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業財務管理研究
時間:2022-04-29 09:35:53
導語: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業財務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餐飲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餐飲業也面臨著新經濟、新技術、新消費帶來的種種挑戰,其財務管理存在的種種問題已成為制約餐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難點。文章從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業財務管理面臨的變化著手,探討餐飲行業在產業升級中財務管理的革新與重塑。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餐飲業財務管理;革新與重塑
近年來,我國餐飲業在宏觀經濟承壓的形勢下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在穩增長、促銷費、穩就業和惠民生領域繼續做出了突出貢獻,繼續發揮著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作用。2020年餐飲業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危機,但依然不改餐飲業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餐飲業財務管理是在餐飲企業資金籌集、投放、耗費、回收及分配等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種全面價值管理活動,是從價值上對餐飲經營活動的綜合性管理,涉及餐飲活動的全過程,是企業所有經營管理系統中的核心系統。由于國內及國際企業經濟活動的愈發頻繁與復雜,以及餐飲業公認的“高營收低利潤”特征使得財務管理的作用日益增強,對企業的決策、可持續發展與未來具有重要影響。而隨著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以及5G商用的逐漸普及,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互聯網+”模式的探索,餐飲業也是如此。在互聯網的滾滾浪潮中,尤其是在目前疫情趨于常態化的形勢下,餐飲業將迎來全方位的變化,餐飲業的財務管理也將進入互聯網+環境下的新時代。
1“互聯網+”環境下餐飲業財務管理面臨的變化
1.1數字技術成為餐飲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途徑
據統計,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突破4萬億元,2019年餐飲業收入更是高達4.7萬億元,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餐飲業帶來巨大沖擊,但2020年國慶黃金周零售及餐飲消費首破萬億,日均消費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9%,數據可以說明,餐飲業具有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舌尖”經濟依然是最活躍的消費業態,是市場爭奪的一塊大蛋糕。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興起,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以及互聯網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技術必將成為傳統餐飲業財務轉型的重要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1.1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提高銷售收入數字技術的運用體現在餐飲門店的快速上線以及外賣業務的發展方面,以美團點評、餓了么為代表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快速推動了餐飲門店的線上化,為數量眾多的中小微餐飲企業拓展線上銷售渠道以及在線外賣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效益。門店線上化擴大了餐飲門店的服務半徑,延長了消費時間,提高了銷售收入,也促進了傳統餐飲門店的轉型升級,同時還催生了不少專注在線外賣這種商業模式的網絡餐飲品牌。2019年,在線外賣交易額已經超過6000億元,增速超過30%,遠高于餐飲業的平均增速。以數字化技術為路徑的互聯網+環境所帶來的銷售渠道拓展,成為餐飲業營收增長的重要推手,成為餐飲門店的重要利潤增長點?!罢婀Ψ颉辈惋嬤B鎖品牌“功夫會”微信小程序數字化項目,是功夫集團2018年度斥資千萬打造的重點項目之一,實現真功夫用戶數字化管理和運營,在增強用戶黏性,提升就餐的便捷度和滿意度,提升真功夫門店整體運營效率方面效果顯著,使其發展成為真功夫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是功夫集團互聯網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肮Ψ驎毙〕绦驈淖畛?月的1000名注冊會員發展到2018年底的350萬注冊會員和87.5萬活躍用戶,營業額從最初1月的2萬元出頭增長至2018年底的5250萬元,占真功夫當月堂食營業額的25%。1.1.2推動軟件系統應用,提升餐飲財務管理整體水平以美團、餓了么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通過餐飲Saas軟件,實現對中小微餐飲企業從前端向全流程的服務管理。中小微餐飲企業可以通過云端信息化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從C端訂單到廚房生產、供應鏈管理等全流程和人、財、物全職能的數字化改造,以及構筑基于C端消費數據的餐飲企業決策體系。[1]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餐飲企業百勝中國,于2018年上線了BOM(原物料清單管理系統)和E-contract(電子合同系統)等多個電子化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強化了采購流程的執行和內部監管,保證了采購行為的透明、高效、公平和嚴謹,提高了執行效率,減少了人工操作造成的偏差,降低了人工成本,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僅電子合同系統每年節約費用超過20萬元。根據《海底撈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海底撈目前在使用的信息系統有紅火臺系統、SAP系統、BI系統等。海底撈利用互聯網、GPS等技術降低供應鏈的風險,確保供應鏈通道暢通、數據完整、可靠和安全,提升了財務管理整體水平。1.1.3打造智慧餐廳,降低原材料、人力、倉儲等成本費用近幾年,大型餐飲連鎖集團和餐飲上市公司,積極探索、優化及建設智慧餐廳,其中包含智慧服務、智慧廚房及智能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標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了餐飲業生產的智能化進程,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財務目標。比如,海底撈全新自主研發的IKMS系統,是其打造的智慧廚房的智能大腦,結合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IKMS可以通過收集智慧廚房各個環節的數據,并對各項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實時監控廚房整體的運行狀態、生產狀況、庫存狀況、保質期狀況等,對智慧廚房進行統一管理,實現生產管理流程化、自動化,庫存管理智能化、精準化,生產數據信息化、可視化,及對菜品全生命周期的監控,保證產品質量,從而達到大大降低原輔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倉儲成本,實現提升利潤的目標。
1.2財務云轉型在餐飲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影響重大
財務云是將集團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與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計算機技術有效融合,實現財務共享服務、財務管理、資金管理三中心合一,建立集中、統一的企業財務云中心,支持多終端接入模式,實現“核算、報賬、資金、決策”在全集團內的協同應用。財務云轉型能夠帶來餐飲業財務數據處理能力、挖掘能力的極大增強,可以協助企業管理者及時全面地了解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達到以較低的資金成本與人力成本實現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同時,財務云服務具有更新及時、可持續服務的特點,傳統的餐飲行業受到科技影響的水平極為有限,在互聯網時代商業上的呈現就是新餐飲,即將到來的5G商用的普及,不僅能夠實現更加便捷準確的“刷臉支付”等支付行為和其他操作行為,還能衍生其他營銷方式,真正的餐飲大數據時代即將成為現實。餐飲業有了“大數據”,為餐廳提供后臺數據支持,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餐飲業能夠在點餐、支付、餐后反饋等環節實現餐飲全鏈條的互聯。通過調查顯示,當前市場上較為常用的云財務管理系統主要有金蝶出品的精斗云云會計信息系統、浪潮云會計信息系統以及用友云會計信息系統、中興新云會計信息系統等。
1.3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推動餐飲業財務管理決策數字化進程
2020年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對餐飲全產業鏈帶來了巨大沖擊。在現階段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疫情防控將成為一種常態。在這種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生存和發展倒逼餐飲業必須迅速適應市場經濟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業界呼吁多年而未有實質進展的餐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5G通信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大幅提升基于動態數據的企業決策能力和市場反應速度,推動餐飲業財務管理由財務管理信息化向財務管理決策數字化轉變。
2“互聯網+”環境下財務云對餐飲業財務管理的具體價值
2.1提高企業決策力和競爭力
傳統財務管理階段企業的財務數據都是手工記錄,在當前互聯網條件下,一般是將數據錄入計算機中運行,這樣不但降低了手工記錄易出現的失誤,提高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而且還可以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來及時了解企業的問題,讓企業的問題得以及時快速的改善,讓企業管理層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提高企業決策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2.2財務工作流程彰顯智能化
在“互聯網+”環境下,得以運用數字化技術匯集全球信息,形成信息網絡,減少企業在數據收集整理上的工作量,提高了準確率和效率。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使得財務工作流程如采購、生產、儲存、銷售各環節流程更加智能化,減少了財務流程中因失誤造成的損失。
2.3各移動終端可實時監控
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各層級人員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登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不限制時間、不限制空間,都能第一時間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實時監控流程。除了可以做到實時監控,企業各層級人員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工作審批,第一時間查閱到最新出爐的財務成本數據以及員工績效考核等。
2.4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
在“大智移云”條件下,云服務方式的出現,企業降低了建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成本,讓越來越多的中小型餐飲企業使用財務云平臺成為可能。企業可以將需要處理的數據直接保存在云端,保障了企業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
3餐飲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餐飲業的財務管理涉及餐飲活動的全過程,包括投融資、預算管理,成本費用、收入管理及分配管理等。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會極大地影響經營者管理方面的決策,只有加強對餐飲業的財務監管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大量的外國的餐飲企業進入中國,在市場競爭方面,國內餐飲業也受到嚴重沖擊,為此,餐飲業財務管理必須注重存在的現實問題,才能知己知彼,積極面對,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目前我國餐飲業的財務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3.1財務管理理念滯后,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
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仍停留在餐飲傳統財務管理手工賬或電算化階段,缺乏互聯網+意識,沒有積極學習和使用財務管理數字化系統。通過調研發現,在我國餐飲業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下,大多餐飲企業比較忽略財務管理,只重視會計核算,日常財務管理停留在傳統財務會計模式,主要是報賬、記賬與賬目核算,餐廳財務工作的重點也僅是對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的統計核算,并按照收入成本計算利潤,但并沒有進一步分析財務數據,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財務部門無法為餐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不能幫助管理人員充分了解企業各項投資、回收成本、利潤重點等。不注重全面預算,對生產營銷的全過程不了解,無法適應現代餐飲業市場的節奏。在預算管理中忽略了非財務預算,大多僅僅停留在財務預算上,對企業整體經營預算缺乏長遠分析,沒能清晰劃分資金的運轉和財務關系,缺乏嚴格的內部控制,財務預算有效性的缺乏會影響到企業整體的決策分析。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商務及信息服務平臺及多種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現,大大增加了財務管理的整體業務數量,與此同時,多種級別及類型的財務管理政策不斷出臺,審計及稅務核查監管也在逐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與強度也極大地增強,傳統的會計核算顯然無法做好如此繁重的財務管理工作。
3.2內部控制執行不完善,存在財務控制安全風險
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意識不強,會導致內部控制不夠全面且執行不完善。在餐飲業中,如果內部控制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就無法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潛在的風險。目前,大多中小微餐飲企業在物資采購時渠道比較單一,從而導致采購物資價格過高,與采購預算的結果相差甚遠。同時,如果采購管理人員不及時核算庫存物資,就會導致賬目混亂,所購與所需物資類型與數量不匹配,從而造成原材料的極大浪費,導致企業成本過高,影響到利潤的提升,同時帶來各種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3.3餐飲行業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升,不能適應
互聯網+時代的要求傳統餐飲業一般更注重餐飲業務過程管理,對財務管理大多沒能細分職責,重視程度的缺乏導致餐飲業財務人員工資水平偏低,無法吸引優秀的專業人才,大多從業人員財務管理理念不高,專業技能也不夠,缺乏必需的財務工作責任心。同時,由于沒有細分崗位職責,財務管理分工不明確,不僅會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還會導致出現問題后無人負責。當前,在我國互聯網+環境下,各行業的數字化財務管理領域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對財務管理人才隊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餐飲業財務人員也必將由單純的財務核算向復合型、數字化人才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對財務管理的要求,才能帶動餐飲業更快地向前發展。
4“互聯網+”環境餐飲企業財務管理的革新與重塑
4.1樹立互聯網思維與時俱進,引入財務共享平
臺實現企業價值增值新零售時代的到來,數字化、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互聯網+餐飲”引發了餐飲業的革新,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打造智慧餐廳,標志著餐飲業全方位智能化升級開始,一站式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化終端解決餐飲業財務管理中結賬、數據等多個環節的問題,各環節滲透營銷策略。依托云計算實現具體業務與會計核算深度融合,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實現企業業務數據信息與財務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3]在互聯網+時代,餐飲業如其他企業一樣,都已成為實時企業,需依照互聯網思維調整和改造其財務管理模式,由傳統分散模式向共享服務模式轉變,打造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平臺。利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以及云財務對其進行優化,以“價值創造”為導向,通過信息挖掘與運用,進行跨部門整合,加強業財融合,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同時,財務與企業生態系統的共享,有利于幫助企業管控其績效管理、內控與風險管理等全面財務系統,能促進餐飲業更好地利用資金,有效控制資金,降低資金風險,促進餐飲企業的整體正常運作。目前,海底撈由阿里云開發構建了一個APP,把海底撈不同時期開發、不同開發商開發的八大子系統所形成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全部上云,使得整個后廚環節都實現了智能化管理,包括海底撈廚房整體的運行狀態、生產狀況、庫存狀況、保質期狀況等,這套系統可節約后廚近37%的人力成本。
4.2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方法,防范網絡財務安全風險
在互聯網+環境下,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餐飲業需要企業以傳統內部控制為基礎,構建適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借計算機網絡系統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方法,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完善建立計算機管理制度,重新構建評價指標,選擇和業務同步的財務信息生成形式,利用財務共享平臺,使企業財務信息管理內容日益趨于完善,確保能及時反映出企業的業務運營狀況,積極發揮預算控制及財務預警的作用。[4]通過財務共享服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財務指標分析模型等方式,激發會計核算等財務管理工作內涵式發展,為決策者提供精準直觀的決策依據。任何新技術的使用都是雙刃劍,互聯網+時代新經濟形式與會計行業的深度融合,為財務管理人員借助大數據平臺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具有開放性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仍存在某些財務管理漏洞,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屬于企業機密信息范疇,互聯網+財務管理創新,更要積極防范網絡環境下財務安全風險,為此,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形成網絡財務安全制約機制。[5]
4.3加強財務人員數字化轉型,提升財會隊伍智能財務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餐飲企業已將信息技術納入本企業的戰略管理范疇,信息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依托云計算技術應用,會計人員脫離了簡單的會計核算工作,進而實現具體業務與財務管理的深度融合,協同共享的創新模式深刻影響到會計隊伍的建設,會計從業人員需要在掌握會計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精通信息技術,成為跨學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數據、信息資源的價值。在互聯網+環境下,如果餐飲業會計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必定會大大限制餐飲業信息化與業務融合的推進步伐,為此,所有餐飲企業必須要求會計從業人員樹立危機意識,實時更新跨學科知識,打通學科障礙,提升信息化等相關學科知識,通過在工作中持續不斷地學習,豐富會計人員職能的內涵和外延,提升會計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培養復合型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讓信息技術發揮更大價值,積極應對餐飲業財務管理中業務流程模式與信息資源的創新融合。
5結語
數據表明,作為第三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餐飲業已成為現階段拉動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助推,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外知名餐飲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餐飲業這個曾經的傳統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經營難度大、利潤越來越薄,成為餐飲行業公認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餐飲業必須重視財務管理,降低管理難度,管理更加智能化,從而努力降低各項運營成本,進而獲得更多的利潤。[6]在互聯網+環境下,尤其是隨著5G商用的普及,數字化將重構餐飲企業,我國餐飲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必將變得更加智慧,實現快速成長與可持續發展?;诖耍疚氖紫葟幕ヂ摼W+環境下餐飲業財務管理面臨的變化著手,進而就互聯網+對餐飲業財務管理的作用以及餐飲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探討出從引入財務共享服務、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方法、強化財務人員整體素質三個方面對餐飲行業財務管理進行革新與重塑。
參考文獻:
[1]邢穎,黎素梅,于干千.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2]劉曉鈺.云計算環境下會計信息平臺構建初探[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9(11):7-10.
[3]易艷紅.做好“互聯網+財務管理創新”新文章[J].人民論壇,2019(1):108-109.
[4]鄒志文.大數據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問題探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2):18-20.
[5]李文.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財經界,2020(13):152-153.
[6]王劍峰.中小餐飲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4):203-204.
作者:潘靜 單位:四川旅游學
- 上一篇:會計電算化在農村財務管理的應用難點
- 下一篇:教育系統紅色文旅主題年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