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論文
時間:2022-04-23 10:07:24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實現了主要農產品的供需基本平衡,能夠保證消費者的充足供應。然而,現階段,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的情況下,人們的消費習慣開始發生變化,對食品的消費要求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國內外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目前,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狀可以用3句話概括: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消費安全有保障、監管能力快速提升。
1.1農產品數量安全有保障
截至2013年底,新疆糧食總產達1653.97萬t,番茄、啤酒花、紅花、枸杞、甜菜、油菜和釀酒葡萄等農產品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0%、70%、60%、50%、30%、20%和17%;其中番茄產量居亞洲第1、世界第3。紅花、枸杞和石榴產品馳名中外,出口外銷到韓國、英國、西班牙和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設施農業用1%的面積(5.87萬hm2,總產量290萬t)創造了5%的農村經濟總收入,拉動全區農民實現人均純收入42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5%,顯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林果面積超過106.67萬hm2(1600萬畝),12種優質特色林果主要品種有效株數接近8億株,產量近600萬t。羊肉、牛肉和牛奶總產分別位居全國第2位、第5位和第6位,是全國4大奶源基地之一。從數量上來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產品基本達到了自給自足的現狀,且每年農產品出口貿易量呈逐年擴大趨勢。
1.2農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消費安全有保障
目前,全區農產品中已有涉農產品注冊商標9700多件,中國傳媒商標6個,中國名牌13個,中國名牌農產品75個,新疆著名商標138個、新疆名牌49個、新疆農業名牌116個。截至2012年底,新疆全區共認證“3品1標”有效產品總數1176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925個,綠色食品168個,有機食品49個,登記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34個;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98個,面積128.86萬hm2;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37個、面積39.67萬hm2。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在整個農產品消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且農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消費者的消費安全基本有保障。
1.3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監管能力快速提升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已逐步成熟,但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新疆作為多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大于一切,只有社會和諧穩定了才能求發展。食品安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會影響整個地區的穩定,對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先后出現了各類食品安全事件,極大地破壞了政府的形象和消費者的自信心,這給新疆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主管部門敲響了警鐘。自200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2009年《食品安全法》兩部法律頒布以來,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時,在法律修訂方面,也得到不斷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不斷貫徹落實兩部法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警和預防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和支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正在逐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機構建設,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研究、新技術應用推廣等方面極為重視,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諸如“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和毒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連續發生,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有著不同程度的擔憂甚至具有某種恐慌的心理。這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管部門和科技工作者敲響了警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色農產品種類較多,以牛羊肉、瓜果、加工番茄、紅花、甜菜和打瓜等各類特色產品為主的農產品,其生產、加工、貯藏和運輸過程中也同時面臨著各種安全隱患,如在農田種植或養殖過程中,會受到各種農業投入品、環境污染及人為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困擾,如何控制其質量安全,必須找準關鍵問題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包括法律法規體系、科技支撐體系、標準體系、信息公開制度體系、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等。就現階段來看,結合當前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來說,主要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
2.1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雖然新疆可參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較多,但大都不成體系,法律法規之間缺乏有機的結合,仍存在著漏洞,尤其是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細節方面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管理的約束力不夠,還沒有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在國家頒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兩部法律以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依據這兩部法律進一步加強地區特色農產品保護,如庫爾勒香梨、哈密瓜等地區名牌產品,不斷形成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無公害農產品保護辦法》等重要的地方性法規,大力推動新疆農產品生產事業健康穩步的發展。
2.2科技支撐力量比較薄弱
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力量決定著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就目前來看,新疆各類農產品在質量安全方面存在哪些危害因子不清楚;已知的一些危害因子中,特別是有限量標準或禁限用規定的,其危害途徑、程度、形態和消除方法,也是不太清楚的;這些年例行監測和抽檢高位合格率與產品實物質量安全水平的一致性到底如何,總體上也不是太清楚。且目前關注的危害因子較為單一,長期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基本上關注的焦點就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非法添加。實際上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包括5個方面:重金屬污染、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外源添加物和尚不知道且客觀存在的其他危害因子(輻照輻射殘留等)。農業科研機構及部門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斷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科技支撐。
2.3標準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新疆加快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步伐。截至2010年,全區累計完成67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單從標準體系來說,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從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的速度來看,某些標準還不夠健全,新疆作為特色農產品大省,其農產品具有“綠色、有機、優質”等特點,通過加強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對特色農產品進行監管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2.4信息公開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定信息公開制度以公平、公開和透明為原則。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全國其他省份一樣,同樣存在信息缺乏透明、公開等。公眾享有知情權,在共同應對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時,公開透明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體現,也是提高政府執政水平的體現。通觀全局來看,新疆地區在食品安全領域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長期下大力氣去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2.5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不健全
用科學的手段對正在發生的或潛在的風險信息實施有效的收集、分析、研判、預警和監控,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預防”,形成一套科學、有序的風險應對評估預警體系,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已經成為質監部門當前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目前,在國家剛剛成立風險評估機構的大背景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積極開展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從科學的角度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評估,切實為政府決定、管理及風險交流提供支撐。
3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和復雜的安全需求,各國都需要對風險進行相應的評估和管理。風險評估是近20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為食品安全決策提供參考的系統化、規范化方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一直以來是一個現實且棘手的問題,它不僅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健康風險,而且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安全體系建設”和“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均把確保食品安全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做出部署,曾多次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要求切實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偫碓谑萌珖舜笠淮螘h記者會也曾指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科技攻關力度,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和監測工作,確保國人“舌尖上的安全”。農業部非常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建設。自2012年以來,在專業產品和主產區風險評估方面,依托中國農科院、水科院、熱科院和部屬高等院校規劃建立了蔬菜、果品、茶葉、畜禽產品、水產品、農產品貯藏保鮮及農產品加工等57個專業性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依托各省級農科院規劃建立了31個立足本地區特色產品的區域性部級風險評估實驗室,與此同時,依法組建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聘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作為委員,定期會商、審議各相關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風險評估結果和風險評估報告,以及應急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在風險評估工作推進和制度建設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向評估所需財政專項資金已經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年度預算,并逐年有大幅度增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指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實施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不斷提高群眾對食品消費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此外,國務院已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詳見《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1年6月29日召開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建議把食品安全與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及生態安全等排列納入“國家安全”體系。這足以說明食品安全風險已在國家層面上成為一個極其嚴峻、非常嚴肅的重大問題。隨著新疆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將會逐漸凸顯出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之一。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新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一直面臨著處理好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因而,新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前新疆正處于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的攻堅階段,社會矛盾易發多發,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十分及時、十分必要。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是將“矛盾發現在早、糾紛處置在小、問題解決在線”的前置動作,是與公眾做好風險交流的基礎,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有利于摸準真情,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有利于完善決策、凝聚共識等。通過風險評估工作的開展,可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應對策略和預案,真正從源頭上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4結束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具有廣闊的資源優勢。從整體來看,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形勢較好。然而,從全國范圍來講,東南沿海城市已經面臨的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給各級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也應該重視風險評估的重要性,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應重視食品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從科技工作者的角度來講,應積極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科技研究,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要勇于站出來加強與公眾的溝通與交流。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應提高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因此,為了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水平,建議形成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媒體等多個方面共同負責的風險評估體系,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斷完善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真正為公眾安全、社會和諧穩定與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作者:楊蓮趙多勇王成陳賀何偉忠朱靖蓉孫濤馮婷康露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 上一篇:文體局理論學習工作計劃
- 下一篇:統計稽查工作計劃