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市場構建論文
時間:2022-03-04 08:30:00
導語:電子商務市場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檸檬”問題“檸檬”問題是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提出并引入信息經濟學的,主要是研究產品質量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信息不對稱性及其對市場效率的影響。在傳統經濟學中的市場假設,對于市場的研究基本都是建立在信息是完全對稱的這一假設基礎上,在這種假設前提下,市場上的企業通過選擇最優的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來與其他企業競爭,從而淘汰生產經營不利的企業。也就是說完全信息假設下的市場都是通過其自我調節功能來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而“檸檬”問題揭示了現實市場中更多存在著的信息不對稱性。信息不對稱性導致市場交易雙方的利益失衡,影響社會的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甚至會導致市場的自動調節機制失靈,最終將導致社會的進步變慢,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也會相應降低。最著名的實例就是二手車市場分析:由于信息不對稱,最終將出現質量好的車被質量差的車擠出市場的現象。
2.電子商務市場中的“檸檬”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變遷,電子商務正逐漸成為信息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推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電子商務,對于合理組織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增加貿易機會,降低貿易成本,簡化貿易流程,提高貿易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現實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并不十分理想。事實上,電子商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產生,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們機會主義傾向所致的經濟學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的虛擬性,使消費者難以對產品質量進行評估,導致信息不對稱。在傳統市場上,消費者可以通過一些統計數據來判斷產品質量,而在電子商務市場上,由于網絡交易虛擬性的特點,它使得消費者對網絡產品質量的判斷要比傳統市場更為困難,買賣雙方這種信息的嚴重不對稱將會導致消費者只能通過降低他對網絡產品的質量偏好來彌補他對質量判斷的不足。由此,客戶的忠誠度在降低。
(2)數字產品的一些特性導致電子商務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在電子商務市場中進行交易的產品有數字產品和非數字產品。數字產品與非數字產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又導致了電子商務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3)在電子商務環境中,時空隔離導致買賣雙方的身份確認以及“信號發送”困難,引發信息不對稱性。雖然電子商務使參加交易者范圍和交易對象擴大了,但是時空隔離導致交易雙方的身份確認比傳統市場困難,買方對賣方身份以及信譽的懷疑程度增加。在電子商務市場中,網絡是買賣雙方快速、全天候傳遞交易產品信息的媒介,產品實物和銷售網站的分離,產品訂購和實物配送的分離,容易產生買方所購買的產品質量與賣方網站上的說明不相符,甚至出現以劣質產品冒充的欺騙行為。
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斯彭斯在阿克洛夫模型基礎上提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性的“信號發送”理論,即擁有信息的一方可以向無信息的一方發送信息。在傳統市場上,賣方可以通過樹立品牌、提供質量保證、強化售后服務等方式來向消費者提供產品質量的信息。而在電子商務市場上,“信號發送”比傳統市場困難,因為賣方不論規模大小都可以在網上建立自己的“門面”,對顧客發出的信號沒有什么區別,這使買方難以辨別各個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好壞,加劇了信息不對稱程度。
因此,因為網絡擺脫了時空的限制等原因,造就了網絡交易的虛擬性,電子商務中的質量信息非對稱性所引起的“檸檬”問題可能因為這樣的外在原因而有惡化的趨勢,且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
二、電子商務中交易行為的博弈分析
1.條件假設電子商務交易者在進行交易時,其面臨的決策環境是復雜的,為了便于分析,在不影響結論的前提下,假設如下:(1)參與人在選擇戰略時,把其他參與人的戰略當作給定,不考慮決策對他人決策的影響;(2)沒有外生因素干預;(3)電子商務中交易者的博弈只存在兩個參與人:買方和賣方,且兩者都是理性的經濟人;(4)雙方的交易決策抽象為兩種理想情況:真實和欺詐交易;(5)買賣雙方做出決策之前都不知道對方的行動,且認為他們的行動是同時進行的,即兩者間博弈是靜態博弈。
2.博弈分析依據上述假設,我們建立電子商務中交易者之間的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設賣方真實交易而獲得的利潤為ST,欺詐而獲得的利潤為SF,通常情況下ST
假設交易雙方在做出決策之前都不知道對方的行動,認為他們的行動是同時進行的,博弈結果如下表:
3.一般討論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假設),交易者在制定交易決策時的主要準則是自身期望效用的最大化,現對賣方在采用不同交易策略時的選擇機理進行分析:
(1)當RT>RS時:賣方選擇真實交易策略的收益大于選擇欺詐策略,上述博弈存在唯一的納什均衡點(E,ST),即各方都不再有主動改變自己策略的動力和積極性。該情況在實際“檸檬”市場中沒有實際意義,在此不予討論。
(2)當RT
(3)當RT
三、電子商務市場中“納什均衡”戰略的構建和分析
以下討論電子商務下,引入“中介”參與者,通過為賣方構建“無限次重復博弈市場”從而實現高效的均衡策略。
(1)在上節條件假設基礎上調整假設條件:將交易參與者擴大到一個賣方、N個買方和市場“中介”;賣方是一個無限連續存續的法人實體;賣方持續性地參與市場競爭;存在一個持續存續、公正、統一的市場“中介”;賣方所有交易信息對“中介”透明。
(2)在電子商務中交易的參與人:買方和賣方外引入第三方“中介”;在買方做出決策之前,買方可以通過“中介”知道對方的一切歷史行動,就是說賣方的T—△t交易情況對于買方是透明的。市場交易模型如下圖(該模型可擴展到M*N+1參與者)。
(3)在以上市場交易模型中。由于賣方的存續性,當N>1時,在市場“中介”的存在下,對于賣方而言形成了“無窮重復博弈市場”。該博弈的均衡結果與有限重復博弈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果,一種“嚴厲”的懲罰戰略是每個局中人的子博弈完美均衡戰略。這種戰略的內容包括:一開始使用“利他”;如果你以前一直“利他”,我便在當期“利他”;如果你在某期使用了“利己”,我則從下期起一直“利己”。這個戰略也被形象地稱為“扳機戰略”,這個扳機戰略構成納什均衡。
以上分析與現實電子商務困境的實際情況相當吻合,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特點引起了“檸檬”問題的加重,并且已嚴重阻礙了電子商務的深入和廣泛的開展;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興起為構建“中介”下的“無窮重復博弈市場”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市場策略。四、結論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已經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在提高市場效率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新的問題。電子商務中的質量信息非對稱性所引起的“檸檬”問題可能因為網絡交易的虛擬性等原因而有惡化的趨勢。但同樣,利用電子商務的特點和優勢,可以在現實市場中方便地構建一個準“無窮重復博弈市場”,從而在電子商務市場中得到一個“納什均衡”策略的實現。
- 上一篇:電子商務理論及實踐誤區
- 下一篇:電子商務產業配合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