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01 05:56:00

導語: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開展網絡環境下財務集中管理的研究,從IT的視角詮釋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探討網絡環境下此種模式的解決方案等,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和我國的會計理論都具有積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設計了在網絡環境下企業集團會計管理中的集中核算與控制、全面預算、全面成本管理3個解決方案,并充分采用了圖表、流程說明等方式以使模式解決方案更易理解。

關鍵詞:網絡環境;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風起,為企業集團的發展和擴張提供了條件。一方面給企業集團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也使得集團財務管理日趨復雜,財務管理問題不斷增多,財務監控的力度不斷弱化。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集團紛紛將信息技術與管理融合,將傳統管理轉向信息化管理,特別是在財務管理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網絡環境下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得到廣泛關注,并成為目前跨國企業集團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1網絡環境下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構建

1.1網絡環境下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構建方式

對于集團企業而言,必須根據集團組織特點、管理需求等因素確定IT應用架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配置管理軟件資源,最終保證各類企業集團的信息質量。目前,IT環境下財務集中管理可以劃分為3種:實時集中、定期集中和混合集中。

(1)實時集中。實時集中指的是采用B/S技術構建財務集中管理平臺,在集團總部配置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軟件資源,并使企業集團各成員將前端數據實時傳遞到集團總部,集團能夠利用信息評價整個集團成員的績效等。

對于產業型集團而言,集團往往集中調配核心資源(如資金、人力資源、關鍵設備及物料等)并監督其運用;集中制定、統一執行銷售政策、會計政策;集團對子公司業務過程和結果進行監控。因此,對于這類集團企業,可以采用實時集中的方式。

企業集團各成員不需要層層匯總報表,卻能實時掌控整個集團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實時性、正確性。

(2)定期集中。指的是采用C/S技術或B/S技術構建財務集中管理平臺,在集團和各成員配置相應的軟件資源,各成員定期將報表或者賬簿數據傳遞到集團,實現集中管理。

對于投資型集團而言,集團和子公司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集團一般定期通過報表信息、財務分析信息等,了解子公司的經營狀況。為了適應這類企業集團的管理需要,同時又要保證集團整體信息質量,建議可以采用定期集中模式。

如果采用定期賬簿集中,企業集團各成員不需要層層匯總報表,卻能定期掌控整個集團的信息,有效地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實時性、正確性。

(3)混合集中。指的是采用C/S或者B/S技術支持,企業集團每個成員的數據和管理軟件都存放在本地,然后定期通過網絡將報表或重要指標報送到集團。

對于管理型集團而言,往往會出現不同的子公司管理方式不同的現象,部分子公司需要集中管理、強化控制力度,其他子公司需要分散管理

1.2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框架

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正是將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機融合,提高集團財務和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對整體的企業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優化,從而實現集團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財務管理新模式。其主要的框架主要包括:

(1)會計集中核算與控制解決方案:以核算為基礎,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核算平臺,為管理和監控提供實時數據;(2)全面預算解決方案: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和控制體系;(3)全面成本管理解決方案: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標準成本管理體制。制定標準嚴格的消耗定額,實行內部核算價格的市場化,并且分解和落實目標成本到車間和工作中心,核算和控制標準成本與時間成本的差異,嚴格考核,獎懲相應的責任者。

2網絡環境下企業集團財務全面成本管理模式的實現

成本管理就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費用的開支所進行的一系列預測、決策、計劃、組織、核算、分析和控制工作。

2.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所核算的對象就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包括各種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所核算的范圍僅限于生產環節所發生的各種費用。為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標,企業會建立起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標準成本管理體制。

(1)成本核算的組織模式。

在成本核算的組織模式上,由于集團內工廠之間所生產的產品會存在不同的關系,因而會存在多種集團的成本核算組織模式。(在此的工廠是指集團內的一個獨立核算的且從事生產制造的單位,在有些集團內也稱為事業部、分廠等)。

①各工廠所生產的產品相對獨立,之間不存在上下道工序的領用關系。此時各工廠的成本核算相對獨立,集團無須進行集團成本的計算工作。

②另外一種就是集團內各工廠之間存在著上下道工序產品的領用關系。(2)核算流程。

①每個工廠的成本的核算流程。

A.標準成本的制定:

首先由企業的設計部門的設計人員制定產品的物料清單、工藝路線,以及產量預測,制定各種費用的標準消耗率。

B.實際數據的統計:財務人員負責按產品按車間進行各種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歸集;車間統計員進行各種產量和作業量消耗的統計。這種統計可以按一定的期間進行。

C.實際成本計算:成本核算員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出不同產品或者不同批次產品的實際成本。

D.成本分析: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分析;責任成本的分析;車間利潤的分析與考核。

②集團成本核算流程。

A.各工廠上報數據:各工廠成本核算員首先進行本工廠實際成本的核算;將實際成本數據、以及其他工廠產品的消耗量、存量等信息上報。

B.進行成本還原:

集團成本核算員根據各工廠上報的成本數據,按照集團的成本路線進行成本還原計算。

C.進行集團成本分析:

集團成本分析員進行各工廠成本分析以及還原后的成本分析。

2.2項目成本

對于制造業來說,制造成本僅僅核算了其與生產過程相關的成本,但是在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成本費用的發生。

在整個價值鏈的各運作環節中,能夠帶來收益,同時也消耗成本費用,需要進行投入產出分析,進行收入成本利潤考核的對象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把這類對象稱為成本對象。

(1)編制收入成本預算。

①確定成本對象,即需要對什么進行收入成本考核和利潤分析。例如,要考核每個大的銷售定單的收入成本利潤,就把銷售定單作為一個成本對象。

②業務主管來編制每個成本對象預計的收入、成本。

(2)收入成本數據歸集。

①在收入成本發生的環節,就按照該成本對象進行歸集。例如考核銷售定單的利潤,需要歸集與該定單的所有收入和成本,那么在銷售、出庫、以及與該定單相關的一些費用報銷環節,就要錄入該定單的相關信息。

②按照管理會計平臺的相關配置,與該定單相關的所有收入和成本,包括直接和間接的,都歸集到了項目成本中。

(3)收入成本計算。

①成本核算員根據歸集好的數據,進行成本的分配和成本的結轉,以計算出每個成本對象真實的收入和成本。

②成本的分配就是把間接費用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配到相應的成本對象上。例如銷售部門的一些公用費用,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配到該部門的銷售定單上。

(4)收入成本分析。

針對每個成本對象,進行收入、成本、利潤的分析。

值得說明的是,沒有信息技術支持的財務管理系統中的成本核算是模糊的、事后的。只有在網路環境下,采用財務集中管理模式,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結合集團或項目的費用預算,才能有效地、實時地控制集團和項目的成本,能滿足管理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瑞君、鄒立.從價值鏈管理的視角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模式[J],會計研究,2004,12.

[2]張瑞君.網絡環境下會計實時控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楊定泉.基于BPR理念重構會計業務流程[J].企業經濟,2004(4)

[4]張曉慧、曹玉俊、夏瑩.如何實施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J],現代管理科學,2004(1)

[5]王艷云.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探討[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3(4)

[6]張瑞君.E時代財務管理—管理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