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機械制造類實訓思考

時間:2022-10-13 11:37:44

導語:高職機械制造類實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機械制造類實訓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也不斷深入,對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時期,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的教學不應該單純依靠傳統的理論教學,未來的教學趨勢是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而生產性實訓則是理論和實踐有效融合的最好方式,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校和政府的教育資源,組織好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工作。內容結合目前我國高校所開展的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的發展現狀,針對其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此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

[關鍵詞]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發展對策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發展的轉型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制造業機械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未來的產業競爭也更多地表現為人才的競爭,提高機械制造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水平,對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完善自身的生產性實訓,對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自身的發展都具有積極影響。

一、目前我國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的發展現狀

機械行業涉及較廣,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和民生。因此,高職院校只有完善各環節教學供學生實踐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機械專業高技術人才。其中,生產性實訓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完成綜合設計制造練習的生產技術工作實踐,增進學生實踐工作能力,提高崗位操作水平。如企業訂單的零件加工,提供產品設計、檢測服務等。生產性實訓通過生產或服務促進學校和企業的聯系,縮短距離感,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又為企業創造價值,一舉兩得。然而,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中還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在實際的生產性實訓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來約束,學生行為懶散,缺乏實訓的認真態度,造成實訓材料的浪費以及機械設備的毀壞;或者是學習的知識理論不能靈活地運用到實際訓練中,操作不規范,不能認識到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的重要性。另外,部分學校沒有充分重視機械專業的生產實訓環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接受書本上理論知識的普及,而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環節成了擺設,過程也過于形式化,學生們對于產品的加工和生產還停留在認知的階段上,不能有效地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同時生產性實訓的時間不充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嚴重制約了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的完善和發展。

二、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的發展對策

(一)提供全方位的實訓指導。首先,在機械制造專業生產性實訓中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雖然,學生在實訓以前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一定的機械制圖知識,但是還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教師應預先講解形位公差、尺寸等問題,以及機床操作的工藝過程和注意事宜。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和研究各類加工工藝的方法和精度要求,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際訓練。并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指出學生實訓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正確的指導或示范。(二)培養學生的規范操作能力。生產性實訓中,教師布置真實的任務,并選擇企業的真實產品進行帶料加工。例如,選擇微電機軸的加工;多刀工藝下鑄鐵端蓋的粗、精加工;機床附件的粗、精加工;偏心螺桿、螺母的粗、精加工。讓學生真實體會生產任務的嚴肅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力,并養成節約實訓材料成本的良好職業習慣。(三)零件工藝文件編制與加工能力。教師布置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任務,由學生編排不同的加工方案,再由教師進行點評,選擇最佳的?;虬凑战處煹闹笇Х桨福瑢W生自己準備刀具、量具上機床加工。通過實訓促使學生了解各類零件的實際用途及各類機床的生產作用。此外,還需解決生產組織能力與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到機械制造工作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提高職業的榮譽感。(四)重視加工的成本核算環節。在機械制造類生產實訓中,增加和重視其過程的成本核算環節,并向學生滲透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產品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社會輸送先進的技術型人才做鋪墊。

總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期,企業專業性人才的綜合能力十分重要,因此,作為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搖籃,高職院校要格外重視教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在對機械制造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科學地利用專業化的生產性實訓教學環節,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完善學生的專業化操作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就業和競爭能力。

作者:龔煌輝 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龍根,陳惠,藍蘇江.引企入校實施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15(11).

[2]韋林,陳文勇,王大紅.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2(29).

[3]王雷,段曉旭.高職機械加工類校內生產性實訓創新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