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影響
時間:2022-10-17 11:12:13
導語: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加工工藝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其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內在影響、受力影響和熱變影響。為了使加工精度達到規定標準,針對這些影響因素,在對零件進行加工時,需要提高加工工藝整體水平,才能使加工精度得到保證,從而提高零件質量。
[關鍵詞]機械加工工藝;零件加工精度;影響
在零件加工期間,工作人員會采取相應的機械加工工藝,這樣不僅能夠使生產更加高效,還能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相反,如果工作人員所使用的加工工藝與實際情況不一致,會降低零件加工精度,在此情形下,工作人員要對機械加工工藝給予高度重視,對加工工藝進行合理使用,從而提高企業效益。
1機械加工工藝概述
機械加工工藝主要是根據機械零件情況,選取相匹配的加工工藝對零件進行加工處理,使零件達到規定要求。從實用方面而言,加工過程對于加工精度有著較大影響,對于加工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正常情況下,需要加工人員遵循相關原則對零件進行有效處理。其一,粗加工,也就是對粗糙部分進行加工,使零件尺寸精度達標;其二,精加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精密計算,根據零件尺寸來計算出相應的數據,確保零件的準確性。在加工結束后,工作人員要對零件進行全面檢查,一旦發現零件超過規定范圍,要對零件進行淘汰,然后對零件進行包裝處理。從整體方面來看,加工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嚴格監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生產質量,還能確保生產人員操作的規范性,從而使零件加工精度得到全面提高。
2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
2.1內在影響因素
內在因素對于零件加工精度有著較大影響,并且這一因素很難得以消除,如果機床幾何精度誤差相對較大時,會給接下來的加工帶來嚴重影響,在加工期間,對于設備有著較高要求,如果設備質量沒有達標,這樣不僅會降低零件精度,還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有的企業為了經濟效益,缺少對設備的資金投入,使得設備相對落后,無法滿足零件精度相關要求,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有大型組合機械作為支撐,這樣不僅能夠對零件進行有效安裝,還能達到一體化程度,降低對零件精度的影響。但在實際操作中,有的生產人員操作不規范,使得磨損的產生,使得機器各部分之間有著一定差距,降低了零件加工精準度。
2.2受力影響因素
對于加工系統來說,在運行期間,系統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使得系統出現變形,造成系統位置發生較大變化,給系統正常運行帶來較大影響。出現該種現象的原因有:其一,系統實踐能力相對較強。在系統運行階段,在對刀具與夾具進行使用時,常常需要其有著較強的承載力,但如果長時間工作,容易使刀具位置發生變化,導致其出現變形。其二,系統是由各個部分所構成,不僅要承擔系統內部帶來的壓力,還要對零件的壓力進行承受,使得作用力相對較大,造成加工精度易于受到受力的影響。
2.3熱變影響因素
在加工階段,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可以分為:其一,在切削過程中,有的加工人員為了生產效率,缺少對專業工具的使用,使得加工精度較低。有的加工人員為了使零件達到標準,反復對零件進行切割,這時會產生較大摩擦,并釋放一定熱量,這樣不僅容易使零件出現變形,還會降低零件質量。如果零件長度較長時,需要精度有著更高要求,對于機器而言,有的部件在運行期間會相互作用,使得機器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越來越高時,會使得機器自身結構受到影響,導致某些部位出血緊繃狀態,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其二,機器在加熱時,會使得機器運轉發生較大變化,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降溫處理,這樣才能使零件精度達標。
3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控制策略
通過對影響零件加工精度因素的分析,需要工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首先,控制零件制造過程。在對加工工藝進行應用時,工作人員要對幾何精度誤差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給零件精度帶來較大影響。幾何誤差主要由于在設備使用期間,工作人員沒有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使得設備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降低了生產質量,導致誤差的產生。其次,控制溫度。在加工期間,工作人員要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一旦發現設備運行溫度較高時,工作人員要采取降溫措施,比如,在磨削時,機械部件會產生較大摩擦,并釋放出較大熱量,工作人員可以運用水冷卻方式進行控制,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4結語
從上面論述可知,機械加工工藝對于零件加工精度有著較大影響,因此,工作人員要對加工工藝進行有效控制,避免零件受到外力的干擾,從而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參考文獻】
[1]付繼紅,盧社軍.試析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44.
[2]劉志剛.試析機械加工工藝對加工精度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2(29):78-79.
[3]朱春玲.試析機械加工工藝對加工精度的影響[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07):62.
作者:虞戰峰 單位:無錫技師學院
- 上一篇:外語詞匯認知教學實踐策略
- 下一篇:探究式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