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的內涵思考
時間:2022-02-13 08:54:00
導語:電子政務的內涵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今信息時代,如何運用網絡技術來實踐電子政務,從而以電子化、自動化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使其更科學有效地為社會服務已成為當前各國政府面臨的越來越緊迫的一項工作。本文從分析電子政務的科學內涵及戰略地位出發,通過闡述電子政務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探討了如何發展電子政務以促進政府管理創新。
關鍵詞電子政務政府管理網絡技術
在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面對著世界大多數國家正不遺余力地大力開展電子政務、構建電子政府,我們也著實感受到了全面推行電子政務、建設電子政府的緊迫性。國務院總理同志在國家行政學院省部級干部政府管理創新與電子政務專題研究班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利用信息技術重塑政府的組織與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必須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庇纱丝梢?電子政務已成為推動政府管理創新的大勢所趨。
一、電子政務的內涵及戰略地位
(一)電子政務的內涵
電子政務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提出來的,在當時它至少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為減少“橡皮圖章”,加速政府對公眾需要的回應,讓美國人能更快、更方便的了解政府,并能一站式地滿足公民向政府申請貸款、競爭合同、網上納稅等;二是為重塑美國政府系統,使之更富有效率,運作成本更低,并徹底掃除美國政府的官僚作風”。隨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運用程度而不斷變化和擴展,關于電子政務的概念學者們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做了多種多樣的界定。這里主要采用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概念,認為:所謂電子政務,是指公共管理部門應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管理和服務的一項項具體業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在互聯網上實現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與部門分割的限制,全方位的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務。其核心是:大量頻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務都通過設定好的程序在網上實施,而大量決策權下放個個人和團體,政府重新確立其職能,實施新的管理模式。它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電子政務必須借助電子網絡信息技術,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和相關軟件和安全技術的支持;第二,電子政務處理的是與政府有關的公開事務,除了政府部門內部的行政事務以外,還包括與其他公共管理部門之間通過網絡進行的協同辦公與信息共享;第三,電子政務不是簡單地將政府現有的業務、辦公程序電子化,而是按照電子政務的規范要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隊政府現行的行政職能、行政組織及行政流程進行信息化改造,對傳統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創新。
(二)電子政務的戰略地位
在現代信息社會,傳統政府的職能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政府唯有及時的調整自身的職能、盡快的向新型管理服務職能轉變,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和公眾的需要。而以實現由傳統政府的管理職能向現代政府的管理職能的轉變為其根本目標的電子政務因此成為一種現實需要,有其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相繼啟動了一系列的政府信息化工程,如“金”字系列的政府重點信息化應用工程,“政府上網工程”等等,到目前為止,都已初見成效,并且實施范圍還在進一步擴大。中國信息學會副會長、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烏家培教授認為:構建網上政府,實施電子政務在當前信息社會有其歷史必然性。這種必然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政府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最大使用者。第二,政府是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
因此,政府上網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而實施電子政務則是社會發展的必要。
總之,我國實施電子政務,對于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挑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管和服務能力,促進社會監督,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施黨的十六大確立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二、電子政務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
政府管理創新是社會發展對政府工作的新要求。信息時代的政府管理創新是指政府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力量創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重塑政務流程和范式,改革調整政府組織結構,優化政府權力運行模式,達到簡化行政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實現責任、透明、公正、廉潔、服務型政府的管理目的。包括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管理組織結構創新等等。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政府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以電子政務為標志的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順利推進政府轉型開辟了全新的數字化空間。電子政務的發展,使現代政府理念、職能、組織以及運行模式等多方面迸發出引人注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為政府管理創新提供了機遇和技術支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技術革命,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條件,也為政府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當傳統的科層體制受到普遍質疑時,人們開始傾向于民主行政的政府體制。而以信息技術支撐的電子政務,實現了信息在更大范圍內的共享,使得民主行政的概念能夠得以貫徹。網上行政的新流程,正是政府與時俱進,面對各方面挑戰的有力武器。電子政務的形成,成為了政府管理創新的推動力。
三、發展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
電子政務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發展電子政務,以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我們應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從而促進政府管理創新。
(一)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發展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
電子政務及政府管理服務職能的電子化、自動化、無紙化目前正在一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中快速發展,電子政務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已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期。這就為我國政府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科學化的電子化政務方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政府可以不必再走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彎路,從而能為國家節省大量開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電子政務發展排名較前的為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在實施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方面的經驗可謂各有千秋,但我們通過總結可以發現,他們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共同處:首先,電子政務由國家投資、受國家控制來發展和提供服務。其次,重視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第三,發展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以縮小“數字鴻溝”為前提。第四,在電子政務的建設中政府要真正樹立起“以公眾為中心”和“以公民的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雖然這些都是別國的經驗所得,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和發展史,但我們并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照抄,而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對推進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從而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二)增加“政務”含量,達到“政務”與“電子”并重
“電子”,亦即電子化,是指通過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成本最小化?!罢铡?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關于政治方面的事務,也指國家的管理工作?!闭沼袕V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政務專指政府部門的行政執法、公共管理和公眾服務活動;而廣義的政務活動泛指各類國家管理活動。要實踐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就必須做到“電子”與“政務”并重,“電子”不夠,電子政務就無從談起,“政務”含量不夠,電子政務就如同虛設。特別重要的是,目前往往大多數國家都很容易做到“電子”達標而“政務”含量卻不夠,或者忽視了“政務”的含量,從而嚴重影響了政府管理創新的進程。因此,在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更應注重好“政務”的含量,凡是可以在網上公開辦理的政務、公務,都堅持放到網上辦理,真正形成無邊界、無縫隙化的“服務型”、“高效型”政府。為此,有關部門應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論指導下,具體采取相關措施:如制定一個明確的、強制性的時間表,以程序式的管理取代傳統的管理;調查民意,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難、便民利民;梳理政務;重組業務,優化流程等等。這樣,就可以既突破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技術性瓶頸,又可以增加社會公眾的滿意度,達到“電子”與“政務”并重,真正實現政府的管理創新。
(三)建設高素質的電子政務人才隊伍
發展電子政務,必須要建設一支與其相匹配的高素質電子政務人才隊伍。由于電子政務只是近些年隨著電子信息科學技術才興起的一項新興事物,因此并不為廣大社會公眾所了解,而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子政務的發展,制約了政府管理創新的進程,所以,為了保障電子政務的發展和政府管理創新的有序進行,務必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電子政務人才隊伍。首先,要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信息化知識和技能,這是中國在21世紀能否跨越“數字鴻溝”的關鍵。其次,要加強對計算機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提供硬件條件。第三,加強對國家公務員的培訓,提高國家公務員的整體綜合素質,這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首要問題。電子政務建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公務員整體素質的高低,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必須加強以復合型人才為標準的國家公務員知識更新、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另一方面應通過公開招聘、考試錄用等途徑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對現有的國家公務員中選派部分進行進修,為電子政務的將來提供人才儲備。
總之,信息技術不等于政府改革,電子政務更不能替代政府管理創新,政府管理創新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電子政務發展的實質就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政府管理創新的催化劑。要想取得電子政務的成功,就必須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實踐“電子”與“政務”并重,建設高素質的電子政務人才隊伍,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將政府管理創新工作一步一步加以完成。
參考文獻:
[1].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實現政府管理創新—在國家行政學院省部級干部政府管理創新與電子政務專題研究班上的講話.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1).
[2]ADefinitionofE-.2004-02-14.
[3]王鈺,高海華.新編電子政務培訓教程.科學出版社.2004.
[4]邱躍華.電子政務發展和政府管理創新研究.湖南大學2008年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
[5]汪玉凱.電子政務在中國-理念·戰略與過程.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6.
[6]陳果.我國電子政務與服務型政府交互發展研究.湖南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 上一篇:簡述現代企業的人才管理研究
- 下一篇:領導在反腐倡廉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