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制解調器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8 10:22:00

導語:調制解調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調制解調器研究論文

1緒論

1.1虛擬儀器

1.1.1虛擬儀器的概念

虛擬儀器的概念最早由美國N工公司于1895年提出n,其英文原稱為VrulInstrument,簡稱vi。所謂虛擬儀器,就是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硬件平臺上,其功能由用戶設計和定義,具有虛擬面板,其測試功能由測試軟件實現的一種計算機測試系統.虛擬儀器的實質是利用計算機顯示器的顯示功能來模擬傳統儀器的控制面板,以多種形式表達輸出檢測結果:利用計算機強大的軟件功能來實現信號數據的運算、分析和處理:利用工/0接口設備完成信號的采集、測1t與調理,從而建立集各種測試功能為一體的計算機儀器系統。使用者通過鼠標和鍵盤操作虛擬面板,就如同使用一臺專用測盆儀器一樣。

虛擬儀器徹底打破了傳統儀器只能由生產廠家定義,用戶無法改變的局面,從而使得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方便靈活地用鼠標或按鍵在計算機顯示屏幕上操作虛擬儀器軟面板的各種“旋鈕”進行測試工作,并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要求通過窗口切換不同的虛擬儀器,或通過修改軟件來改變、增減虛擬儀器系統的功能與規模。虛擬儀器具有的這種“可開發性”和“可擴展性”等優越特點使虛擬儀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1.1.2虛擬儀器的構成及其分類

虛擬儀器由通用儀器硬件平臺(簡稱硬件平臺)和應用軟件兩大部分構成。

(1)虛擬儀器的硬件平臺

虛擬儀器的硬件平臺由兩部分組成:

(a)計算機一般為一臺PC機或者工作站,其為硬件平臺的核心。

(b)I/0接口設備I/0接口設備主要完成被測輸入信號的采集、放大、A/D轉換。不同的總線有其相應的I/0接口硬件設備,如利用PC機總線的數據采集板卡、GPIB總線、VXI總線儀器模塊、PXI總線儀器模塊、串行總線儀器等。

虛擬儀器的構成方式主要有5種類型:

.PC-DAQ系統

PC-DAQ系統是以數據采集卡、信號調理電路及計算機為儀器硬件平臺組成的插卡式虛擬儀器系統。這種系統采用計算機的PCI或工SA總線,數據采集卡直接插入計算機底板上的相應總線插槽.

.GPIB系統GPB系統是以PB標準總線儀器與計算機為儀器平臺組成的虛擬儀器測試系統。

.VXI系統VX6是以VXI標準總線儀器模塊與計算機為儀器平臺組成的虛擬儀器測試系統。

.PXI系統PX工系統是以PXI標準總線儀器模塊與計算機為儀器平臺組成的虛擬儀器測試系統。

.串口系統串口系統是以Serial標準總線儀器與計算機為儀器平臺組成的虛擬儀器測試系統。

(2)虛擬儀器的軟件

目前虛擬儀器軟件開發工具有如下兩類:

.文本式開發平臺:如VisualC+,VisualBasic,LabWindows/CVI等,

.圖形化開發平臺:如LabVIEW,HPVE等。.

虛擬儀器軟件由兩部分組成,即應用程序和I/0接口儀器驅動程序.應用程序又包含實現虛擬面板功能的軟件程序和定義測試功能的流程圖軟件程序.I/0接口儀器驅動程序完成對特定外部硬件設備的擴展、驅動與通信.

1.2LabVIEW開發平臺簡介及G語言

LabVIEW是實驗室虛擬儀器集成環境(LaboratoryVirtualInstrumentEniernokec)NTOANTUET'''',gnigWrbnh的縮寫,是美國國家儀器公司(AINLISRMNS"簡稱NI)推出的基于G語言(GraphicsLanguage,圖形化編程語言)的虛擬儀器軟件開發平臺,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發展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化軟件開發集成環境,全球僅次于C/C+十開發平臺。

1.3目的與意義

用LABVIEW構建一個模擬電子技術虛擬實驗系統——調制解調器。

從現實的意義上來說,在高等工程教育中采用虛擬實驗室,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實驗與實習經費嚴重短缺問題。作為傳統電子技術實驗的補充,使學生初步掌握仿真軟件技術,可使實驗內容緊密聯系課本內容,比較全面地概括和反映部分所學的知識點,將課堂內容具體化。

同時,利用虛擬儀器技術實現對儀器設備的遠程、分布式控制,。一方面繼承實物實驗可操作性、參與性強的優點,另一方面又可利用計算機優勢,發揮其直觀、動態模擬、迅速準確、資源共享、資金投入量少等特點,從而建立一種新型的實驗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2工具LABVIEW

2.1LabVIEW開發平臺簡介

LabVIEW是一個完全的、開放式的虛擬儀器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利用它組建儀器測試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可以大大簡化程序的設計。LabVIEW與VisualC++、VisualBasic、

LabWindows/CVI等編程語言不同,后者采用的是基于文本語言的程序代碼(Code),而LabVIEW則是使用圖形化程序設計語言G(Graphic),用框圖代替了傳統的程序代碼。LabVIEW所運用的設備圖標與科學家、工程師們習慣的大部分圖標基本一致,這使得編程過程和思維過程非常的相似。

LabVIEW包含有專門用于設計數據采集程序和儀器控制程序的函數庫和開發工具庫。

LabVIEW的程序設計實質上就是設計一個個的“虛擬儀器”,即“VIs”。在計算機顯示屏幕上利用函數庫和開發工具庫產生一個前面版(FrontPanel);在后臺則是利用圖形化的編程語言編制用于控制前面板的框圖程序。程序的前面板具有與傳統儀器相類似的界面,可接受用戶的鼠標和鍵盤指令。一般來說,每一個VI都可以被其他VI調用,其功能類似于文本語言的子程序嵌套;而這種嵌套的層次,從理論上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LabVIEW是帶有可擴展函數庫和子程序庫的通用程序設計系統。它提供了用于GPIB設備控制、VXI總線控制、串行口設備控制、以及數據分析、顯示和存儲的應用程序模塊。

LabVIEW可方便的調用Windows動態鏈接庫和用戶自定義的動態鏈接庫中的函數;LabVIEW還提供了CIN(CInterfaceNode)節點使得用戶可以使用由C或C++語言,如ANSIC,編譯的程序模塊,使得LabVIEW成為一個開放的開發平臺。LabVIEW還直接支持動態數據交換(DDE)、結構化查詢語言(SQL)、TCP和UDP網絡協議等。此外,LabVIEW還提供了專門用于程序開發的工具箱,使得用戶能夠很方便的設置斷點,動態的執行程序來非常直觀形象的觀察數據的傳輸過程,以及進行方便的調試。

LabVIEW的運行機制就宏觀上講已經不再是傳統上的馮·諾伊曼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執行方式了。傳統的計算機語言(如C)中的順序執行結構在LabVIEW中被并行機制所代替;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帶有圖形控制流結構的數據流模式(DataFlowMode),這種方式確保了程序中的函數節點(FunctionNode)只有在獲得它的全部數據后才能夠被執行。

也就是說,在這種數據流程序的概念中,程序的執行是數據驅動的,它不受操作系統、計算機等因素的影響。

既然LabVIEW程序是數據流驅動的,數據流程序設計規定,一個目標只有當它的所有輸入有效時才能夠被執行;而目標的輸出只有當它的功能完全時才是有效的。這樣,LabVIEW中被連接的函數節點之間的數據流控制著程序的執行次序,而不像文本程序受到行順序執行的約束。從而,我們可以通過相互連接函數節點快速簡潔的開發應用程序,甚至還可以有多個數據通道同步運行,即所謂的多線程(Multithreading)。

LabVIEW的核心是VI。VI有一個人機對話的用戶界面——前面板(FrontPanel)和相當于源代碼功能的框圖程序(Diagram)。前面板接受來自框圖程序的指令。在VI的前面板中,控件(Controls)模擬了儀器的輸入裝置并把數據提供給VI的框圖程序;而指示器(Indicators)則是模擬了儀器的輸出裝置并顯示由框圖程序獲得或產生的數據。當把一個控件或指示器放置到前面板上時,LabVIEW便在框圖程序中相應的產生了一個終端(Terminals),這個從屬于控件或指示器的終端不能隨意的被刪除,只有刪除它對應的控件或指示器時它才會隨之一起被刪除。

用LabVIEW編制框圖程序時,不必受常規程序設計語法細節的限制。首先,從函數面板(FunctionPalette)中選擇需要的函數節點(FunctionNode),將之置于框圖上適當的位置;然后用連線(Wires)連接各函數節點在框圖程序中的端口(Port),用來在函數節點之間傳輸數據。這些函數節點包括了簡單的計算函數、高級的采集和分析VI以及用來存儲和檢索數據的文件輸入輸出函數和網絡函數。

用LabVIEW編制出的圖形化VI是分層次和模塊化的。我們可以將之用于頂層(TopLevel)程序,也可用作其他程序或子程序的子程序。一個VI用在其它VI中,稱之為subVI,subVI在調用它的程序中同樣是以一個圖標的形式出現的;為了區分各個subVI,它們的圖標是可編輯的。LabVIEW依附并發展了模塊化程序設計的概念。用戶可以把一個應用任務分解成為一系列的子任務,每個子任務還可以分解成許多更低一級的子任務,直到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為許多子任務的組合。首先設計subVI完成每個子任務,然后將之逐步組合成為能夠解決最終問題的VI。

圖形化的程序設計編程簡單、直觀、開發效率高。隨著虛擬儀器技術的不斷發展,圖形化的編程語言必將成為測試和控制領域內最有前途的發展方向。

2.2LabVIEW的優勢

我們以前在實驗室做模電實驗的時候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真實的儀器,但是這種傳統的實物實驗模式有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

(1)學生不熟悉線路連接,在連接儀器時極易出錯。

(2)線路連接錯誤,易造成電子元器件及測試儀器的損壞。學生不熟悉儀器操作也是造成儀器容易損壞的原因。

(3)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安排實驗時間,更不能像做家庭作業一樣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有限的教學時數與學生技能的提高矛盾突出。

(4)實驗的元器件離散性大,環境變化引起的溫漂、干擾等因素會造成實驗數據的偏差。

(5)傳統的電子技術實驗是以實物為主的,設備易磨損老化,需要定期更新;教學實驗室的設備配置與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相對應,隨著教學要求的提高及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實驗設備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數量也要有所增加,這要消耗我們有限的教學經費。

而使用LABVIEW恰好能夠彌補實驗的不足。它的優點是:

(1)在計算機上即可完成和實現實驗的線路連接,例如,顯示檢測點的電壓電流波形及對電路進行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態分析、傅立葉分析等多種分析,及時獲得實驗結果。

(2)評估元器件參數變化(包括故障)對電路造成的影響。分析一些較難測量的電路特性,如進行噪聲(Noise)、頻譜(Fourier)、器件靈敏度(Sensitivity)、溫度特性(Temperature)分析等。

(3)可以在短暫的實驗時間里快速完成較復雜的線路連接、測試工作。

(4)可以很容易地實現對學生的量化評估。

2.3LabVIEW應用解決方案

LabVIEW自1986年正式推出,至今已發展到以最新版本LabVIEW7.0Express為核心,包括控制與仿真、高級數字信號處理、統計過程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眾多軟件包,可運行于現今所有Windows系統、Linux,Macintosh,Sun和HP-UX等多種平臺的工業標準軟件開發環境〔,們。其已被廣泛應用于包括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通信、汽車、半導體和生物醫學等世界范圍內的眾多領域,其概括如下:

(1).LabV工EW應用于測試與測量

LabVIEW已成為測試與測量領域的工業標準,通過GPIB,VXI,PLC、串行設備和插卡式數據采集板卡可以構成實際的數據采集系統。它提供了工業界最大的儀器驅動程序庫,同時還支持通過Internet,ActiveX,DE、和SQL等交互式通信方式實現數據共享,它提供的眾多開發工具使復雜的測試測量任務變得簡單易行.

(2).LabV工EW應用于過程控制和工業自動化

LabVIEW強大的硬件驅動、圖形顯示能力和便捷的快速程序設計為過程控制和工業自動化提供了優秀的解決方案.同時由于NI公司提供有全系列的基于PC的多功能板卡,其與LabVIEW在底層即實現了軟、硬件的無逢連接,節約了系統的構建時間并增強了系統可靠性。

(3).LabVIEW應用于實驗室研究與自動化

LabVIEW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了功能強大的高技數學分析庫,包括統計、估計、回歸分析、線性代數、信號生成算法、時域和頻域分析等眾多科學領域。在聯合時域分析、小波和數字濾波器等高級或特殊分析場合,LabV工EW提供有專門的附加軟件包。

3方案論證

3.1可行性研究

在虛擬儀器系統中,信號的獲取與采集是由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硬件平臺來完成的。在此硬件平臺基礎上,調用測試軟件來完成某種功能的測試任務,便可構成該種功能的虛擬測量儀器。在同一硬件平臺上,調用不同的測試軟件的可構成不同功能的虛擬儀器。因此,出現了‘軟件就是儀器’的概念。如對采集的數據通過測試軟件進行標定和數據點的顯示就構成了一臺數字示波器;如對采集的數據利用軟件進行FFT變換,則構成了一臺頻譜分析儀……信號分析與處理要求取的特征值,如峰值,真有效值,均值,均方值,方差,標準差,以及頻譜,相關函數,概率密度函數等,如用硬件電路來獲取,其電路是復雜的,昂貴的,甚至是不易實現的,然而用軟件編程來獲取是很容易實現的。這是虛擬儀器比傳統儀器具有的絕對優勢所在。

LabVIEW提供了各種常用的包括信號時域分析,相關分析,曲線擬合,微分,積分等信號分析、處理所需的圖標。這些圖標各自對應一段軟件子程序,可在流程圖編輯窗口中的‘function’功能模板上的‘signalprocessing’子模板上方便的調出,供用戶編輯流程圖使用。

3.2系統的功能作用

3.2.1輔助課堂教學

傳統的模電技術教學往往是理論教學和實驗部分分開進行。教師在教室內用粉筆、黑板傳授抽象的理論知識,在黑板上畫電路圖,給學生分析電路特性,分析電路隨著某一元件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教師講得辛苦,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學生聽課吃力,往往不得要領,很難對有關理論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行實驗,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檢驗課堂上傳授的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但是我們很難將一個實驗搬到課堂中來,倘若有虛擬實驗室,便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其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讓抽象的理論及時得到檢驗,給予學生感官上的認識,達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有機過渡。

3.2.2仿真

輔助實驗教學的開展,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檢驗模電技術理論和知識的環境。充分利用計算機快速準確將繁瑣的計算公式通過編制程序計算出結果,畫出精確仿真圖線,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復雜的電路。學生可以獨立使用自己計算機中構建的虛擬實驗室,主動設疑、實驗,不斷地得到實驗結果;并且可以修改參數,在不必擔心損壞儀器的情況下,迅速進行實驗仿真,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是有益處的。

3.2.3便于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知道用實物設計制作復雜一點的電路,在連線上是十分復雜的,光連線就要花費不少功夫;接好電路后,為了使電路處于滿意的工作狀態,不斷的調整參數也是十分費時費工的。學生要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模電電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現在,虛擬實驗室給學生創造一個優良環境,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智慧,展現他們的才華。

3.2.4完善電子線路的遠程教學

實驗虛擬化,把實驗室搬到了網絡,更加完善了模電技術這門課的遠程教學

4LabVIEW模塊

4.1函數簇bundle

4.2波形圖

4.3正弦波形發生器簡介

1sinewave.vi圖標調用路徑

sinewave.vi圖標的調用路徑是functions>>analyze>>signalprocessing>>signalgeneration>>sinewave.vi

2sinewave.vi圖標與輸入,輸出端口參數

圖1sinewave.vi圖標

圖2sinewave.vi圖標與端口圖

函數圖標左側一列為輸入端口,即該函數調用錢的參數設置端口。

Samples:生成波形的總點數N

Amplitude:生成波形的幅值。

F:生成信號的數字頻率。

Phasein:生成波形的初始相位。

Resetphase:默認生成值為true。當為ture時,函數以Phasein的值作為初始相位,如果該值為false,則函數以上一次調用后的Phaseout輸出值為此次波形的初始相位,顯然,此時產生的信號波形是連續光滑的。

函數圖標的右側一列為輸出端口,其各自的含義如下。

Sinewave:數組名,該數組內存放所生成的波形數據。

Phaseout:當Resetphase為ture時,該參數無效。當Resetphase為false時,該參數作為下一次生成正弦波的初始相位。

Error:錯誤代碼。若有錯誤,則輸出錯誤代碼。根據錯誤代碼,查找LabVIEW幫助文件,可以找到與錯誤代碼對應的錯誤含義

4.4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

(1)幅頻特性的一般表達式

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是一種用所謂最平通帶特性去逼近理想低通特性的濾波器。其幅頻特性為|H(ω)|=1/[1+(ω/ωc)2n]式中,n=1,2,3…為濾波器的階次。

(2)一階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

傳遞函數為:

H(s)=Kb0/(b1s+b0)=K/(τs+1)

式中。τ=b1/b0,s=σ+jω.若令σ=0得到頻率特性如下:

H(jω)=H(ω)=k/(τjω+1)

幅頻特征:

A(ω)=|H(jω)|=k/[1+(ω/ωc)2]

式中ω=1/τ為轉折頻率,與式相比它就是n=1時的式

相頻特性為:

θ(jω)=θ(ω)=-arctgωτ=-arctg(ω/ωc)

(3)butterwoethfilter.vi圖標的調用

butterwoethfilter.vi圖標的調用路徑

執行functions>>analyze>>signalprocessing>>filter>>butterwoethfilter.vi操作。

其圖標為

butterwoethfilter.vi圖標

butterwoethfilter.vi圖標的參數設置

butterwoethfilter.vi圖標及其窗口

圖中左側為輸入端口參數,右側為輸出端口參數。

輸入端口參數如下:

X欲處理數據

Sanplingfeq;fs:采樣頻率,通常就是輸入數據X的采樣頻率,默認為1.0,此值必須大于0。

Highcutofffreq:fh:濾波器的低截止頻率,對低通和高通濾波器,這個參數被忽略。

Lowcutoddfreq:fl:濾波器的低截止頻率,此頻率必須滿足采樣定律,fl的取值范圍為:

0〈f1〈fs/2,其中,fs為采樣頻率。默認值為0.125。

order:濾波器的階次,其值必須是大于0的整數。

Filtertype濾波器的類型,0表示lowpass(低通)1表示highpass(高通)2表示bandpass(帶通),3表示bandstop(帶阻)。

輸出端口如下:

filteredX:濾波后的數據。

Error:錯誤代碼值,返回值模塊執行中的錯誤代碼。

5程序設計

5.1虛擬正弦波仿真信號發生器

(1)功能描述

該正弦波仿真信號發生器可產生正弦信號指標如下

頻率范圍0.1Hz~~10kHz可選

初始相位0~~180可選

幅值0.1V~~5.0V可選

生成波的總點數N=8~~512可選

(2)設計步驟

前面板設計

(a)五個輸入型數字控件

五個輸入型數字控件供使用者鍵入生成正弦波的頻率fx,初始相位,幅值,總采樣點數N和采樣頻率fs操作controls>>numeric>>numericcontrol五次,得到五個輸入型數字控件,分別標記為‘信號頻率’‘采樣頻率’‘采樣點數’‘信號幅值’和‘初始相位’

(b)一個輸入顯示圖型控件

輸出顯示型圖形控件用來顯示所產生的正弦波波形

執行controls>>graph>>wavegraph操作,調入圖形控件graph。其橫軸為時間軸。應考慮到生成的信號頻率跨度大,在0.1Hz~~10kHz范圍內,其周期跨度也大,在10s~~0.1ms范圍內,縱軸為電壓軸,生成信號幅值的范圍應充滿整個顯示畫面,故選用‘graph’顯示器。

注意,控件參數設置應考慮到采樣頻率fs,數字頻率f,一個周期采樣點數n與總點數N=samples的關系:fs=nfx,故fs的最大值應是被測信號頻率fx最大值的n倍,且N>=n

(c)兩個開關控件

執行controls>>button>>verticalswitch操作,調入開關按鈕控件,標記為‘復位相位’

執行controls>>button>>textbutton操作,調入開關按鈕控件,標記為‘OFF’

如上設計的前面板如圖所示

流程圖設計

在流程圖中執行functions>>structures>>whileloop操作,調入while循環結構

執行functions>>numeric四次,可以分別放置一個除法器,一個倒數器,及兩個常數在流程圖中執行functions>>analyze>>signalprocessing>>signalgeneration>>sinewave.vi操作,可調入sinewave.vi圖標

在流程圖中執行functions>>cluster>>bundle操作,調入bundle圖標

在流程圖中執行functions>>time&dialog>>wait操作,調入時鐘圖標

在流程圖中執行functions>>Boolean>>not操作,調入not圖標

連線形成的虛擬正弦波發生器的流程圖如圖所示

圖虛擬正弦波發生器前面板

注所需的數字頻率由除法器的輸出提供,該除法器完成信號頻率與采樣頻率之比的運算,同時將采樣頻率取倒數轉換為采樣間隔,給出正弦波形的采樣間隔,便于顯示。

運行檢驗

設置正弦信號f=0.2Hz,初相位=0,幅值=1.0V,采樣頻率=10Hz復位相位選為TRUE,采樣點數為100,生成的正弦波如圖所示

圖虛擬正弦波發生器流程圖

5.2設計舉例虛擬調制解調器

(1)功能要求

用該調幅波解調器可觀察調幅波,以及經過巴特沃斯濾波器后的解調信號波形。

(2)調制解調原理

(a)調幅波的數字表達式及其特性

u(t)=Emz(t)sinω0t

式中。Em——常量w——高頻載波角頻率。z(t)——低頻緩變信號,其上限角頻率為Ω

上式就是調幅波的一般數字表達式,它反映了低頻緩變信號z(t)對一高頻ω振蕩信號sinω0t的控制。通常一般將控制高頻信號的緩變信號稱為調制信號,載送緩變信號的高頻ω0振蕩信號sinω0t稱為載波。利用信號z(t)來控制或改變高頻振蕩的幅值稱為調制過程。

(b)調幅波的解調

調幅波u(t)的幅值反映調制信號數值的變化,在調制器之后加解調器,可將被測的調制信號z(t)與調幅波u(t)分離,并最后提取出來。解調器由乘法器和低通濾波器組成,其原理框圖如圖所示

圖解調器原理框圖

解調器中的乘法器有兩個輸入信號,一個是待解調的調幅波u(t)

u(t)=Ez(t)*sinω0t

式中。E——比例常數乘法器的另一個輸入信號u(t)稱為參考信號,它應是與載波頻率ω0相同頻率的高頻信號,考慮到實際情況中,載波信號sinω0t會有一個相位差θ,則u(t)為:

u(t)=Ur*sin(ω0t+θ)

于是,乘法器的輸出y(t)為

y(t)=u(t)*sin(ω0t+θ)=Ez(t)*sinω0t*U*sin(ω0t+θ)

令A=EUr,并根據三角函數關系,上式可寫為

y(t)=Az(t)sinω0t*sin(ω0t+θ)

=0.5Az(t)[cosθ-cos(2ω0t+θ)]

=0.5Az(t)cosθ-0.5Az(t)cos(2ω0t+θ)

當乘法器后接的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遠遠小于頻率2ω0,并大于信號z(t)的最高頻率Ω時,上式中的頻率分量cos(2ω0t+θ)項將被低通濾波器大大衰減,而只有差頻信號項0.5Az(t)cosθ輸出,于是解調器的輸出為f(t)為:

f(t)=0.5Az(t)cosθ=kz(t)

式中,k=0.5Acosθ為比例常量,可由實際標定得到

設計步驟

前面板設計

在上例虛擬正弦信號發生器發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正弦波發生器,為兩個正弦波發生器一個做載波,一個做調制信號。

前面板設計同上例。需添加參數輸入型數字控件,用以設置低通濾波器的低截止頻率。增加三個輸出顯示型控件,分別用以顯示載波,調制波,解調波的波形,設計完畢的前面板如圖所示

圖虛擬調幅波解調器前面板

流程圖設計

在設計舉例虛擬正弦信號發生器的流程圖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正弦波發生器圖標,另外執行functions>>analyze>>signalprocessing>>filter>>butterwoethfilter.vi操作,調入巴特沃斯濾波器圖標

設計完畢的流程圖如圖所示

運行檢驗

設置低頻調制信號的頻率為1Hz,幅值為1V,初始相位0,設置載波高頻信號的頻率為10Hz,幅值為1V,初始相位為0,設置巴特沃斯濾波器的低截止頻率為2Hz,設置對調制和載波信號的采樣頻率均為50Hz,采樣點數均為200點。運行結果如圖所示

圖虛擬調幅波解調器前面板

6結論:

事實證明將虛擬儀器技術引入到教學實驗中是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應用虛擬儀器技術,使我們能夠在計算機上按照自己的需求來設計實驗與儀器,方便靈活而且開發周期短。它可以提高實驗效率、降低實驗成本、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其具有傳統實驗所無可比擬的優勢。本文設計的調制解調器正是實現了模電實驗的仿真。

參考文獻

[1][美]RobertHBishop,LabVIEW7實用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王海寶LabVIEW虛擬儀器程序設計與應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楊樂平,李海濤,楊磊,LabVIEW程序設計與應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4]侯國屏,王珅,葉齊鑫,LabVIEW7.1編程與虛擬儀器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張凱,周陬,郭棟,LabVIEW虛擬儀器工程設計與開發,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論文關鍵詞:LABVIEW模擬電子技術虛擬實驗調制解調器

論文摘要:虛擬技術的發展使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分析設計過程得以在計算機上輕松、準確、快捷地完成。這樣,一方面克服了實驗室在元器件和規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損壞儀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實驗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從而促進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的現代化。本文介紹了基于LabVIEW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系統——虛擬調制解調器的設計與實現。此系統具有參數調節方便、易實現、可靠度高等優點。在高等工程教育中采用虛擬實驗室,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實驗與實習經費嚴重短缺問題。作為傳統電子技術實驗的補充,使學生初步掌握仿真軟件技術,可使實驗內容緊密聯系課本內容,比較全面地概括和反映部分所學的知識點,將課堂內容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