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與防范研究

時間:2022-08-25 11:01:32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與防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與防范研究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的工作開展,可以有效單位運行過程中違規違紀行為出現,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提高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在會計風險案例中查找具體表現及其原因,并有針對性提出風險防控與建議,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營。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具體表現;防范與控制

行政單位是行使國家權力、進行公共管理的部門;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利用國有資產從事社會服務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會計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運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也越來越重要,各級管理部門也越來越強化風險管控會計。通過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把控,健全相關管理機制,能夠從根源上規避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提高資金績效管理水平,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的重要性

1.防范單位內部的違規行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的工作開展,可以有效防范單位運行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紀行為,如浪費、挪用、貪污及其他不良腐敗等現象。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行使職能的合法合規,促使其有效履行其社會管理職能能力,提升單位的管理效率和社會形象,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建設。2.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防范與控制,可保障國有資產安全。行政事業單位從國有資產的預算、購置、驗收、轉讓、使用、調撥、報損、報銷等各個環節進行管控,應及時按要求上報到財政監管系統,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避免國有資產流失。3.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會計信息是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完整、及時的會計信息能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決策水平。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單位的決策、預算和管理提供指導和幫助。同時,會計人員應實時掌握國家的財經政策、法律法規,實施職能監督作用,在資金使用和業務管理上實施監督,提高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具體表現

1.工作隨意、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是會計工作領域的“頑疾”,尤其是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因管理機制單一,具有“特飯碗”性質,會計人員能力和責任心差別較大。還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因人員編制原因,人員配置不合理,借崗使用、一人多崗,事多事雜,造成工作上隨意性強,沒有做到日清月結,不重視會計核算,相應的信息失真情況時有發生。2.管理混亂、資金流失財政部在《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中明確提出了會計風險管理的具體要求,但是在執行上流于形式或者執行不到位。一些基層行政事業單位不重視會計工作和財經紀律,缺乏會計風險意識,缺失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流程以及內部管理混亂、隨意。資金管理不規范,不合理、不規范使用資金情況時有發生;預算管理不重視,執行不到位,項目支出的公用經費使用混亂,??畈粚S茫粚徍税l票和報賬單不認真,造成國有資金流失。3.流于形式、徇私舞弊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公開招標過程中程序合法,但僅僅是流于形式,且存在虛列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情況,相互串標。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在零散購買商品和服務過程中,采取虛開發票和報銷個人費用等徇私舞弊行為。監督力度不夠,內部監督形同虛設,中介審計、巡查流于形式,走過場,敷衍了事。近幾年各級審計部門以及監察部門加大了審計和督查力度,私設小金庫、違規公款吃喝、專款不專用、重大開支不經集體研究等違規違紀現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些徇私舞弊行為向小、散、隱蔽等方面轉移,以期逃避政府監督。

三、行政事業單位存在會計風險的原因分析

1.不重視內部財務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對本單位的會計業務管理工作不重視,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高;多數管理人員接受財經紀律方面的教育不多,不愿多花時間自覺學習相關財經政策和文件,造成財經管理知識、財經紀律意識薄弱。有的人員套取更多業務經費,想方設法逃避政府監督。有的單位管理人員在財務管理和使用上隨意性強,亂審批、亂簽字。2.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差,不重視職業道德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大多偏重業務工作,受人員編制影響,人員配備不健全。從事會計業務的工作人員往往還要從事其他業務工作,甚至有的會計人員是從下級單位或部門借調使用,有崗位缺失感,缺乏工作積極性。基層單位會計人員入門門檻不高,很多都是從其他專業轉為會計業務,風險意識薄弱。相關會計從業人員因工作龐雜,工作壓力大,從而導致工作熱情不高,不思進取,不重視職業道德學習和提升,對會計工作更多采取應付了事的態度。3.政府監管部門缺乏監督,內部不重視內審工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要靠內部審核和外部監督才能達到防控目的。對于人員編制較少的行政事業單位,因為人員限制,沒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更多的是忽視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導致內部監督弱化。大多依靠上級政府監督部門的事后審計,以審計、紀檢、和財政部門的事后檢查為主,事前監督幾乎沒有。在這些事后檢查審計中,又以專項檢查為多、日常檢查較少。不能對資金使用和其他會計業務處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從而帶來相當多的會計風險。

四、加強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建議

1.加強會計風險防范對會計風險的防范,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建立長期有效的會計風險防控機制,必須提高單位領導層對會計風險防控的理念。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應一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廉政建設學習,加強財經紀律的執行,及時掌握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健全議事規則,對重大項目的審批,必須經由單位領導層會議決定的,應科學決策,并嚴格按會議決定執行。單位管理層要主動承擔監督管理職責,對各種不良行為要及時扼殺在萌芽狀態。2.保障會計人員工作穩定性對業務龐雜的會計人員適當減輕與會計工作相關性不大的工作。積極改善會計人員工作環境。提升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培養會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會計人員定期培訓,隨時掌握上級單位和部門組織的業務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主動安排會計人員前往學習和提升。加大對會計人員的考核;增加對會計人員的正常獎勵機會,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嚴格財會紀律,加強廉政建設,對會計工作做到日清月結。3.加強會計核算監督應該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內部審計力度。對單位的日常收支、專項支出和賬務處理等業務加強內部審計。加大資金管控,資金、財務系統進入專用系統監控,設置大額資金預警制度,保障資金安全。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上,要明確審批權限,細化崗位職責,完善工作流程,同時加強對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進行監督。資金使用應嚴格按照預算要求進行使用,保證預決算的嚴密性。及時消除財務隱患,在經濟活動中更有效的預防會計風險。主動接受來自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的審計和監督。在涉及對中小企業的采購和外包活動中,要嚴格按預算執行,同時認真執行國務院頒發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相關規定,規避相關風險。4.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都屬于國有資產,應加強嚴格管理,及時清點盤查,按時做好保養維修。高效使用國有資產,保障資產的安全與完整,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對國有資產進行規范管理,建立資產明細,對使用情況要一目了然,做到賬實相符。需要采購資產時,嚴格參照政府采購的相關流程和要求進行采購。但是在資產采購過程中,大多不會去評估資產發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有相當大的隨意性。采購前必須完善采購審批手續,采購程序必須合法合規,采購驗收應該科學嚴謹。

五、結語

總的來說,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十分重要,出現會計風險后導致的社會影響和管理成本都是十分巨大的,不但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形象,造成國家公信力缺失,而且會影響公共服務的效率,嚴重的還會導致后期維護和管理成本成倍付出。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因編制、人員結構等客觀原因,極易出現會計風險,其單位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更應樹立會計風險防范意識,練好內功,搞好會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提倡廉政建設,積極參加業務培訓,提高會計業務能力。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提高國有資產的利用效果,更應該使國有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杜絕出現浪費、挪用、貪污及其他不良現象,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營。

參考文獻

1.靳現芝.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中國集體經濟,2019(25).

2.鄭秀蘭.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研究.現代商業,2019(20).

3.周洪娟.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中國市場,2019(21).

4.杜愛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研究.納稅,2019,13(09).

5.孫文惠.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中國市場,2019(06).

作者:黃群輝 單位:利川市都亭街道社區網格管理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