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業探討
時間:2022-02-05 08:33:51
導語: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現狀
(一)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連年攀升。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迅猛,電子商務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其促進了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出現。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如表1和圖1所示,201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3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5%,較2011年增長5倍。同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突破9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占電商交易總額的28.45%,較2011年增長了11倍。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7.02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了全球貿易流通的步伐,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規模日益擴大。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占我國電商總交易額的28.5%。(二)電子商務推動商貿流通產業市場空間不斷發展壯大。隨著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增長,傳統商貿流通產業的概念和發展空間逐步被突破,其市場空間不斷延伸,且服務范圍和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商貿流通網點日益增多,智慧物流不斷發展,傳統的商貿流通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格局被重塑。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壯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使產業協同得到增強,商貿流通產業服務功能更加完善、靈活。如表2和圖2所示,近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其年均增長率超過10%,電子商務對商貿流通產業的市場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三)電子商務帶動商貿流通產業不斷創新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其有效滿足了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其深刻改變了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的資源流通和商品流通,并加速了商貿流通產業創新變革和整合重組。生產、技術、人才、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動的不斷加快,促使了商貿流通產業逐步打破地域限制、市場限制,全球經貿一體化進程得到持續加速。同時,傳統的貿易方式、流通方式、交易方式逐步被新模式取代,個性化、體驗化、層次化的消費方式不斷涌現,新興消費促進了商貿流通產業持續創新發展,其創新了新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業態,大型綜合超市、購物中心、餐飲酒店、休閑娛樂、物流園區等的不斷涌現,促進了商貿流通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其推動了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了廣大農村地區消費結構的升級。農村電商的不斷發展,為農村零售門店提供了采購、供貨等供應鏈服務,促進了農村零售門店運營效率的提升。(四)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轉型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2018年8月31日,我國首部電子商務領域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正式頒布,其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邁入權責明晰、有法可依的歷史新階段。各級政府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積極推動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借此,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產業實現了協同發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示范企業、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紛紛取得了新突破。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傳統商貿流通產業和互聯網逐漸融合,其全渠道經營大大加快,商貿易物流發展布局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其推動了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向現代商貿流通企業轉型。隨著電子商務跨境發展,商貿流通對外開放與合作得到加強,其有效推動了傳統產業的營銷、交易、交付等多個外貿環節的在線化、數字化發展,并為中小企業以及各國品牌企業提供了新的全球化發展機遇。
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政府利用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能力不足。電子商務是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雖然國家已出臺了電子商務法,但在其具體實施中仍缺乏一些細則,這使得其難以實現對電子商務的全面管理和覆蓋。同時,各級政府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參差不齊,雖然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政策措施,但政策的推進成效不夠明顯。同時,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部分政府部門把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當成兩個獨立產業并區別對待,這就導致了公共服務資源難以充分利用?,F階段,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相關要求、標準、規范、體制機制等都有待完善,物流、貿易、金融、稅務一體化一站式服務體系仍未建立,政府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有待提升。商貿流通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促進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企業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關系。但很多的商貿流通企業仍堅持傳統的經營思想和經營理念,其缺乏戰略眼光,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差,對電子商務促進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發展的作用理解不深。雖然也有部分商貿流通企業已開始進行電子商務模式探索,但其大多僅停留在商品交易平臺層面,在對電子商務優化企業資源、促進企業轉型方面缺乏統籌考慮和策劃,其經營模式創新意識不強。同時,雖然也有企業意識到電子商務對商貿流通企業轉型有重要促進作用,但對于如何借助電子商務發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缺乏可操作性的具體措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轉型速度和效果。商貿流通產業的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現階段,一些商貿流通企業忽視電子商務發展,其企業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財務結算、客戶訂單、商品統計等初淺層面。相當一部分商貿流通企業管理手段單一,缺乏創新意識,并對電子商務變革把握和判斷不夠,其對大數據、數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技術不敏感,同時具體的跟進措施不足,這影響了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由于缺乏價值鏈、供應鏈管理理念,這使得部分企業在生產、銷售、研發、采購等各個環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地區,其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足,統一的商貿流通體系信息尚未建立,整個商貿流通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存在短板,其信息化程度遠遠落后于城市。從區域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情況看,由于信息化建設滯后,很多地區商貿流通產業與本地其他資源互補性、協同性不強,從而缺乏區域特色,產業的帶動力、影響力受到阻礙。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經營模式單一,營銷渠道有限,產品銷售和服務缺乏核心競爭能力,同時在上下游行業的雙重擠壓下,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自身生存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斷出現,其對商貿流通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經貿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加劇,在與國外同行業企業的競爭中,我國商貿流通企業價值由于創造能力不強、缺乏高品質的產品,加上品牌意識不強,從而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這制約了我國商貿流通行業的發展。另外,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的相關人才匱乏,這也是制約我國商貿流通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
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途徑分析
積極推動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度建設。各級政府要主動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變化,依據電子商務法,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對此,政府可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標準、規范市場競爭、加強減稅降費、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健康發展,促進商貿流通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另外,政府要加強產業引導,將商貿流通產業納入政府發展規劃,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稅收、財政等工具,促進商貿流通產業快速發展。政府還要增強服務意識,轉變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和行業自律機制,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同時,要促進電商企業、商貿流通企業互動平臺建設,加快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從而不斷激發商貿流通企業活力。最后,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實際,突出區域特色,進一步規范商貿流通布局,從而推動并形成優勢互補、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融合協同。我國各商貿流通企業要解放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借助電子商務的推動力量,促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對此,要注重發揮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重要節點城市、物流區域中心的帶動作用,通過大力發展B2B、B2C、C2C等商務平臺,進一步優化各類資源,推動批發零售、實體店鋪、綜合商場等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向電子商務+商貿流通一體化服務體系轉型,從而通過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不斷拓展市場空間、拓寬銷售渠道、拓寬服務范圍、增強發展動力。另外,政府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構建城鄉產品流通渠道,推動新型農村電商體系建設。對此,政府要加強農村地區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可通過整合交通、信息、倉儲、零售等各類零散資源,促進農村地區形成完善的商貿物流配送體系,從而打通阻礙農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盲點,進而實現城鄉物流有序銜接高效聯動。這不斷能夠降低農村商貿流通成本,還能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進而可為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積極推動商貿流通產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化等技術的出現,促進了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對此,要加快推動商貿流通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大力實施“互聯網+商貿流通”。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從戰略角度出發推進商貿流通產業和互聯網協同發展融合發展,進一步優化商貿流通資源配置,提高商貿流通產業效率,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化產業轉變。商貿流通產業要重視自身信息化建設,加大改造投入力度,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謀劃,推動生產、技術、市場、銷售、采購、管理、財務全過程信息化。同時,要積極推廣智能貨架系統、數字化監控系統、導航系統等數字技術在實體店的應用,通過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企業邁進。積極推動商貿流通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電子商務平臺的完善和發展,促進了商貿流通市場環境的變革,這種新的競爭形勢,倒逼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加快轉型、實現創新發展。對此,商貿流通企業要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變化,加快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經營模式創新,并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以此占領產業價值鏈中高端。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要適應電子商務發展要求,加快轉換經營機制,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努力挖掘市場潛力,不斷提升企業效率。商貿流通企業可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從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體驗式消費入手,打造數字化消費場景,提升用戶體驗,形成推動電子商務規模持續增長的數字技術引擎。中小型商貿企業要立足自身實際,堅持貼近客戶、貼近社區、貼近生活,突出自身專業化經營特色,立足做細做精做優,不斷拓展服務功能,豐富消費者體驗。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一體化“走出去”。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相互促進、互為支撐、密不可分。對此各級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從風險防范、政策支持、咨詢服務、監管方式等方面入手,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和商貿流通產業一體化“走出去”。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不斷創新跨境經營模式,拓展貿易方式,實現跨境電商規?;l展。商貿流通企業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機遇,主動融入全球產業變革和技術變革,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加強與電商企業的協同,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并構建完善的商貿流通體系。商貿流通企業要積極開展國際投資并購,其可通過投資、參股、合作、加盟等方式,整合東道國資源,培育競爭優勢,打造優勢產業鏈和價值鏈。政府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推動我國電商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加強合作,從而逐步打通貿易保護主義壁壘,實現商貿、物流、信息間的互聯互通。
作者:郭莉莉 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影響因素及對策
- 下一篇: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