模型顯示我國GDP增長與外匯儲備增長保持相對穩定的關系,GDP并非帶動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從理論上看,出口貿易差額的變化與外匯儲備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從而間接影響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進口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占用的外匯資金總量,即一國占用的外匯資金越多,發生逆差的可能性及數額往往就越大,理論上要求保持較多的外匯儲備。而我國現實與經濟理論大相徑庭,外匯儲備快速增長一直伴隨著大量貿易順差,凈出口這個變量難以構成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因素。
政策建議
(一)適當減少外債余額,降低風險。實證研究發現,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重要因素是外債余額的增加,我國外債的主要形式是對外國金融機構與跨國企業的貸款、債券、項目融資等,當然還包括外國居民的在華存款。適度調整金融對外政策,大力扶持國內企業、金融機構在國際貿易與投資中發揮更大作用,能夠明顯降低外匯儲備高企的負面影響。另外,國際熱錢實質上是為追求匯率變動利益的投資性負債,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持續以及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利差擴大,大量投機性資金涌入我國,這既擴大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也沖擊到國內金融市場,帶來宏觀經濟的不穩定,亟須密切關注國際熱錢的流向并加強監管。(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近幾年來,隨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大,央行被迫在外匯市場上購買因進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所帶來的外匯,導致我國外匯儲備的被動增加,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有助于外匯儲備規模的穩定。另外,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的持續上升會使美元貶值風險加劇,導致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不斷縮水。因此,我國外匯市場應該多元化發展,扭轉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特別是應鼓勵私人、企業參與到外匯市場,適當增加黃金或者歐元等其他貨幣的持有量,分散外匯市場風險。(三)擴大中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經濟增長與外匯儲備規模并無矛盾,并且外匯儲備的合理運用也能夠促進經濟的長遠發展。在后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部分企業出現產能過剩,動用外匯儲備或以外匯儲備為擔保,支持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和市場擴張,加大中國企業對重要資源、高新技術等戰略性物質的海外投資,能提高中資企業國際競爭力,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勁,實現從“藏匯于國”到“藏匯于企”的轉變,真正實現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
本文作者:武晉工作單位: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
- 上一篇:論國際資本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 下一篇:企業的外匯風險及規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