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核算論文3篇
時間:2022-09-21 10:09:45
導語:高校成本核算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離不開高校的支持。合理有效的高??蒲薪涃M管理體制能夠促進高校科研產出。中國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在管理體系,科研間接成本核算以及科研人力資本補償方面仍存在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中國高??蒲挟a出量大質量堪憂的關鍵所在。明晰中國現行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對提高中國高??蒲薪涃M使用效益,助力科研產出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間接成本;科研人力資本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國發[2005]44號)提出要重視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并且將國家科技發展的目標定為:到2020年,整個社會的研究開發投入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中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均進入世界前五位。高校的基礎研究經費于2006年超過研究機構。自此以來,高校成為中國基礎研究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科研經費投入大國。2014年,中國高??蒲薪涃M(包括基礎研究經費和應用研究經費)占全國科研經費的比重達到40%,比2006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可見,高校日益成為中國科研活動的主要執行機構。2014年,中國高校研究與發展經費結構為:政府資金(536.5億元)占高校研究與發展經費總額59.7%,企業資金(302.7億元)占比為33.7%,國外資金和其他資金(共50.5億元)占比為5.6%。從圖1可看出:自2005年至2014年,高校研究與發展經費的主要來源都是政府資金,并且比重基本保持在54%以上??梢姡叩葘W校是中國科研開發活動的重要主體。政府投入是高等學??蒲薪涃M的主要來源。國家巨額科研經費的投入是提高科研產出質量的重要保障。僅此是不夠的,高校對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特別是高??蒲薪涃M的成本核算管理在提高科研產出質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巨額科研經費的有效使用才能帶來科研產出水平的顯著提高。
二、中國現行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概況
中國在2001年提出高??蒲薪涃M采用課題制管理原則。課題制原則的關鍵在于科研經費的管理。不同類型的高??蒲薪涃M管理辦法是高??蒲薪涃M管理的主要依據?!督逃控斦筷P于進一步加強高??蒲薪涃M管理的若干意見》(財教[2005]11號)第五條規定科研項目的管理費用、科研人員的勞務經費以及科研活動產生的業務費等費用屬于科研成本的合理列支范圍,各所高校應該建立全額成本核算制度并不斷進行完善,保證各項費用維持在合理水平。中國的科研體質屬于政府主導型。由于歷史遺留原因,政府對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仍是屬于計劃執行階段,更強調預算的執行。從本質上說,中國現行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仍屬于預算執行活動,科研成本分攤核算仍屬制度盲區。中國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問題亟待解決。2006年以來中國高校獲得的科研經費大幅提高,先后超越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科技經費投入大國。2014年,中國的高校研究與發展經費比2013年增加41.4億元,總數達到898.1億元,增加4.8個百分點。但是中國研究開發投入的經濟效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巨額科研經費的投入難以得到理想的科研成果,這與中國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中的傳統財政經費管理理念是離不開的??蒲袆撔碌奶厥庑詻Q定了科研活動經費的成本核算管理不同于一般發生的事業性經費。研究開發過程的探索性與創新性決定了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不適用于普通的預算管理辦法。中國的研究與開發活動還不成熟,相關的配套制度未能及時修訂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高校目前對科研經費實行的是課題制的預算管理活動。高校財務部門根據不同部門下發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根據各條規定生搬硬套,只要最終的科研成本比例符合部門的規定,財務則不會深究其成本產生的本質??蒲谐杀竞怂氵^程更無所謂的成本分攤。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更多追求的是財務上的合規性而忽視了科研活動研究的本質過程。這與會計核算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不相符。如此帶來的問題便是實際需要的科研成本得不到補償,科研活動難以為繼。再加上科研人員大多并非專業的財務人員,為追求成本上的補償往往選擇循規蹈矩的方式進行報銷。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研人員研究的積極性,這也是我國科研成果量大卻質量堪憂的重要原因。
三、中國現行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體系不健全。中國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無法摒棄傳統的財政經費撥款管理辦法是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體系不健全的根本原因??茖W健全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是保質保量科研產出的制度保障。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是改善科研產出質量的突破口。中國現行高??蒲许椖砍杀竞怂泱w系中在科研成本科目中細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再從料、工、費三個角度進行明細核算。另外還設立期間費用科目,包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但中國高校在實際進行科研項目管理工作中并不存在實質上的成本核算活動,其在本質上還屬于預算管理活動。更多是根據預算需要進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不到位,也難以真實地反映科研活動實際產生的科研成本?!秶疑鐣茖W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財教[2007]30號)中關于管理費的規定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對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為組織和支持項目研究而支出的費用”。就其科目設置來看,科研間接成本不像直接成本一樣能精確、具體量化至特定的科研項目。如果同樣從料、工、費三個角度進行分類明細核算明顯不夠合理。而且相關規定關于管理費用的界定也不夠明顯,管理費用不便于管控。實際操作中常常出現將難以列支的費用或是不符合列支標準的成本擠入管理費用的現象。間接費用的本質決定了它不適用于與直接成本相同的核算管理方式。如若硬性實行,其結果往往導致間接成本的不合理計入,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審計問題??偠灾?,中國目前還不存在實質上的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管理狀況亟需完善??茖W健全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體系是高??蒲薪涃M有效使用的前提??蒲薪涃M有效使用是提高中國科研產出質量的充分條件??梢?,現行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對科研產出數大但是質量堪憂的現狀起著關鍵的影響。
2.直接成本對間接成本制約性弱,間接成本補償不到位。中國高??蒲虚g接費用提取采取一次性計提方式。間接成本與直接成本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勾稽關系,直接成本對間接成本的制約性弱。直接成本根據實際發生額,憑借相關文件、發票進行核算??蒲兄苯映杀镜墓芾硐鄬γ鞔_、科學。如若能通過科研直接成本來管控核算間接成本,那么間接成本的核算監督將更科學。中國高校間接成本得不到合理補償,不利于高??蒲挟a出的創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財教[2007]30號)規定管理費支出中,重大項目每項不超過5000元;其他項目不得超過項目資助金額的3%,其中的年度項目中的重點項目每項不得超過3000元,年度項目中的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后期資助項目每項不得超過2000元。允許補償的間接費用明顯低于美國聯邦政府給予高校的間接成本率,也與中國高校的實際科研間接費用不符。高校承擔的科研任務日益沉重,但是科研間接成本的補償主要依靠對高校一般活動財政撥款進行補償。間接費用一次性計提,與直接成本不存在必然的勾稽關系。間接費用監控不到位。間接費用核算不規范歸根揭底是預算控制設定的不規范,其根源又在于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不合理。高校為科研活動提供的設施和管理是影響科研產出的關鍵因素。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科研間接成本得不到足夠補償,一方面影響高校承擔科研任務積極性,另一方面影響科研項目的有效開展。總而言之,科研間接成本的規范核算是高校提高科研產出質與量的關鍵所在。
3.科研人力資本補償不足,影響科研人員創造積極性。科研人力資本補償制度在設計上規定財政支付給教師的工資包含對教師教學和科研活動的勞動補償,而教師實際獲得人力資本補償卻遠達不到市場價值。高校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力資本補償根據受益原則應該來源于科研經費。當前制度下,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人力資本補償統一來源于高校一般性財政撥款。教師承擔的科研量與日俱增,相應的人力資本補償增值卻得不到體現。根據科斯-產權定理,不利于明晰教師從事科研活動以及教學活動的勞務責任。根據誰受益,誰支付的原理也不利于平衡大學的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根據科學技術部《2014年我國高等學校R&D活動分析》可知,中國高校研究與發展人員全時當量為33.5萬人,占全國研究與發展人員總數的9.0%。2004年以來,高校研究與發展人員占全國研究與發展人員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到2014年共下降了9.4個百分點??梢?,中國高校研究與發展人員持續增加,但占比持續下降。這與中國高??蒲薪涃M管理中科研人力資本補償不足是息息相關的。
四、結語
中國現行高校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無法擯棄傳統管理模式是影響高??蒲薪涃M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高校目前對于科研經費實行的是預算管理控制活動,不存在實質性的科研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中國高??蒲薪涃M在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管理體系,間接成本的核算管理以及科研人力資本的補償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系列問題。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的適用性將影響高校的科研產出。中國高??蒲薪涃M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導致科研經費使用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陳艷芳 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參考文獻:
[1]遲慧.高??蒲许椖咳杀居嬃糠椒ㄅc核算制度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2]鄧敏,韓玉啟.基于課題制對高等學??蒲薪涃M全成本核算的問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0(2):56-59.
[3]馮寶軍,李延喜.基于多屬性分析的高??蒲薪涃M全成本核算研究.《會計研究》,2012,5:10-15.
[4]顧全.美國匹茲堡大學教師科研報酬體系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5(12):27-36.
[5]康小明.政府對大學科研間接成本補償機制的國際比較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5(4):156-166.
[6]李曉軒,阿儒涵,肖小溪.英國科研項目全經濟成本核算改革及其啟示[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0,25(2):186-190.
第二篇:高校成本核算探討
摘要:在社會經濟與高等教育調整改革進一步深化的今天,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本核算既是國家財政撥款公辦高校制定收費標準的主要憑據,更是加強高校內部管理,提升成本核算與競爭能力的重要根據。因此,本文將主要分析高等會計制度視域下的高校成本核算,以此促進高校內部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高校;會計制度;成本核算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實施,給高校成本核算提供了良好的核算基礎。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進,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等,高校已發展為自主辦學、面向社會的獨立法人實體,以往單一的財政撥款教育投入,也逐漸演變成以財政撥款為主的多樣化渠道籌集方式。由此可見,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是當前高校與政府共同面對的難題。
1高校成本核算現存問題分析
1.1成本核算意識淡薄
我國高等院校所需成本長期以國家政府財政部門投入為主,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解決高校教育經費的來源問題,直接由政府相關部門承擔其經費籌措責任。但正是在這種慣性思維指導下,大部分高校忽略對政府教育投入的合理使用,更不注重其支出項目是否具備經濟效益。因此,在教育經費使用中,高校缺乏主動進行成本核算的意識,不利于提高教育專項資金利用效益。之所以產生該問題,一方面是高校領導主要為科研、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不具備成本核算等財務知識,尚未認識到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是高校教職工普遍認為成本核算與自己無關,只需高校領導層處理即可。
1.2基礎理論研究匱乏
現階段,高校成本核算基礎理論研究有待完善,其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確定成本核算的具體對象時,由于學者之間的爭議相對較大,致使成本核算對象陷入無法明確的尷尬局面。二是成本核算范圍過于模糊。一般來說高等院校的成本核算范圍是教育培養等相關費用與財政支出,而在現實中這些經費的支出項目被分作教師離退休、教育科研、后勤保障和學生獎助學金等費用。三是缺乏有效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當前高校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只單純地整合堆集相關財務數據,尚未形成規范有效且統一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從這三個方面來看,高校成本核算在理論研究方面還較為匱乏,有必要進行完善。
1.3高校成本核算的其他問題
第一,核算基礎始終采取收付實現制,該制度嚴重制約著高校成本核算,特別是確認收入支出方面。凡是發生過的現金支付,無論屬于本期與否,均體現在記賬憑證中,而對于未發生的收支則不做記賬處理。但這種形式在高校成本核算過程中,將嚴重降低成本數據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第二,過度重視支出核算,忽略成本核算。由于高校運行長期依靠國家政府,缺乏強烈的經濟意識,普遍認為院校不會面臨破產風險,受到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高校在成本核算方面嚴重乏力,對核算務實較為生疏,以至于在實際核算過程中,僅僅核算支出項目卻忽略成本核算。第三,對固定資產不做折舊財務處理。高校一般采取與行政事業單位相似的會計核算方式,因此在處理固定資產時,通常不做計提折舊攤銷操作,無法體現教育服務過程中其產生的價值損耗,甚至使其與高校成本體系相脫離,進而對高校成本核算產生不良影響。
2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2.1有利于高校管理考核開展
當前高校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既往政府包辦的模式逐漸演變為自我發展的獨立法人實體。無論基礎建設、人才引進還是招生就業等方面,均已實現與市場的銜接,但這種發展使高校必須面臨辦學風險。再加上社會各界對高校會計信息有更高的要求,導致傳統報賬式核算方法明顯不適應,這些現象加強了社會對院校成本核算的需要,并推動了高等院校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因此,從管理高校的角度來說,成本核算是其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對高??沙掷m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2.2有利于優化高校資源配置
現階段,我國高校存在教育資源浪費和教育經費匱乏的問題。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當前大部分高校以提升教學質量為重心,但忽略高校內部管理,嚴重缺乏辦學成本效益意識,比如:某些高校極易出現教學硬件設施重復購置、設施利用率低下、安排行政管理人員過多等現象。這就需要科學準確地制訂高校成本預算方案,對所需財務成本進行充分合理精確的計算,以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校成本核算是其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條件。
2.3有利于促進高校教育發展
目前,高校產業的發展方向逐漸由公益化轉為產業化,而高校主要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高校學生則通過參與相關活動沉淀知識、培養能力,進而回饋社會實現其內在價值。但這一內在價值增值過程相對較長,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因此,高校必須妥善處理“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盡量以最低投入培養優質生產人才,保證良好的財務控制狀態。由此可見,成本核算對高校教育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3優化高校成本核算的策略
3.1高度重視高校成本核算
對于企業來說最終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高度重視成本控制。而高校雖非盈利機構,但成本控制仍然非常重要。因此,要不斷完善高校成本核算體系,高校各級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成本觀念。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成本核算研究機制和標準。盡管我國學術界在高校成本核算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國家仍需要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其深入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充分重視高校成本核算研究機制的建設。
3.2優化高校成本核算方法
從當前高校成本核算方法來說,具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為雙軌制核算,由于高校主要采取收付實現制進行成本核算,這種方式極易產生不良后果,因此學術界提出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通過與收付實現制核算充分結合來進行轉換。雙軌制核算增設項目包括預提費用、教育成本和公共費用等,其能夠使總賬科目聯系明細賬科目,從而促進高校成本核算有效結合高校支出核算。另一種為單軌制核算,當前高校日常會計核算務實主要遵循核算原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以此來進行高校成本核算。3.3強化高校成本核算主要流程通常高校成本核算流程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第一,收集整理高校非財務與財務的資料,這些資源的來源為高校財務部門,其主要包括匯總數據和明細數據,具體科目分為設備資本性、人員經費和補助的支出數;第二,明確成本核算對象、范圍與周期;第三,高校成本會計科目的合理設置,通過設置會計科目確保高校成本核算的完整性、系統性,但必須基于權責發生制來轉換事業支出數據;第四,落實歸檔、記錄、核算及分配工作;第五,加強高校成本報表編制,所謂成本報表就是對審核周期內成本水平和教育經費支出情況的真實反映,即高校成本核算的實質性體現。
4高校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策略
4.1明確高校成本核算的前提
高校會計與企業會計不同,在展開高校成本核算之前,必須對會計主體和分期重新確認。而高校成本核算的會計主體為整個院校,學生培養周期制則為會計分期。然后再根據其特定運作規律,明確肯定會計時間為當年7月1日到次年6月30日。與此同時,高校方面必須嚴格遵循成本核算基本原則,如:實際成本計算、權責發生制、相關性、分期核算等原則。
4.2確定成本核算的內容框架
第一,人員經費,即教學、教研和各職能管理人員的工資。教學、科研人員的工資主要包括課時費、基本工資、實習指導和實驗等經費;各職能管理人員的工資主要是指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教訓教育管理等人員的工資。第二,運行經費,即指引、協調全體教職工與學生,以及維系高校健康持續運行的必要經費保障。合理利用經費既能充分利用有限資源,也能合理促進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通常運行經費就是指行政管理、教學業務、后勤保障等密切關系師生教學與生活的經費。第三,基本建設經費,其作為高校固定成本,主要指學校實物資產,包括體育器材、實驗儀器、教學輔助設備、附屬校區、教學樓、學校占地、學生宿舍及食堂等,這些均為高等教育貨幣性資金的具體物質體現。此外,要保證教學活動等職能正常有序運行,高校方面有必要加強相關維修維護工作,這也屬于基本建設經費范疇。第四,可持續發展經費,高校最主要的職能是為國家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同時高校還是我國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隨著校企合作模式進一步深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蒲泄ぷ髋c國家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院校教育教學活動之間呈相輔相成的關系,而可持續發展經費就是推進高??蒲许椖块_展的條件,也有助于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培訓教師教研隊伍等。
4.3設置成本核算會計科目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所設置的會計科目包括教學支出、科研支出、后勤支出、財務費用及其他費用等,其作為高校費用支出的全面詳細反映,不但是對各高校多樣化支出結構的充分考慮,為成本構成分析提供了極大便利,更是政府撥款和各高校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據。雖然,從表面來看這種科目設置,可讓高校根據教學活動各職能按照責任中心對成本費用進行歸集,有助于全面反映高校成本行為。但就成本核算方面來說,還應遵循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原則、謹慎性原則,設置以核算支付期與歸屬期相反的支出項目,并設置資產減值準備賬戶,比如:增設會計科目預提費用、待攤費用和壞賬準備,從而解決高校學生欠費等問題,實現對成本費用的全面核算估計,同時還應設置獎助費用等其他費用科目。高校除對上述成本進行核算外,還對人才培養的成本進行核算。獎助費用通常指對學生保障性的支出和獎助學金。近年來,該項支出數額隨著我國對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逐漸呈現出上漲趨勢。
5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以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能夠滿足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有助于促進高校成本核算的正常有序進行以及政府部門對撥款收費標準的科學合理制定,并在提高高校辦學效益和加強內部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方面應加強成本核算觀念,從思想層面上提高重視程度,深入研究探析高校成本核算方法,以實現高校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高等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盛璧 單位:紅河學院
參考文獻:
[1]于洪麗.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企業導報,2015(18).
[2]楊昕燁.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以S大學為例[D].宜昌:三峽大學,2015.
[3]林建飛.新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制度下生均教育成本核算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3).
[4]徐光英.執行新高校會計制度下培養學生成本的會計核算[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9).
[5]燕廷淼.試論高校新會計制度與成本核算[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6]岳紅梅.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等學??冃С杀竞怂愕难芯浚跩].中國總會計師,2014(3).
[7]于莉萍.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探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3(2).
第三篇: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本文對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原則進行闡釋,提出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高校;后勤;成本核算
現如今的教育大環境,使高校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成本核算合理支出,通過成本控制評價效益,通過成本分析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夠使高校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配置資源,用有限的經費最大化的提高辦學效益,面對競爭壓力保持活力,實現高校教育事業的良性運轉。
一、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原則
保證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質量,必須符合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則:合法性原則、可靠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分期核算原則、實際成本計價原則、一致性原則、重要性原則。除此之外,因高校會計核算的特殊性,高校后勤成本核算還應該遵守以下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性原則和固定資產折舊原則。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
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凡是當期已經發生支出及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支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支出,凡是不屬于當期的后勤成本支出,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支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支出。在實務中,高校后勤的交易或者事項的發生時間與相關貨幣支付時間有時并不完全一致。為了更加真實、公允地反映高校特定會計期間的后勤成本成本信息,高校后勤在成本核算時,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二)配比性原則
配比性原則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方面指收入和成本在期間上的配比;另一方面指成本在各個收益對象之間的配比。成本核算原則中的配比性原則主要指受益對象的配比,是指學生接受教育服務過程的教育成本配比,即教育成本誰收益誰負擔。為了得到比較真實、公允的高校后勤成本信息,在進行教育成本核算時,應遵循配比性原則。
(三)固定資產折舊原則
長期以來,大家都覺得高等學校是國家出資開辦的,有固定的財政撥款和穩定的學費收入,不存在提高資金利用率和進行成本核算的壓力,也不會有什么風險問題,再加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也沒對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折舊提出要求,所以高校后勤的固定資產在購建時、在交付使用時即確認為教育事業支出,同時增加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始終以歷史成本掛在賬面上,不存在折舊的問題。這樣做,無形中增大了高等學校的資產數量,對有償使用資產的補償缺乏依據。而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是高等學校加強后勤資產內部管理的需要,計提折舊后,有利于提高后勤資產利用效率,真實反映高等學校后勤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和凈值。
二、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建議
(一)提升高校成本核算動力,完善教育成本管理體制
改變高校后勤部門自我定位,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務上建立起以科學管理、效益管理和成本管理為主的綜合財務管理新體制來。要強化學校后勤財務、資產、物資等保障系統的成本意識,制定配備標準,并及時、系統、準確地為成本核算搜集、整理和提供相關信息,保證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加強對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監督和控制,定期向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公布高校后勤成本核算情況并及時收集社會各界的反饋意見,為成本核算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通過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管理體制的改革來實現教育成本核算的常規化、科學化。
(二)明確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期間
不同于高校的學年度,我國現行企業成本核算期為每年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若高校按學年進行成本核算,與企業成本核算就會有很大的區別。而且國家預算年度采用公歷制,以學年為成本核算期會導致跨年度數據的分攤調整,巨大誤差在所難免,這樣就會影響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性,不利于政府劃撥教育經費和考評辦學效益。因此,基于對財政撥款和與新制度規定的會計年度相一致的考慮,本文認為高等學校后勤成本計算期應以公歷年度為宜。
(三)建立健全適合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制度的會計準則
隨著我國財務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將是大勢所趨。制度的建立主要是規范行為,促進高校后勤經濟活動納入教育成本核算軌道,加強高校后勤成本意識和提高高校辦學效益。具體來說,現代教育會計準則的建立要有利于改革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后勤財務透明度,增強對社會、學生或家長服務消費的責任度,樹立高校在社會和學生心目中的信譽度,充分調動社會和個人對教育投資的積極性,拓寬高校經費籌措渠道。
(四)建立一個與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制度相配套的管理體系
有了先進的制度和準則必須配備高效能的管理機制,與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制度相匹配的管理體系,應包括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心和高校后勤成本監督管理中心。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中心的職責主要做好高校后勤成本的預測、計劃編制、核算等工作,并要求把貨幣資金為中心的傳統核算模式,轉移到資產為中心的核算模式上來,實現立體管理。從縱向上講,就是要建立校、院、系三級模式體系,進而以院為基本核算單位,全面進行設備折舊、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和成本費用的核算和管理。從橫向上講,就是要強化學校財務、財產、物資的管理職能,增強成本意識,制定配備標準,并及時、準確、系統地為會計核算搜集、整理和提供會計資料,保證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正常進行。監督管理中心的職責主要加強高校后勤成本核算的監督和控制,定期向政府、學校和社會公布高校后勤成本核算情況,及時收集各界的反饋意見。為政府、社會和個人對高校教育投資決策、高校加強財務管理等提供準確信息。對各項浪費和損失要追究責任,對不符合高校后勤成本的定額和計劃進行及時調整、修訂。高校的財務會計制度隨時代要求處于不斷變革之中,目的就是讓高校后勤成本核算能在一個統一規范的制度框架與準則指導下進行。制度的修訂促進了成本核算的實踐工作,反過來在研究后勤成本核算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探尋要實現后勤成本核算工作更加有序進行,制度還需要哪些方面進一步的完善。這是本文的重要研究目的之一。
作者:侯妍 王建威 單位:北方工業大學后勤集團財務部
參考文獻:
[1]萬壽義,曲京山.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問題研究-基于管理的視角[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3).
[2]張德瓊,廖忠友,陳平.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芻議[J].事業財會,2001(5):18-19.
[3]趙紅英.高等教育成本的界定和控制[J].財會月刊,2005(7).
- 上一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9篇
- 下一篇: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