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財務管理提高醫院效益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6 03:05:00

導語:加強財務管理提高醫院效益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財務管理提高醫院效益研究論文

摘要:醫院財務管理是醫院經濟工作的核心,它既是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不斷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要以優質服務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以降低消耗贏得市場份額,同時建立內控制度,加強財務管理。

關鍵詞:醫院;財務管理;效益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將處于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而醫院財務管理將對醫院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財務管理工作已經逐步滲透到醫院的各個領域和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之中,并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不斷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

一、有效拓展資金渠道,充分利用所籌資金,改善醫療環境

基礎設施改造是提高醫院競爭力的基礎,一個醫院良好的環境顯示出醫院的整體實力和管理水平,醫院要不斷發展,醫療環境也要不斷完善。我院是一縣級市二級甲等醫院,在2005年之前醫院的醫療環境極差、基礎設施陳舊,離現代型醫院的要求相差甚遠,盡管有很強的醫療、護理隊伍,但仍然留不住患者,難以達到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想適應現代社會人們不斷增強的醫療需求,必須進行醫院基礎設施的改造。這些改造靠醫院自有資金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利用財務專業知識,通過各種資金渠道,籌集所需資金:1、財政資金2、銀行貸款3、商業信用4、融資租賃。資金籌集到位后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醫院實施改造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院1.6萬平方米病房大樓建設和門診樓改造過程中,財務管理上具體實施了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院長辦公會決策、院周會通報等形式,堵塞了采購中的各種漏洞,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揮了各種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財務部門對項目資金支出的計劃性、規范性的管理。醫院基礎設施和環境的改變,迅速提高了醫院患者的住院率和滿意率,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二、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醫院資金使用的高效與安全

建立健全各項財務制度,是為了充分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充分發揮人力、物力、財力的作用,提高醫院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財務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可以使財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了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要依法為醫院當好家,理好財,實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在醫院不斷擴大經營管理的同時要加強醫院的內部財務管理,同時動態的掌握醫院的財務狀況,從財務的事后核算變為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全過程財務管理。在財務管理中提高資金的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資金運用能產生最佳的效果,就必須堅持嚴格的審批制度,嚴格按照審批的預算和計劃所規定的用途合理使用資金,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制度、開支標準及開支范圍。根據現行市場形式,醫院先后成立了藥師委員會、設備委員會、后勤管理委員,藥品、設備、衛生材料、后勤物資的購置,必須由相關使用科室提出書面申請,通過藥師委員會、設備委員會、后勤管理委員會論證后,方可實施采購,財務科根據采購計劃及實物入庫單逐一審核無誤后方可付款。同時,財務科有權對超計劃采購和庫存過大的采購拒付款。這樣才能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安全到位,有效保證醫、教、研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公務員之家

三、實行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

醫院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下轉83頁)(上接82頁)的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的全面開展都給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使人們意識到醫院必須加強成本管理,推行成本核算,最大限度地降低運營成本。具體核算工作由財務科配備專職成本核算員執行,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自上而下、全員參與、相互配合的成本管理組織。成本核算不僅僅是為了核算獎金,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一經濟手段,提供醫療服務全過程和醫院管理各個部門全方位的成本信息,并預測和掌握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把醫院管理中的未知因素變為已知因素,減少盲目性。通過成本分析評價和成本控制,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和醫院運行成本,優化醫療服務流程,促進整個醫院經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對收入的管理,制定的財務政策、制度應能激勵醫務人員去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積極為醫院增加收入。對支出的管理,要有獎有罰,獎罰分明,降低單病種費用,減輕病人負擔,使醫院的兩個效益實現雙贏。我院的綜合成本核算以財務會計科目為主,成本核算與日常財務處理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設置明細賬時,充分考慮成本核算的需要,添加了分部門、分項目的輔助核算功能,把醫療成本各項費用指標,層層分解落實,把責權利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全員成本管理。通過實行成本核算,劃分核算單位,量化考核指標,完善分配機制,有利于醫務人員樹立成本意識,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和效益意識,有利于醫院降低成本、減少浪費,也有利于患者享受到優質、低價、高效的服務。

四、加強和完善醫院內控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醫院為了提高財務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訂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在醫院實行內部會計控制,可以抑制醫院管理中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強化醫院內部監督,是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根據《醫院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需要,合理設置了會計崗位,制訂了各會計崗位職責,明確任職條件,實行財會隊伍“準入制”,保證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界定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確定會計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財會核算的組織形式等,將其內容和方法以書面和流程形式做具體規定并執行,使其制度化、系統化,從而形成一個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我院在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建立了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醫院藥品、材料、設備等重要業務活動必須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對藥品采購、后勤管理、財務以及行政機關一些重要部門實施部門間或部門內部定期輪崗制,分管院長定期輪管所屬科室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職務犯罪的機會。

主要參考文獻:

1.齊慶祝,魏亞平,郝云蓮.創新醫院財務管理提升醫院管理水平[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7.6

2.孫麗萍,“目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財會之友》,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