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研究
時間:2022-03-12 03:09:46
導語: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金融開放背景下人們融資、理財途徑得以拓展,銀行在金融領域“獨占鰲頭”的局勢被打破,隨著新時代市場經濟飛速發展新常態,使銀行感受到開放金融狀態下,自身發生緊迫感,為此需積極融入開放金融領域,提高自身發展實力,抓住新時代銀行發展機遇并直面相關挑戰。伴隨我國互聯網體系穩健發展,“互聯網+金融”體已然成為金融開放的途徑之一,為此銀行需立足互聯網金融發展實況,探索自身發展新出路。文章通過對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策略進行研究,以期為助力農商銀行穩健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農商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體系
隨著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穩步推行,互聯網體系日益完善,互聯網經濟成為攫取利益的手段之一,加之21世紀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已然勢不可當,使金融體系呈開放狀態,銀行作為活躍在金融市場的一個細胞,需立足金融開放新常態,在互聯網金融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直面挑戰并抓住發展機遇,使我國農商銀行可以在金融開放狀態下得到良性發展,并能抵擋國際經濟多方競爭沖擊。然而,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當前我國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農商銀行發展方略研究成果相對較少,未能形成極具導向性的發展方略,用以引導我國農商銀行更好適應金融開放新常態,阻滯農商銀行穩健發展,這也為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創造了機會?;诖?,為使農商銀行可以更好適應金融開放新常態,研究其對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1新時代金融開放新特征
(1)經濟全球化。自我國加入WTO后,已然成為國際經濟體系中重要成員,與全球經濟相融合,建設“全球化”經濟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朝著經貿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方向發展,并在市國際市場經濟中感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聯動狀態,這種最有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需要農商銀行擺正姿態、拓寬眼界,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在金融開放狀態下探尋全新的發展機遇。(2)金融自由化。在互聯網體系飛速發展態勢下,金融市場逐漸朝著自由化方向發展,絕大多數國家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引入他國投資,匯率自由調整,尤其在1997年簽署全球金融服務協議后,金融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得以解決,推動金融市場持續開放,并朝著自由化方向發展。(3)國際資本流動速率快。資本是涌動在金融市場中的“血液”,資本流通越順暢、速率越快,說明金融市場越健康,越適合資本投入,形成良性發展生態圈。當前互聯網體系日益健全,國際金融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融資、投資,削減金融經濟運作步驟,使資本可以最快獲取收益并迅速回籠,在保障企業利益的同時,沖擊傳統銀行信貸模式。(4)國際金融市場刮起銀行并購風潮。自20世紀90年代其國際金融市場屢見商業銀行收購、合并、兼并現象,用以適應金融開放發展狀態,同時推動保險等其他行業迅速發展,使金融市場更加活躍。[1]
2農商銀行需要應對的互聯網金融挑戰
(1)金融服務廣度、深度有待加強。金融開放狀態下,企業及個人可供選擇的投資、融資途徑得以拓展,經濟發展良機隨之增多,沖擊傳統農商銀行服務體系,如若農商銀行無法跳脫發展“舒適區”,到互聯網金融市場中“分一杯羹”,它將面臨服務端口緊縮,服務受眾減少的發展“冰點”,影響農商銀行穩健發展。(2)業務模式有待完善。與其他銀行一樣,農商銀行金融業務很多都需要到柜臺及指定網點辦理,手續繁多,信貸審核周期長,且與國際金融相互交融的業務模式相對較少,無法滿足金融開放新常態下個人及企業的發展需求,阻滯自身朝著國際化金融市場挺進。(3)金融開放下的互聯網金融體系有待完善。當前農商銀行普遍缺乏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加之金融開放狀態下的國際經濟市場風起云涌,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與農商銀行相契合的互聯網金融體系仍有待完善。(4)缺乏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人才是推動農商銀行穩步發展的中堅力量,然而當前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相對較少,工作人員未能無法有效抓住金融開放狀態下的發展機遇,未能感受到互聯網金融風險,影響相關發展決策科學性、有效性,嚴重損害農商銀行利益。[2]
3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策略
(1)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ヂ摼W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等優勢,可以打破時間、地點等客觀條件對農商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諸多限制,滿足金融開放新常態下國內、國際金融發展新需求,帶動國內經濟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將國際資本引入國內,使農商銀行可以提高自身服務速率,成為人們在其他國有銀行、外來銀行、互聯網銀行基礎上,熱衷選擇的金融類服務機構。例如,我國農商銀行可以在自建電商平臺中開設“國際金融”服務端口,及時更新金融開放最新資訊,引入符合農商銀行服務能力,契合國內經濟市場發展實況的理財業務,同時可在經濟嗅覺加持下,創新國際金融理財業務,豐富服務受眾的融資、投資選擇,使互聯網平臺成為農商銀行金融開放服務地點之一,并與傳統服務體系互為補充,提高農商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能力。[3](2)完善業務模式。首先,完善互聯網業務流程。農商銀行需秉持快捷、方便、安全、高效服務原則,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削減金融類業務審批流程,為廣大農商銀行用戶提供便利,凸顯互聯網金融優質,讓更多資本快速涌入國內外金融市場,在金融開放態勢下攫取更多經濟收益;其次,完善互聯網金融營銷模式。農商銀行需秉持開放、發展理念,積極學習國際金融產品創新經驗,立足本國經濟發展實況,開發更多金融產品,在此基礎上完善定價體系,避免其僵化且與國際金融市場相脫離,借助互聯網體系拓寬農商銀行營銷渠道,豐富其促銷方式,為此農商銀行需在促銷過程中突出自身特色及服務優勢,以維護客戶利益為核心,提高自身金融開放風險預判能力,在保障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為客戶帶來更多經濟收益,樹立良好的口碑,以更好的姿態立足互聯網金融市場。(3)完善互聯網金融體系。農商銀行需積極學習金融開放狀態下國家頒布的經濟政策,自覺擁抱“互聯網+”時代,累積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完善互聯網金融體系,例如農商銀行可建立國際金融市場監督機制,時刻反饋與自身互聯網平臺對接金融產品及相關服務發展情況,以此為由立足客戶需求,靈活制定應急方案,使互聯網金融體系得以完善。(4)培育互聯網金融人才。相較于傳統農商銀行工作內容來講,互聯網金融相關工作難度更大,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創新能力,可以立足金融開放發展新常態,從農商銀行經濟實力及服務能力著眼,確保金融產品風險小、利潤高,還需工作人員掌握豐富的互聯網知識及IT技術,能保障互聯網金融平臺安全、穩定,避免出現信息泄露、丟失等消極現象?;诖耍r商銀行需自覺承擔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義務,同時與高校對接構建互聯網人才培育體系,使從業人員互聯網金融意識得以增強,金融服務及風險管理質量有所保障。[4]
4結論
綜上所述,農商銀行若想在金融開放新常態下得以穩健發展,需明晰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性,立足農商銀行經濟建設與發展實況,通過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完善業務模式,完善互聯網金融體系,培育優秀的互聯網金融人才,提高自身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的能力,使互聯網金融成為與農商銀行傳統金融體系相互依托、互相補充的重要手段,繼而提高農商銀行綜合發展實力。
參考文獻:
[1]桑志鑫.農商銀行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J].時代金融,2017(12):143,147.
[2]張鋒.試論農商銀行互聯網金融轉型之路[J].現代商業,2017(36):81-82.
[3]孫長福.淺析農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挑戰與機遇[J].經貿實踐,2018(9):173.
[4]肖博.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商銀行服務“三農”的模式研究———以北京農商銀行為例[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作者:段勇 單位:山西省右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 上一篇:金融工具稅收影響與應對策略
- 下一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