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企業風險控制研究

時間:2022-10-26 10:47:16

導語:工程設計企業風險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設計企業風險控制研究

一、引言

工程設計行業是通過為客戶提供設計勞務而實現盈利的服務性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行業,已經逐漸由國家管控變為市場管控。為擴大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準備或正在走向資本市場。為了規范財務核算,需要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即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來確認收入與成本。同時由于分包風險是設計行業面臨的且在實際中容易忽視的一個重要風險,直接影響到企業健康發展,因此還需要有效規避分包業務可能引發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完工百分比法相對于傳統的開票確認收入來講更適合設計企業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收入成本配比的有效性,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分包業務管理不當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經營風險,直接影響到企業健康發展。因此,本文對工程設計企業運用完工百分比法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分包風險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力圖識別出設計企業在運用完工百分比法時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的分包風險,并找到應對這些問題和風險的措施,使企業更好地運用完工百分比法,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把控風險,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運用完工百分比法存在的問題及分包風險識別

1.運用完工百分比法存在的問題。設計行業取得的收入屬于提供勞務收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相關規定,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企業在提供勞務時根據完工進度確認收入與費用的一種常用方法。設計企業一般項目周期較長,資金回收期也較長,因此采用權責發生制的原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與成本顯得更為合理。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對合同完工進度的確認來確定收入與成本,確定完工進度時可采用成本法、工作量法和實際測定法三種方法。由于實際測定法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科學測定,費用高,因此一般采用成本法和工作量法。成本法按累計實際發生的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計算完工進度,要求實際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準確核算,并與完工進度相關,也需要準確的評估合同預計總成本。由于設計行業的特征,不太適合用成本法確定完工進度。這是因為實際設計過程中,項目資源重復利用率高,設計人員的專業化水平、設計項目的復雜程度、繪圖質量等因素使傳統的人工工時量化衡量變得不再合理;同時由于設計企業主要的成本為人工成本,設計人員的部分薪酬一般在項目完工時才能發放,實際發生的成本不能得到可靠計量。隨項目進程項目設計變更、優化等會投入更多的人工成本和其他費用,但是這些成本并不增加設計進度。因此設計企業采用工作量法確定完工進度較為合理,但在實務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或困難,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1設計工作量確認的依據難以取得。工程設計項目一般分為設計準備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審圖出圖階段。與施工企業不同,在項目進行中工程設計企業已完成工作量不具備由監理等機構出具完工進度報告的條件。設計項目已完工作量一般由具體負責該項目的設計人員統計,工作量僅來源于企業內部,因此可靠性較低。在實踐中由于設計企業處于乙方的被動地位,受合同付款約定和設計內容修改的影響獲得甲方的設計進度確認單或相關工作量確認依據比較困難,即便取得進度確認單,也相對滯后,與實際的設計進度也會存在較大的偏差,影響收入計量的準確性。若設計項目存在分包,則進一步增加了設計工作量確認依據的取得難度。1.2項目總成本難以準確預估。按照工作量法進行收入確認,同時應結轉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這需要設計企業對單個設計項目總成本進行較為合理準確的估算,由于設計行業的特殊性,一個設計人員可能兼顧多個項目,項目的難易程度、設計變更頻率都影響項目成本的歸集,實際工作中設計企業很少對單個項目進行完整的成本核算,項目成本的估算數據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存在分包業務的企業,其成本控制和核算資料滯后性就更為明顯。企業要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需要對項目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和核算,由于設計企業項目資源重復利用率高,設計人員的專業化水平、設計項目的復雜程度、繪圖質量、設計變更等因素,加大了項目成本管理和核算難度。根據設計企業的特征,需要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數據統計歸納合理的人工工時費用,并建立較為完善的成本管理和核算信息系統,這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財力,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1.3后續工作的不確定性導致成本、完工進度不配比。由于設計業務的特征,有的項目成本投入與完工進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系,例如設計完成后的設計維護、設計變更頻率較高,會發生額外的人工成本和差旅成本,但是對完工進度并沒有產生影響,也不會產生收入的追加。1.4不簽合同導致完工百分比法難以運用。設計項目簽訂的合同是運用完工百分比法的前提,但是在實際中企業設計項目存在不簽訂合同的情況,或者簽訂的合同對于付款的約定,沒有按照完工進度約定付款比例,這兩種情況導致合同總收入無法可靠計量,使完工百分比法無法得以運用。2.設計項目分包業務風險。由于設計項目的復雜性和專業性,設計企業有時會采用分包形式將項目的一部分發包給相應分包方,以獲得更加精準、高效的結果。由于更多信息流向企業外部,企業無法掌握,因此分包也變為風險的高發區。目前企業對分包風險的認識還不夠完善,認為分包風險管理就是當分包出現風險時才應去考慮的問題,因此日常風險管理中較少涉及,減慢了風險應對速度,也使得風險應對變得低效。本文根據設計企業分包業務特征,識別出分包風險如下:2.1分包方選擇不當易引發經營風險。分包方的選擇是設計項目分包的前期階段。大多數設計企業對于分包方的選擇流程不夠規范,缺乏合格分包方的入圍、比選環節,沒有制定合格分包方目錄及比選規則。對于規模較大的設計項目分包業務沒有履行招投標程序,加之設計企業與分包方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分包方為滿足自身利益最大化,刻意向設計企業提供誤導性的信息,隱藏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導致設計企業可能會選擇服務較差的分包方,給后期設計項目的分包實施過程帶來風險。2.2管控力度不足引發質量、進度風險。在設計項目的實施階段,容易出現設計質量風險。設計企業對于分包出去的設計項目往往很少參與過程管理,又由于分包方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在設計質量和設計進度上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設計方案可實施性差、設計功能不符合要求、設計范圍不符合要求、設計不符合規范、設計變更不能實時跟進客戶的需求變更、設計進度失控、延期等等,這些問題一方面會導致設計工作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無法通過驗收,帶來經濟損失,另一方面由于工程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到后期施工的質量,因此一旦出現問題,設計企業不但在經濟上要承擔連帶責任,對自身的市場信譽、企業形象等無形資產造成嚴重的影響。2.3分包方人員勝任能力影響合同履約和效益。設計分包對于設計企業來說可控性較差,其中分包方負責業務的設計人員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分包方設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和設計經驗不足、沒有充足的時間保障、人員穩定性、職業操守等因素會直接導致設計企業承擔較高的風險。一方面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經驗不足、沒有充裕的時間保障、穩定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設計項目的有效實施,降低設計質量,使設計進度失控,甚至導致無法按照合同履約。另一方面分包方設計人員不良的職業操守會使他們可能出于利己主義而做出有損于項目正常運行的事情,例如泄露設計企業機密等。2.4合同訂立引發的法律風險。在實際中,設計企業關于分包的項目存在不與分包方簽訂合同、分包合同訂立不規范或嚴重滯后訂立合同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設計企業與分包方關于設計質量、設計流程、設計價格、結算流程等關鍵點僅有口頭的承諾,沒有合同或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約定,一旦出現問題和糾紛,難以分清雙方權利義務、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針對完工百分比法存在問題的策略及分包風險應對措施

1.針對完工百分比法存在問題的策略。1.1強化進度確認的管理。設計企業應統一簽訂規范的合同,在合同中明確,各階段完成的工作內容,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對應的收費金額,例如合同中約定初步設計方案階段,設計單位將項目的初步設計方案交付給甲方并通過驗收以后,甲方即支付給設計單位初步設計方案對應的設計費用。同時為了及時掌握設計項目的具體進度,設置項目進度管理員,負責統計設計人員上報的項目進度數據,及時與甲方人員進行溝通,及時取得甲方對設計進度的確認資料。同樣在分包合同詳細約定不同階段完成的工作成果,并依據方案或階段圖督促甲方單位確認。1.2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以提高數據可靠性。建立以項目工時為基礎的項目成本管理系統,根據經驗和以往數據統計分析計算人工工時費用,依據不同設計項目預期投入的工時數以及其他成本估計單項成本總預算。引入適合自身情況的成本管理信息平臺,若存在分包可以設置分包項目管理板塊。設立項目成本核算管理部門,對設計項目成本進行管理和控制。充分運用成本管理信息平臺,由設計員根據項目進度填報項目工時,逐級審批,達到對項目進度和過程管理進行有效控制的目的。項目完工后,將項目進行過程中預估的總成本與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比較和分析,不斷更新完善項目管理系統數據。1.3合理預計項目后續維護成本。對已完設計項目,收集信息,合理判斷項目成本的完整性,對于預計產生的后續維護等費用應進行合理的估算,保證項目成本的完整和可靠性。1.4訂立合同為財務核算提供基礎保障。簽訂設計業務合同是運用完工百分比法進行財務核算的基礎,所以必須規范訂立業務合同,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設計進度和付款金額。合同的訂立也是保證雙方權利義務的載體,形成法律上的相互約束,使雙方的合作做到有據可依。2.分包風險應對措施。2.1制定比選規則,規范選擇分包方。制定詳細的分包方入圍比選流程,綜合考慮資質等級、以往設計質量、進度保證、人員素質、服務反饋以及價格收費等內容,建立規范的分包方比選標準,定期更新合格分包方目錄。在實際選擇分包方時,慎重、全面地對合格分包方進行比選,確定最優的分包方。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公開招投標的范圍和標準,對于達到一定規模的項目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確定分包方。2.2注重質量管理,增強管控深度。加強分包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進度管理,可專門安排人員直接參與設計項目的管理。通過工作周報、質量例會等形式,了解項目設計進度,實時了解甲方在設計方面的需求。對項目設計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及時進行現場的指導。要求分包單位人員定期交付可量化的成果資料,組織專業人士對設計圖紙的關鍵節點進行設計質量的復核,并以書面形式反饋分包方,并監督修改完善。2.3重視人員管理,強化過程管控。對分包方人員綜合素質、勝任能力、以往項目經驗、公司質量復核流程等進行詳細了解,判斷其是否具備勝任能力,分包方是否有完善的復核程序,設計質量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組織項目培訓,要求設計人員制訂詳細的設計進度時間表,并督促完成。要求分包企業人員備份,以備不時之需,在設計人員變動時監督做好交接工作;及時收集整理設計資料和各階段設計成果,減少對相關人員的依賴。2.4規范訂立合同做到有據可依。與分包方簽訂規范的分包合同,在合同中對于設計質量、設計流程、設計價格、設計人員管理、結算流程等關鍵點做出相關條款的規定,一旦出現糾紛,使企業利益有所保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設計企業在運用完工百分比法時,針對設計工作量確認依據難以取得、項目總成本難以準確預估、后續工作的不確定性導致成本與完工進度不配比、不簽合同導致完工百分比法難以運用等問題,以及分包業務中存在風險:分包方選擇不當易引發經營風險、管控力不足引發質量和進度風險、分包方人員勝任能力影響合同履約和效益、合同訂立引發的法律風險,可以通過強化進度確認的管理、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以提高數據可靠性、合理預計項目后續維護成本、訂立合同為財務核算提供基礎保障、制定比選規則和規范選擇分包方、注重質量管理和增強管控深度、重視人員管理,強化過程管控、規范訂立合同做到有據可依等措施更好地運用完工百分比法和有效規避分包風險,規范企業會計核算,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李振潔 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S].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司.

[2]李鑫.工程設計項目外包風險與管控研究[M].天津:天津大學,2013.

[3]何德權.勘查設計企業向權責發生制轉型障礙及對策研究[J].TERC視角,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