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財務風險最小化論文

時間:2022-06-25 10:58:00

導語:建筑業財務風險最小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業財務風險最小化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從如何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方法及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內容等進行分析,供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參考。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特征;防范

0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企業的不斷改革,建筑企業對于決策風險防范和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日益重視。如何從制度上防范建筑企業財務風險,使建筑企業財務狀況按照預期的財務目標轉化,這是很多財務人員關注的問題。

1、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簡述與控制

財務風險是建筑企業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立現代企業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所必然出現和面對的問題,財務風險本身也是建筑企業經營狀況的反映,具有如下的特點:第一,財務風險貫穿于建筑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從初始的項目規劃立項、資益分析到建設實施、交付使用中均涉及到資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確保最大經濟效益的問題,因此財務風險具有全面性的特點。第二,由于財務風險是伴隨著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市環境而產生的,尤其在我國目前各項相關經濟體制尚未充分健全的情況下,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個人及至企業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建筑企業財務風險在財務活動中的表現即為的實際結果與財務預期目標的背離。第三,“風險”本身所指的即為具有不確定性的對企業潛在損失的可能性。建筑企業財務風險不確定性一方面表現為該項損失是否發生,另外一方面表現為在產生損失的情況下財務損失量的大小。

如何使建筑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健全,如何防范企業的業務活動中各個環節。近年來,隨著發展政策監管的加強,對建筑企業,尤其是對大型國有建筑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關注越來越多,政府職能部門對國有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要求也日益強化。國有建筑企業已失去體制和行業壟斷這兩個規避風險的屏障。因此,國有建筑企業只有樹立財務風險觀念,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科學的策略和方法來及時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才能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控制建筑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它包含了企業經營效率、效果和風險管理等內容。國有建筑企業工程項目往往時間跨度長、規模大、工藝復雜,項目離總部較遠且高度分散,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特點將使其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離開了內部控制,財務風險防范則無從談起。我國國有建筑企業財務風險作用于企業通常表現為:企業資產流動性下降;工程款拖欠導致經營資金不足;資產負債率過高;債務負擔沉重;盈利能力下降以至于走到破產的邊緣等等,這些問題也都與國有建筑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直接相關,可見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防范密切相關。

2、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內容

建筑企業廣義的財務風險風險含義涉及了企業在進行財務活動中的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收回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舉債融資時所產生的風險,因此又稱為融資風險,即企業負債經營時面臨的到期無法還本付息的財務危機及資不抵債的破產危機等??梢娫谫Y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的累積分配等財務活動都會產生財務風險。

3、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方法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歸納總結出,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的方法主要有:

3.1財務風險的會計(審計)防范方法

第一,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首先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包括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核算水平,使會計對建筑企業經濟業務的反映盡量做到全面、準確、及時。因此,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為建筑企業管理提供信息的職能是利用會計信息防范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當務之急。另外,在實際工作中,國有建筑企業決策者進行決策有時還是憑感覺、靠關系,這樣不科學的決策方法無疑加劇了企業財務風險,因此提高會計工作在建筑企業中的地位,強化會計工作在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就成為會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防范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需要。

第二,強化會計制度約束。建筑企業作為市場中的一個經濟主體,其財務風險水平受市場風險的影響,創造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對建筑企業穩定財務運行、降低財務風險十分重要。從這一點來說,強化會計制度約束對防范建筑企業財務風險起著間接作用。

第三,強化審計監督。建筑企業的外部審計監督可以減少建筑企業內部可能發生的會計差錯和舞弊行為,使建筑企業會計信息更準確地反映建筑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降低建筑企業財務風險。內部審計是建筑企業內部對會計控制的再控制,它通過評價會計控制來督促會計部門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會計控制,從而力求將對建筑企業財務狀況的反映差錯減少到最低限度。

3.2財務風險的財務防范方法

關于財務方法主要是運用風險管理的一般方法,以對建筑企業財務活動的不同方面的控制達到對企業財務風險整體控制的目的。

3.2.1企業籌資風險的防范。

一個企業需要正確選擇出合適自己的籌資方式,從而合理的確定財務結構。在現代建筑企業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所占比例偏高;在債務結構中,短期債務比例偏高,企業籌資渠道的單一性,增加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企業在選擇籌資方式時要考慮籌資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合理確定財務結構,即要合理確定債務資金與自有資金、短期資金與長期資金的比例關系。

3.2.2企業投資風險的防范。

我們的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其特點決定了應收賬款的存在,這是其必然性,企業要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過程的控制。在應收賬款中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筑企業的投資周期一般較長,從而也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投資決策的預期效果受到影響,企業在投資決策中應加強可行性研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投資風險進行認真分析。

3.2.3風險和防范。

在建筑企業管理中,我們要充分的利用籌集資金成本較低的優勢,降低企業綜合資本成本,從而有效防范收益分配對企業未來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

3.3風險產生的制度基礎

在建筑企業內部,財務風險制度基礎包括兩點:其一是企業財務運行機制,其二是企業內部的委托關系,兩者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都有重要意義。

如何去完善企業內部財務風險防范制度,其一是要認真的搞好企業財務活動的參與人和影響者的相關活動,其二是進行控制和反映,做好預防工作,預防可能避免的偏差,使企業財務活動圍繞一定的目標進行。

3.4制度約束因素

在現實中,委托人目標的實現就面臨著風險。委托關系雙方之間一般存在著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對稱現象,人他們受到的利益誘惑可能遠大于委托人所提供的激勵水平,由于人他們掌握了很多的信息,其所采取的逆向選擇行為也可能遠非委托人制定的約束條件能夠約束。故此,制度約束因素特別重要。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出有效的控制制度是建筑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有力保障。

預防為主,加強控制是建筑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基本要求,我們要不斷努力,把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降低到最小,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