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探討

時間:2022-07-20 03:20:37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探討

摘要:教育是立國強國之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強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是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本文深入研究并探討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根本指導思想,提出了新形勢下持續改進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具體措施及建議,以期為改善和提高高校財務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財務;財務管理;與時俱進;制度創新

一、引言

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丘先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開創了我國教育的典范并被后人尊崇為“圣人”。當前,“尊師重教”的理念已根植于全社會人民的內心深處。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優化教育結構,加快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以及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深化,特別是高校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地位的逐步確立,高校的財務管理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弊端已經充分暴露,嚴重落后于新形勢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2l世紀管理的需要,高校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需不斷進行創新。

二、財務管理制度與時俱進的必要性

始于上個世紀末,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初步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的模式轉變,以高校辦學規模、教學水平和基礎設施等為標志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均已基本達到或接近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先進發達國家水平,教育國際化水準日益提升,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管理水平取得了迅猛進展。與此同時,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促使我國高等教育的體制規模、管理水平和教學理念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這使得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時期。當前經濟全球化及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知識經濟的時代浪潮不期而至,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等均使現行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高校財務管理環境日趨復雜化,財務管理目標多重化的趨勢日漸明顯,高校財務管理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明朗。這些變化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改變原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同時,要求財務管制度必須與時俱進,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共性弊端包括財務管理觀念淡薄、無系統性和創新性,管理體制僵化、不靈活,籌資渠道和來源出現極端化,投資盲目性強,財務工作過程中缺乏系統財務分析和評價體系的指導等諸多問題,主要原因在于:財務管理功能弱化;財務制度的建設缺乏與時俱進;不重視財務成本核算,經營關鍵和投資、風險控制觀念淡薄;預算、決算管理約束力度欠缺;財務人員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綜合上述分析,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財務管理體系的模式,以不斷推動高校財務管理領域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教育體制改革和新會計制度的不斷修訂、完善,同時,將不斷地促進高校財務管理研究的發展。高校的財務管理必須與時俱進,努力適應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前進步伐。

三、改進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主要措施和建議

(一)努力提升財務核算和預、決算水平

在財務內部堅持常態化定期開展業務交流活動,針對出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并總結經驗,同時,積極加強內部互動和交流,持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定期開展財務相關業務培訓,明確各業務的相關要求;認真剖析經典案例,進一步落實報賬業務的內控要求;設立科目主管,實行專人及劃片負責制,加強監督,及早將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于初期萌芽狀態。積極開展預、決算工作業務的內部培訓工作,同時,加強核算收支功能分類對接決算工作,將決算報表按填列收支的功能分類,并與經濟分類的核算方法進行無縫銜接。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內控體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內控體系的根本目的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事實證明這可有效地加強財務管理,同時也可杜絕財務管理中出現的消極腐敗現象,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堅持預防為主、事后控制為輔的基本原則,防止財務管理出現紕漏或發生違法違紀行為;嚴格執行固定程序制約的辦法,對財務管理方面的核心業務,必須進行授權、批準、復核等多項控制的審批和報批程序;落實責任和權利制約,明確個人的職權和責任范圍,并設定與之相應的獎懲辦法。

(三)高度重視財務評價體系的調控作用

財務評價體系可全面并且系統地評估高校財務工作的效率和功效,如實地反映高校財務工作的基本狀況。與企業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高校的資金投入和產出的成果形式相對更為復雜,具體表現形式為人才培養(包括本、??茖W生或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及人才輸送)、學術論文的發表、專著、科研課題的結題、專利成果轉化和成果輸出或下屬關聯產業的效益和收入等多目標形式。與企業的產出相比,高校產出的結果與仍然之具有等同性和相似性,即它們的基礎和前提均需要資源的投入,這是它們的共性之處。但高校運用的資金與企業的成本費用完全不同,其主要部分均為消耗性的,具有不可補償的特性。即使如此,財務指標綜合性強的特點同樣可以直接反映出或體現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績效的優劣。因此,加強財務評價體系的調控作用必將促進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和規范化發展。

四、結語

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良性健康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是實現大國崛起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民的普遍訴求,更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與時俱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同樣適用于高校的財務管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管理在不同時期也接受不同的挑戰,必須在革新中去謀求生存,在前進中去取得發展。持續改進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是廣大高校財務工作者責無旁貸的歷史職責和光榮使命,時刻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促進高校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作者:程艷軍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財務處

參考文獻:

[1]汪平.“財務理論(修訂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2]榮迎春,黃亞明.“財務管理需與時俱進”.《江蘇水利》,2003(02).

[3]敬采云,黃仕宏.“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概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劉華秋.“與時俱進創新財務管理確保教學中心地位”.《溫州醫學院學報》,2003(02).

[5]《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講座》編寫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講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