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機械生產論文

時間:2022-09-02 10:23:59

導語:企業管理的機械生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管理的機械生產論文

1.我國現有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為國內企業發展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國的經濟、工業建設等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在這種背景下,機械試論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單炳云(浙江杭鉆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4)生產制造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企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反映到生產管理中,卻產生了嚴重的發展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模式、生產觀念、生產方式等方面。但是,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的創新,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但是,考慮到我國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生產管理的起步較晚,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

2.機械生產制造企業面臨的生產管理問題

2.1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國關于機械生產制造的生產管理模式還大多采用上世紀五十年代從蘇聯學習過來的模式,少有改進和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更替,這種管理模式早已不再適應當今時展的要求,對機械生產制造的生產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為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強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推動我國機械生產制造產品走進世界市場,創新管理模式已成大勢所趨。

2.2產品種類單一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適應了一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縮短產品壽命周期是現在多數人們的產品的要求。但是,由于企業存在的諸多主客觀原因,機械生產制造產品存在品種單一、生產周期長、消費價格高且附加值低等問題,這種單一化的經營不僅難以滿足人們需求,也達不到替企業生產化解風險的目標,更不用說給企業帶去豐厚的利潤了。

2.3組織機構不健全

我國傳統的組織生產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難以彌補我國機械生產制造采用“多動力源推進方式”而帶來的生產問題。在這種生產方式下,每個零部件生產階段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生產,這必然會導致生產的混亂,再加上企業缺乏嚴格的對生產的規劃控制手段和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導致難以連續生產,在增加了生產成本的同時卻不能保證產品質量也會同步提高,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2.4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不夠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所以市場也是靈活多變的。一個企業要想占據市場份額,必須能及時捕捉到市場需求的變動,并因此調整企業生產。但是,由于我國機械生產管理模式的中心是產品,對產品的生產編制都是按階段進行的,所以難以及時得到市場反饋,不能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3.關于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生產管理問題的幾點建議

3.1創新生產管理模式

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創新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以適應當今機械生產制造的發展。要促進機械生產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創新生產管理模式、更新生產管理觀念、改進生產管理工作手段勢在必行。如若要引進境外先進管理模式,一定要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再次對管理模式進行改進與創新。

3.2調整生產結構

調整產品生產結構,擴大生產規模,根據市場需求對企業生產進行合理調整,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消費需求。改進以往大批量生產的不足,轉而進行小批量生產多品種的產品,迎合客戶需求。延長機械生產制造的產業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

3.3完善組織管理機構

健全機械生產組織管理機構,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對企業生產進行全面管理。挑選高素質、負責任的人員組成管理機構,對生產進行組織和管理,以便于能及時解決生產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借助于這種生產組織形式,將企業以“產品中心”的生產組織形式轉變為以“零件中心”為主的生產組織形式,完善各階段的零部件生產。

3.4時刻關注市場需求變化

市場需求是指導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主導因素。增強企業生產管理的靈活性,以適應市場需求的多變性。提高警惕,時刻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并根據市場反饋對企業生產進行調整,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4.結束語

機械生產制造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建設,并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機械生產制造業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企業生產管理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只有采取多種措施、利用多種途徑創新企業生產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其對企業經濟的促進作用,才能推進機械生產制造業向前發展。

作者:單炳云單位:浙江杭鉆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