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風險控制論文

時間:2022-08-14 09:38:56

導語:國有企業風險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風險控制論文

1.國有企業風險控制概述

1.1風險理論及其發展

風險理論是指在不確定性的條件下對一個位置視角或者事物的預估過程,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是一個基于未來的過程,在對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性問題研究中,奈特表示,經濟學當中所有不確定性的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發展過程自身的一種前瞻性,它使得生產者在生產經營的一開始就必須要定下目標,另一方面,社會商業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經濟活動與實際情況的偏差,這種偏差對利潤的結果就是不確定性和風險存在的表現。

1.2國有企業風險控制問題研究意義

本文以我國的國有企業發現現狀為切入點,對其內在的風險控制問題做出相應的研究,其中主要是對國有企業風險控制的特殊性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此外,在對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機制的一般框架所帶來的保障國有資產經營安全性的制約性問題進行研究,進而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研究這一問題。它為當下國有企業自身在治理結構上存在的缺陷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糾正,同時也為考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理論指導,并且從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層面探究出相關的理論點,為我國企業的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理論指導。

2.國有企業風險識別

2.1一般企業風險識別過程

風險控制是一項具有整體性的制度安排,其管理模式是動態的,最終目的在于企業組織的收益性。在企業管理中,最根本的目的是收獲經濟效益,在此前提之下,必要的經濟估算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過程,而在經濟估算當中,由于預想與實際情況的偏差所導致的問題以及人與交易的控制點的差異性對經濟估算結果帶來的影響成為相關研究者和企業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風險識別就是對這種風險進行判斷、界定和管理的主體,它包括各個具體的職能部門以及企業管理層兩個層次,在一般情況下,風險識別是對風險管理中的風險認知水平進行有效識別。

2.2國有企業風險識別特點

不同企業類型在風險識別管理機制上的內容與方式不盡相同,因此,在國有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一般意義上的風險識別并不完全適用于國有企業的管理,比如一般企業的風險識別主要集中于管理層面,而國有企業的風險識別主要集中于治理層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國有企業的風險識別問題上應該有所區分。國有企業的風險識別特點在外在決定性上的體現較為明顯,一方面在于其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在于其決策層的足夠保證,這就使得國有企業在風險識別主體的選擇機制上存在特殊性。

2.3國有企業風險識別具體內容

從一般企業的風險識別與國有企業的風險識別的對比之下可以預見到國有企業在企業群體中的差異性,這一差異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單個國有企業風險識別具體內容的界定,另外還包括國有資產監督機構風險識別具體內容的界定。通過對雙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衡量,來獲取風控重點內容。

3.國有企業風險控制

3.1國有企業風險治理概述

在國有企業的經濟體制改革中,風險控制是一項嚴肅的課題,它關系到企業的探索過程,風險治理涉及到諸多理論知識,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以及經營管理,風險控制是一項系統的課程,它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潛在的影響作用,對于國有企業的風險治理,各大相關領域暫時達成了一致的共識,認為在企業治理中應該有風險控制的意識,另外,我國目前的國有企業在風險控制的創新方面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為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提供新的視角與思路,并從更加廣泛的角度和更高層面為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理論提供案例以及參考。由于國有企業在企業內部風險交易和風險傳導機制上存在一些特異點,因此,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問題應該被單獨列到一個版塊進行相關的理論闡述和實踐探究。商場化改革為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同時在企業的風險治理方面,必須遵循標準化的價值原則,以我國國有企業治理問題的研究為導向,對市場環境下企業治理的模式進行考量,以此來豐富國有企業風險控制理論的研究狀況。

3.2國有企業風險案例研究及案例分析

我國企業集團的形成過程比較短,在相關的體制建設和制度研究方面尚且存在缺陷,現實西方經濟體系中活躍的大型企業集團均擁有穩定的企業制度和成熟的運作機制。本文就西方大型企業運行機制與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現狀為前提性背景,對國有企業的風險治理實踐情況做相應的實踐探究。首先是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進行調查,分析其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對企業治理存在的缺陷進行探討,根據國資委對14家央企的抽樣調查中可以發現,在2010年上半年累計發生的法律糾紛案件有288件,在2010年下半年則增加到了544件,增幅高達143%,其中金融、投資、知識產權和并購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尤其突出。說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本文采用改制后國有企業引入民營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的案例,從反面證明了當前國有企業改制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問題。國有企業風險控制是一個綜合化過程,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應該同時實施。內部從制度、資源配置優化等方面展開,做好風控評估工作,并制定出預防性方案,使得風險事件發生概率得以降低。外部控制則需要結合市場動態進行,以市場為導向,遵從市場機制,防范市場風險,從而讓企業能夠立足于市場。

4.結語

在國有企業風險評價與控制機制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本文運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模式對國有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設計和運行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集體與個體的層面上對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問題進行分層論述,一方面分析了國有企業風險控制的特殊性問題,另一方面也對國有企業風險決策的主體外部影響狀態做出有效判斷,在強化微觀企業的風險控制制度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體制。

作者:李東亮 單位:中國中化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