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電子商務解決新貿易維護決策

時間:2022-11-16 04:02:00

導語:應用電子商務解決新貿易維護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電子商務解決新貿易維護決策

一、新貿易保護的特點

全球性金融危機給各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促使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向就業、金融和投資等更廣領域拓展,同時貿易保護在主體、客體和手段等方面衍生出新的特點。

一是貿易保護的主體呈現多元化。實施主體除了原有的發展中國家以外,發達國家也開始在多個領域實施貿易保護,并且呈現由單個國家自我保護轉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的特點。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許多國家聯合起來以區域經濟一體化集團為組織實行貿易保護,成員國之間實行貿易自由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對非成員國則形成統一對外的市場機制,實行貿易歧視。如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這種組織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貿易保護性。

二是貿易保護客體更為廣泛。首先表現在貿易保護領域增多。貿易保護領域從貨物向服務和與貿易有關的金融投資及技術標準、衛生標準、智力產權延伸。其次表現在貿易保護從單個國家向經濟區域集團延伸,經濟區域集團封閉和排他性逐步增強。再次表現在貿易保護手段繁多。在貨物貿易方面,保護手段從關稅措施到非關稅措施,再延伸到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措施;在服務貿易方面,由于服務是無形的,國際服務貿易幾乎不存在關稅壁壘的問題。阻礙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因素除交通運輸等自然條件外,各國政府采取的服務貿易保護措施起著主要作用。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國際服務貿易保護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市場進入限制,即政府對外國服務的進入設置的障礙;另一類是經營限制,即對外國服務提供者在國境內從事服務活動的障礙,有許多服務,如醫療、法律、教育等服務只有具有一定職業資格的人才可以提供。如果職業資格未能得到承認,這些方面的服務貿易就無法展開;在知識產權方面,尤其是服務貿易涉及的知識產權是跨國公司相互之間以及國家之間經濟競爭的重要籌碼,是國際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任意侵權和非理性的維權現象卻頻頻出現。最后表現在資本保護方面。一些國家為彌補虛擬經濟帶來的金融斷鏈,鼓勵本國銀行主要為本國內的資產進行投資,并要求銀行調回國外的貸款。在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方面,排斥外資并鼓勵資本回流。在資本投資市場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把在發展中國家地區投資設廠的企業迂回本國以緩解國內衰退的經濟環境。在貿易保護手段方面,本輪貿易保護手段更加多樣性和更具有隱蔽性。許多發達國家在不違反貿易協定條款的條件下進行貿易保護,主要手段有:技術壁壘、反傾銷、反補貼、特保調查、特別保障措施、灰色區域措施、貨幣貶值、購買國貨,碳關稅。

二、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貿易運行機制的創新

第一,電子商務技術如EDI、計算機網絡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大節省了單證的傳輸時間,而且還能有效地減少因紙而單證中數據重復錄入導致的各種錯誤,對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顯。

第二,電子商務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特性,解除了傳統貿易活動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使得某些地區的公司克服了傳統國際貿易運行機制下的區位劣勢和競爭劣勢,并可能獲得區位成本低的優勢。

第三,電子商務使得貿易信息充分性進一步增強,進一步削弱了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世界市場壟斷,市場機制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為世界市場中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優良的信息服務,實現全球動態的資源優化配置。

三、運用電子商務應對貿易保護的策略

(一)組建虛擬聯合體

跨國公司戰略聯盟是這種“虛擬聯合體”的主要表現形式?!疤摂M聯合體”以擁有適銷對路產品及品牌的核心企業為龍頭,通過計算機網絡等工具和手段來實現組織內各成員之間的溝通和聯絡,組建完善的國際市場營銷網絡體系、市場信息反饋、科研開發體系及資本運營體系,使產品的技術含量進一步提升,并生產出大量產品滿足市場需求。這種創新型的跨國公司戰略聯盟在各主體之間采用“虛擬經營”的經營方式,打開了信息社會公司組織及運作方式變革的大門。通過開放的電子商務平臺尋找資源和聯盟,這種“虛擬經營模式”使得各個聯盟成員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競爭環境和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的發展趨勢,給聯盟成員之間甚至與聯盟外企業之間帶來分工合作、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處??鐕镜乃猩a環節都被納入現代信息網絡,利用B2B交易平臺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直觀的協調。

(二)建立和完善進出口的預警機制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國際貿易的宏觀管理改革帶來新的契機。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的國際貿易管理創新主要表現在:實現外貿業務全過程管理的電子化;實現網上申領、發放進出口許可證;運用電子商務進行海關管理和電子報關;運用電子商務進行進出口商品檢驗管理;出口商品配額實行電子招標,這些變化和創新使國際貿易的監管變得更加公開和透明,綜合分析國際國內的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選擇最佳發展戰略,并且加快建立和完善進出口的預警機制,實現對外貿易保護前置化,建立起多層次、多視角、多渠道的預警體系。

(三)建立企業主導下的研究與開發體系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了以紙面貿易單據的流轉為主體的傳統國際貿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變革。向縱深發展的信息產業能夠推動國際貿易實現全球貿易運作的信息化,滿足節約社會成本和貿易成本需求。國際貿易企業應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業主導下的研究與開發體系,盡快形成獨立的、自主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國際貿易管理的電子化、信息化、自動化、規?;?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國際貿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動企業國際貿易方式創新,從根本上突破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

(四)實現互動方式的國際貿易營銷

網上營銷是借助于因特網完成一系列營銷環節,達到營銷目標的過程。國際電子商務營銷具有網絡互動式營銷、網絡整合營銷、網絡定制營銷和網絡“軟營銷”等特點。通過國際電子商務營銷,商貿企業可以更及時、準確地獲取消費者信息,從而準確定貨、減少庫存,并通過網絡促進銷售,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益,還可以實現一對一雙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對無數和無數對無數的交互。它可以將實體市場轉移到最廣大的人們均可以參與的虛擬市場上??蛻魠⑴c的主動性和選擇的主動性得到加強,現代的互動營銷方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