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發展監管對策研究

時間:2022-01-25 08:19:08

導語:電子商務發展監管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發展監管對策研究

1引言

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通過電子商務購物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的購物方式。但是,由于相關監管制度缺失、行業發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電子商務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一些缺陷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具體表現為:網上傳銷、假貨盛行、消費欺詐等,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電子商務行業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此外,網絡購物消費者權益較難得到保護,相關利益受損后投訴無法有效及時地處理,也導致了電子商務行業的整體社會形象嚴重受損。2004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每年公布的消費者投訴相關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和網上購物詐騙有關。為了有效保護網絡購物者的合法權益,建立相應的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迫切性日益顯著,同時凸顯出了通過法律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性?,F階段為了更好的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規范和引導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是管理電子商務的主要部門之一,肩負著電子商務行業的監管職責。本文基于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缺陷,提出政府監管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2線上和線下監管相結合

結合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特點,電子商務的政府監管要綜合利用線上和線下兩種監管手段。電子商務交易涉及線上和線下兩個環節:線上商務主要是尋找商品交易對象、進行實際交易、在線支付等;而線下商務主要和實體交割有關。因此,工商行政監管局在進行監管時,也應該從這兩個方向來進行。因此,相關政府機構部門要改變原有的單一監管模式,在信息化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線上監管,確保相關監管目標的實現。在“淘實惠”購物網站上,工商行政監管局在對其進行監督時,發現其營業范圍、支付流程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差評卻十分多。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原因在于淘實惠網站為客戶提供的產品質量存在大量的問題,消費者收到的實際商品與電商商家在網絡上的商品描述完全不同,以次充好,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監管過程中主要是對線上的交易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于線下產品質量地監管有所欠缺,特別體現在對購物網站為消費者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缺乏監管。因此,綜合地利用線上、線下的監管手段能夠更好地對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性進行監督管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加強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

電子商務屬于跨地域的商業活動,要想更好地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監管,需要加強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電子商務中的交易活動涉及的交易對象分布極廣泛,因而對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要求很高。在眾多因素的集中影響下,我國當前的部門和地區分割現象還比較突出,這種現象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效地改變,所以加強各部門各地區的協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電子商務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除工商行政監管局之外,還有海關、財稅、保險等相關部門。各部門的職權有顯著的差別,因而很有必要制定出統一的法律、政策框架將各部門協調統一起來,為實現相應的監管目標營造規范有序的制度環境。例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對電子商務發展的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網上包括輕紡城在內的多家電商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但對于偷稅漏稅這一問題主要是由稅務局來進行稽查。因此,為了更好地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進行監督,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協同合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管工作中應該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協調公檢法、稅務、技監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并積極地對各部門的職能權限進行協調,以便更好地打擊電子商務行業中各種經濟違法行為。此外,建立相應的聯動協調機制必不可少的。在此機制中,上級工商局處于主導地位,而管轄區域的工商局則進行輔助監管。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起多級聯動的工作機制,以便對網絡交易活動進行統一協調監管。將各工商分局聯合起來進行通力協作,避免出現相關地區和部門割據的局面,便于對相關難以明確主題的違法網絡案件進行查處。轄區工商分局主要負責管轄自身責任轄區內的相關違法案件,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管轄范圍不確定的制度弊端。

4完善電子執照管理機制

對已有電子執照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工商行政監管局要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并通過建立電子化營業執照系統來有效地處理無照經營等行為。這種類型的營業執照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生成的一種虛擬執照,主要特點是唯一性和不可仿造性。首先,相關執法人員可以利用這種執照在網絡交易過程中識別身份,更準確、方便地了解對方是否具有執照且經營是否合法等信息,為網絡交易過程中相互確認身份的難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其次,還可以利用這種執照進行電子簽名和印章,為簽署相關的合同提供便利。目前,網絡交易活動中的主要難題之一就是經營企業資質查詢和身份識別問題。而實施電子營業執照,可以簡化很多執法工作,為促進網絡經濟發展以及更好地進行工商監督奠定良好的基礎。

5建立網站登記備案制度

建立網站登記備案制度。該制度是網站經營者依據相關要求,向工商行政監管局出具相關網站登記備案資料,資料審核通過后工商局為其頒發相應的電子備案標識和信用等級評價證明。網站所有者在取得認證和備案之后,在進行相關交易活動時,必須實行實名制和信用等級交易,以此來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護了消費者權益。一些省份的工商行政監管局已經開始實行網站登記備案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鑒于電子商務的統一性,需要對相應的信用和等級情況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發揮信息的協同作用。網站登記備案制度帶來的益處是多方面的,不僅可以促使網上經營行為的合法化,而且將網絡虛擬市場和實體市場連接起來,對相關政府部門規范網絡秩序的工作起到積極作用。政府主要是在出現相關糾紛的情況下介入市場,為電子商務實施創建規范化、程序化的環境。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到法令的統一性,政府在對電子商務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法律,避免過度地規范和限制,這對工商管理部門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6嚴格遵守電子商務主體準入制度

為了更好地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監管,必須嚴格遵守電子商務主體準入制度。原來的線上交易過程中相關交易主體都不了解各自的情況,很容易出現相關信息不對稱之類的問題。同時網上經營者身份確認對工商行政監管局的行政監管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工商行政監管局在長期的執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企業經營信息資料,這樣可以較好地確認經營者身份,為規范網絡交易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相關工商管理部門應該基于《網絡商品交易暫行辦法》的規定,全面地核實相關網絡經營主體的實際情況,重點查清所管轄區域內的網絡交易企業的數量、規模。對一些個體網絡經營者要求實名注冊,在滿足一定條件下進行工商登記,并根據需要和行業發展情況建立相應的行業電子數據庫。工商局在推進相應的電子商務注冊時,應該將原有的屬地登記和在線備案方式結合起來,提高注冊效率。在進行相應的管理時,注意對比現有的登記法規,并根據網絡經營主體的市場條件為其頒發執照。由于我國統一的備案網站暫時還沒有建立起來,各地區應該依據地區實際情況對登記權限進行下放,充分發揮縣工商分局熟悉了解相關工商企業信息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進行高效地地域巡管。在屬地登記的同時,工商局還應該建立經營備案系統,依據相關備案條件對網絡經營者逐一發放電子標識。運用技術手段來確保這種標識編號和注冊號相統一,為各網絡經營用戶打下統一的“身份證號碼”。這樣工商局在進行管理時就可以做到主體明確,底數清楚,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巡查工作。

7總結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已經成了人們的主要購物方式,給我國傳統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我國政府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比較重視,鼓勵電子商務發展,也由此導致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所受到的制約條件少,電子商務行業比較混亂,違法、違規、欺騙消費者等現象越來越突顯。因此,如何對電子商務行業進行監督管理,保證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主要職責。電子商務發展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政府部門尤其是工商行政管理局作為電子商務監管者,應加強各部門之間地協調,提高監管效率。并且融合線上和線下兩種監管方式,完善電子執照管理機制,建立網站登記備案制度,嚴格遵守電子商務主體準入制度,從電子商務市場進入開始嚴格把關,將問題遏制在源頭。相信在政府管理及不斷完善的市場制度的共同作用下,電子商務市場一定能規范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呂來明,董玫.我國電子商務監管體制改革思路及立法建議[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5,(2).

[2]李家喻.中國電子商務監管體制的問題和對策研究———以阿里巴巴和國家工商總局交鋒為例[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15,(1).

[3]安志賓.國外電子商務監管經驗借鑒與啟示[J].商,2015,(12).

[4]蹇潔,劉松,張謐.電子商務監管系統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23).

[5]吳涵.電子商務監管體制改革及其立法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22).

作者:鐘蕓 單位:西南大學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