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械問題處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4 06:34:00

導語:重機械問題處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機械問題處理管理論文

摘要:大型起重機械是施工現場重要的建筑設備。本文根據工作實際,針對性的提出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管理環節問題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施工現場的大型起重機械作業滲透到各個專業施工角落,因其具有直接影響施工工期、作業涉及重要設備的吊裝就位、作業服務范圍廣,因而對整個現場施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同一施工現場不同類型和特性的大型機械的管理使用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何處理管理過程中各方面工作的銜接和完善,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1人員素質是基礎

在現今的電建施工現場,大型機械操作人員的素質高低是決定日后能否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正常運行的關鍵。對該群體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熟悉所操作機械的機械性能,能獨立解決簡單的電氣故障。第二,有良好的工作溝通能力。機械運行工作是在操作人員與指揮人員之間配合中進行的,這就要求操作人員要及時適應對象的變化,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溝通,以解決和避免磨合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第三,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大型機械操作人員在施工現場屬于服務崗位,如果不能從服務對象的工作角度去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的話,是不可能干好這項工作的。這就要求一方面從調配人員時把好進場關,另一方面,要從現場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要求入手,使之在逐步適應工作環境的同時以高的起點、新的標準來提高自身素質。

2安裝質量是保證

要根據各類起重機械的特點,把握安裝中的質量預控點。如對自頂升式塔式起重機首先要處理好基礎問題,分清是否投入行走機構,確定是固定式還是底架固定式,有無附著,進而有針對性的確定主要工序。之后要根據各工序質量控制要求,找出各個控制點,結合技術質量要求和檢查方法,明確執行人員和責任人,施工與監督檢查同步進行,以確保安裝質量。

安裝過程中從質量把握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2.1大型機械的轉場保養檢修

對進入施工現場安裝前的大型機械進行常規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保養方針);替換、修復、校正有缺陷的部件,完善安全保護裝置;檢修各機構是否運轉正常;加注、補充、更換油料;清點補齊聯接銷軸、連接螺栓等;電氣部分要檢修、整理各配電箱,替換失效、老化的電器零部件、電纜;修理、加固各種護欄、爬梯、踏板、平臺等。

2.2砼基礎的制作

大型機械砼基礎要保證能承受各種垂直力、彎矩、扭矩;要足夠平,保證安裝的垂直度偏差不超標;要定位正確,起重臂盡可能覆蓋施工作業面,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要依據有關技術標準和說明書設計計算,據勘測資料掌握土體的承載力、各土層摩擦力等,從而保證基礎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可靠的穩定性。要在澆注砼時加強過程觀測和控制,包括連接基座的定位正確、接地裝置的設置連接等,使基礎平面度達到標準以保證塔機安裝后的垂直度不超標。

2.3軌道的鋪設

對于有軌道行走的大型機械(塔機、龍門吊等)要對軌道鋪設范圍的地下管溝、土壤密實程度等情況進行認真的了解,對軌道底部進行砂石鋪設及夯實。尤其對機械初始安裝位置處軌道要進行特別的夯實處理。

2.4各處連接螺栓的緊固力矩要保證

如FZQ1380塔機對各處連接螺栓的力矩均有明確要求:一字梁與十字梁之間連接螺栓擰緊力矩約250N.m,連接瓦連接螺栓的擰緊力矩約為780N.m,承座與頂升套架連接螺栓擰緊力矩約為250N.m,回轉支承與承座連接螺栓擰緊力矩為2940N.m。這就需要用力矩扳手按照不同位置要求調整擰緊力矩,以保證受力需要。

2.5各銷軸聯接處的卡銷要齊全無缺損

這是整體檢查中關鍵的一環,因為一根卡銷存在問題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

2.6各處的主臂拉索、扳起拉索、副臂拉索聯接順序要正確,以免作業時發生干擾

對于DBQ型塔機、履帶吊等涉及多方式拉索聯接一定要捋清各拉索型號、編號、聯接順序,有制造誤差抵消、聯接不能互換的地方尤其要注意。

2.7安裝消缺應盡早安排并盡可能在低處處理

如對于新更換的鋼絲繩要在地面進行“破勁”處理,以免機械頂升到作業高度造成解決問題的困難或無法投入使用。事實證明,在機械初始安裝高度是消缺的最佳位置,即便在安裝時間緊、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必須的程序和步驟是不能簡化和忽略的。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到機械的后續使用效率并帶來潛在的安全危險隱患。

3安全管理是主線

3.1把住施工現場準入關

新購大型機械要把住質量關,購買可靠的高質量產品。要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從降低風險角度出發去選購好產品,不要走入低價購置的誤區。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老產品,企業必須按照現行標準不斷對其進行改造,隨時清除隱患。有了問題的設備,沒有處理好絕不能進行組裝和投入使用。

3.2做好員工培訓工作

員工培訓是增加企業效益、提高員工自身素質、降低事故率的最佳途徑,良好的安全質量培訓是投入最少、收效最大的必由之路。員工培訓的關鍵是針對性強,一定要結合自己機種的技術特點、安全關鍵點,確實讓員工掌握技能。要切實重視培訓的實際效果,員工的意識是否提高了,技能是否掌握了。

3.3要使機械安全管理權威化

如現場機械管理體系為專業公司進駐,應與項目部安監部門搞好人員的安全培訓,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大型機械現場管理和使用制度,并以項目部文件形式下發,以提高該制度的權威性和使用范圍的廣度。對有碰撞危險的大型機械要制定相互之間的防碰撞措施。

3.4安全檢查制度化

機械的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是促進機械安全的有效手段。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要按照安規要求對操作人員班前作業、作業中、結束作業流程中的隨時檢查都應做明確規定。同時,堅持定期的機械巡回大檢查,由各級人員組成,從上而下,從機械部分到電氣部分,分系統、分部位進行檢查,按正常、隱患、緊急三種狀態予以劃分,由負責人審定后確定解決思路和解決期限,努力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給安全隱患留下存在的余地。檢查人員和故障解決人員在檢查之后、問題解決之后,均需在檢查表上簽字確認。這樣,從每日的操作人員、監護人員的常規檢查到定期大檢查,以及及時的故障隱患的排除,從而保障安全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3.5維護保養定期化

實踐證明,只有加強機械日常維護保養才能確保機械連續有效運轉。電建施工現場對大型機械運轉要求是頻繁而嚴格的,機械如因維護保養不到位造成損壞對現場整體吊裝的影響是極大的。對于維護保養人員,要注重提高工作的責任心,不因頻繁接觸而有絲毫懈怠,不因問題大小而有些許忽視。對各機械分階段逐次的進行維護保養,如及時清潔機械衛生、緊固相關聯接螺栓、進行各部位潤滑、機械油品的及時換季、進行軌道的及時調整、電氣系統的檢查和調整等。

3.6針對事故原因制定相應對策

針對事故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防患于未然之間。根據以往所發生事故情況分析,其中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思想上麻痹大意,只注意生產不注意安全;組織機構沒有明確分工,沒有落實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有章不循,違章不究或缺乏必要的嚴格的安全規章制度;放松經常安全教育和培訓考核;對粗制濫造,結構不合理,安裝不好未經鑒定驗收即盲目投入使用;缺乏必要的安全保護裝置或裝置不齊失靈;沒有嚴格的定期維修保養等現場機械管理制度,缺乏必須的經常性檢查。對于以上各方面的主要問題,要建立適合自己的針對性強的管理控制制度和組織監督機構,從管理著手,建立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并持續改進現有的制度和措施,解決可能發生事故的根源。

4現場協調、合理安排是效益

機械管理方面要根據工程的需要科學、合理的選用機械,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段落,以提高現場機械的利用率,減少機械費成本;要定期保養機械,以提高機械的完好率,為整體工程進度提供起重機械保證。對于必須外租的機械設備,要搞好市場調查摸底,從租金、性能、工序安排銜接等方面來綜合考慮,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支出?,F場使用過程中,要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對于不同專業、不同施工隊伍的機械使用要統籌安排、合理考慮,在做好工作配合的同時,搞好和業主或建設單位、機械使用單位及項目周邊的社會關系,創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以促進最佳經濟效益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池仁勇,張定華,王飛絨等,項目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畢星,翟麗,項目管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蔣景楠,遲春浩,楊洪濤,項目管理,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4]山東豐匯設備技術有限公司FZQ1380塔機使用維護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