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及貿易新需求
時間:2022-03-16 11:14:52
導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及貿易新需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全球跨境電商與各國之間的對比,重點突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并描述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所處的政策環境,針對跨境電商產生的新需求及我國存在的問題,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對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提出建議。
跨境電子商務,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企業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缇畴娮由虅赵谌蚍秶鷥鹊难该桶l展,深刻影響著中國對外貿易產業鏈的布局。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增長緩慢,但是跨境電子商務卻蓬勃發展,占進口貿易的比例日益增加。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跨境電商零售B2C和跨境電商B2B兩部分)的不斷擴大,促進了產業升級和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方式,政府積極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通過對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特點、政策環境進行分析,發現跨境電商發展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急需外貿綜合服務業的支持,而且諸多WTO貿易規則對跨境電子商務已不再適用,需要制定更高標準和更自由的新貿易規則來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
一、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
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逐年遞增
根據阿里研究院與埃森哲的《全球跨境B2C電商市場展望》報告,2014年全球跨境B2C電商市場規模超過2300億美元,并將于2020年達到近1萬億美元,同整體B2C電商、消費品進口額和消費品零售額相比,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高達27%。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在整體B2C電商中的比重也將由2014年的14%增長為2020年的29%。屆時,跨境B2C電商消費者總數也由2014年的3.09億人增加到2020年的超過9億人,年均增幅超過21%。到2020年,接近半數的網上消費者會進行跨境網上消費。在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規模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42.8%,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7.3%。從歷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和增長率來看,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僅為1.8萬億元,2013年交易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約50%。2014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達到4.2萬億元,是2011年規模的2.5倍。預計2015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5.5萬億元,2016年將達到6.8萬億元,2011年至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實現約32%的年均增長率。
2.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
B2B起主導作用根據Forrester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總額是B2C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兩倍以上。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中,B2B模式的地位與在全球電商中的地位相似,起到了絕對支柱的作用。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中,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到91.9%,跨境電商B2C交易占比8.1%。2010-2015年上半年,跨境電商B2B交易所占比例雖然逐年緩慢降低,由2010年的97.9%下降到2015年的91.7%,但中國跨境B2B平臺的交易規模一直占整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的90%以上,仍處于整個跨境電商市場的主導地位。根據當前的發展形式來看,隨著跨境貿易主體越來越小,跨境交易訂單逐漸趨向于碎片化和小額化,未來我國跨境B2C交易占比也會逐步提升。
3.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以出口為主
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國有3.15億居民,2.55億網民,1.84億在線買家,全球約37%的跨境在線買家集中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在線總銷售額達到3895億美元,占全球的33.1%。在網絡零售領域,無論從進口角度還是出口角度來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從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進出口結構來看,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以出口為主。在2010年我國跨境電商總交易額中,其中有93.5%為出口,進口僅有6.5%。到2014年出口占跨境電子商務總交易額的比例略有下降為86.7%,進口增長為13.3%。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進口所占比例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出口占比仍以絕對大的數值遠遠高于進口占比。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的需求擴大,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進口的份額將不斷提升。
4.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產品種類集中
在美國,電子商務涵蓋商品類別眾多。目前,服裝、電子產品以及家庭用品的增長率較大。在印度,旅行開支占在線支付的大部分,其次是書籍銷售。日本和韓國的電商成熟度很高,日本旅行支付收入達到16億美元,化妝品、衣服、小商品的零售額較10年前增長了125%。據海關統計數據并計算得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商品占比分別為:電子產品23%、日化產品21%、服裝鞋帽17%、機械零件12%、建筑材料10%及家居產品6%等。而以B2B為主的跨境電商商品排名前五的產品依次為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服裝鞋帽、日化產品、建筑材料,以B2C為主的跨境通和海淘也主要銷售化妝品、服飾、電子產品、嬰幼兒用品等。由此可見,無論是從跨境電商的總體來看,還是分別從B2B和B2C來說,跨境電子商務的商品種類都比較集中。
5.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出口流向目的國分布集中
PayPa《l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報告》和尼爾森2013年報告同時顯示,“中國制造”最主力的消費人群是美國市場的跨境消費者,2013年約有3410萬美國消費者跨境網絡消費中國的商品,價值將達到497億元;英國和澳大利亞則分別以消費74億元和52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德國和巴西則分別消費38億元和18億元。據當前數據估計,在這五大跨境電商目標市場中,預計到2018年美國消費者跨境消費中國商品的年需求總額將增加到981億元,仍居第一消費國;巴西將成為對中國在線出口商品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到2018年巴西消費者從中國跨境網購的商品價值將達到114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將近7倍。
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環境
為支持電子商務發展,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2004年8月國務院《電子簽名法》,主要針對經營者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提供電子認證的服務領域,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電子商務的法律。2004年至2012年,是我國電子商務的起步與發展期,政府為引導和規范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針對改善網上交易環境、規范交易行為、防范交易風險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在日漸規范的政策環境下,2008年到2012年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迅猛,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08年的3.2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7.9萬億元。自2013年至今,國務院和各地方政府為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陸續了一系列與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意見,涉及到零售商品退貨、網絡集中促銷、客戶資金安全與交易保密以及海關監管方式與代碼等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各個細節,并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農村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2015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占進出口總規模的比例將近18%,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3個百分點,預計2015年全年跨境電商交易總規模能達到5.2萬億人民幣。
三、跨境電子商務產生的新貿易需求
1.跨境電子商務催生出外貿綜合服務業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訂單交易向碎片化、小額化發展,B2C模式在跨境電商中的占比越來越大,涌進跨境電商藍海的中小民營企業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缺少通關、融資、退稅等各個環節的專業人才,訂單散且小,致使企業客戶流失、成本居高不下,此時跨境電子商務便產生對外貿綜合服務的需求。外貿綜合服務行業是指以整合各類環節服務為基礎,然后統一投放給中小外貿企業,主要的服務包括融資、通關、退稅以及物流、保險等外貿必須環節。通過電商互聯網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有效將訂單業務化零為整,實現批量化處理并降低成本,使中小外貿企業在通關、退稅等方面享受大企業的待遇,極大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2.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高標準的貿易新規則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達國家意在WTO規則的基礎上,建立涵蓋貿易各方面、更高標準的貿易新規則,主要集中在競爭中立、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市場準入、非歧視原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業態、新方式,貿易新規則要求一國允許外國電商進駐該國,國有企業不能享有比其他企業更高的特權,跨境購物的商品種類范圍進一步擴大,在一定年限內實現所有商品零關稅,包括某些敏感商品。在知識產權保護部分,加入了加強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延長著作權的保護時間、規范臨時性的侵權行為等條款,在互聯網執行上涵蓋了數據的跨境流動,這些都對傳統貿易規則提出挑戰。
四、建議
跨境電子商務是培育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新業態、新方法,但我國跨境電商仍處于起步階段,與電子商務配套發展的服務業處于低級階段。當前,我國仍處于“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階段,跨境電商營銷能力不足,仍缺乏整體高效的跨境電商通關方案。為此,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提出幾點建議。1.政府方面的建議。第一,加強與國際組織合作。國際貿易將逐漸由線下轉為線上,原來的國際貿易規則將不再適用,政府應積極參與國際峰會,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和討論,就產品類目、關稅減免、信息保護等方面爭取簽訂促進雙方跨境電商共同發展的協議。第二,注重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政府應注重培養精通外語(尤其小語種)、了解國外市場、熟知外國習慣以及了解網絡平臺運營的規則和方式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政府可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鼓勵高校和企業側重經驗教學,培養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2.企業方面的建議。第一,企業進入市場前,要做好前期準備。積極做好國外調研,包括外國的法律政治制度、市場飽和度、居民生活水平、消費習慣、對商品的偏好等方面,綜合各方面考慮再決定是否進入該市場,進入哪種產業市場。尤其對法律方面要格外重視,要為糾紛和后期可能遇到的風險做準備。第二,企業要重視品牌化建設。中國跨境電商以低廉的價格在國外市場上有價格優勢,但是還是有很大程度的質量問題,以至于競爭優勢不明顯。企業應加快轉型,以創新優質產品為基礎建立自己的品牌來提高競爭力,并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第三,應加強產業鏈上企業之間的合作。在跨境商務產業鏈上,從制造商到跨境電商平臺、支付企業到物流公司之間,應互相交流、分享經驗和信息,協調合作,避免形成惡性競爭。
作者:齊俊妍 索園園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在我國的發展
- 下一篇: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論文
精品范文
10跨境電商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